摘要:走进上海展览中心序馆,环绕主题雕塑的四面书架所展陈的图书,是上海书展“高度”的彰显,其中之一就是本届上海书展首次开设的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五大文库”书架。
让书香与您常伴
走进上海展览中心序馆,环绕主题雕塑的四面书架所展陈的图书,是上海书展“高度”的彰显,其中之一就是本届上海书展首次开设的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五大文库”书架。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五大文库”书架。施晨露摄
8月14日,“助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五大文库’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来自本市高校、科研院所、智库机构和出版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共同见证首批“五大文库”新书揭幕,并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热点,共同探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与经验。
“五大文库”工程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高端智库决策咨询、社科名家代表性成果、青年学者原创研究,全面展现上海理论社科界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开展高质量研究阐释的成果,呈现上海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先行先试的鲜活案例和生动经验。这批反映上海实践,体现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相统一的最新主题出版成果,是上海出版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出版导向,进一步增强做好主题出版工作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的最新实践探索。
“五大文库”首发。施晨露摄
今年上海书展,“五大文库”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集中推出首批共43种新书,既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提供“上海样本”,又为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提供理论阐释、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其中,“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文库”主要资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整体性、分领域分专题研究方面的重要学术成果;“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文库”主要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领域具有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的自主知识体系重要学术成果;“上海智库报告文库”主要资助智库专家学者近期完成的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是市社科规划办集全市社科理论力量,全力打造的新型智库旗舰品牌;“上海社科名家文库”主要资助具有重要学术影响专家学者近期完成的代表性、标志性成果,发挥社科名家对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上海社科新人文库”主要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领域青年学者近期完成的优秀学术成果,具有鲜明时代特征、问题意识,鼓励方法论创新、爆发式思维、跨文化比较,重点支持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领域开展的原创性、前沿性研究成果。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谈到,主题出版要有时代感,紧扣时代脉搏,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愿景,这是对人民城市理念的深化拓展,是对新时代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要以“五大文库”出版为契机,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主题出版精品,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学术界和出版界应有的贡献。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张鸣表示,“五大文库”首批成果的编纂出版,凝聚了市委宣传部的战略谋划、上海专家学者的学术智慧、世纪出版的专业力量,立足上海实际反映实践厚度,运用学科资源呈现学理深度,展现党的创新理论真理远度。
未来,“五大文库”建设将强化理论引领,高站位把握学术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坚守质量标准,全链条打造科研和出版的精品力作;扎根实践土壤,深层次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秉持国际视野,系统性推动优秀研究成果的对外传播。
学术研讨会上,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干春晖、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强、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董幼鸿、复旦大学教授任远、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忠法、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胡开宝、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祎遐、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程雪军等9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交流发言,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热点,共同探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展现了上海社科理论界和出版界共同努力推动上海积极构建更加开放、更加紧密的学术出版共同体的新作为、新成果。
据悉,“五大文库”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开放式丛书,未来还将持续推出新的出版成果,以党的文化旗帜为引领,深化“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着力激发学术创造活力,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优化学术生态,以更为丰沛的理论滋养、更为深邃的专业洞察、更为澎湃的精神动力,为上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来源: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