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编温静导读:作为省级广电融媒体第一方阵,四川观察、大象新闻、看看新闻Knews、长江云新闻、第1眼TV、河南民生频道、中国蓝新闻、闪电新闻、北京时间、动静新闻等各具亮点,有的深耕内容与技术创新,有的依托国际视野或地域特色突围,有的凭借主播IP、民生聚焦或资源
主编温静导读:作为省级广电融媒体第一方阵,四川观察、大象新闻、看看新闻Knews、长江云新闻、第1眼TV、河南民生频道、中国蓝新闻、闪电新闻、北京时间、动静新闻等各具亮点,有的深耕内容与技术创新,有的依托国际视野或地域特色突围,有的凭借主播IP、民生聚焦或资源整合出彩,在热点追踪、服务拓展等方面表现亮眼。它们共同呈现内容多元、形式新媒体化、技术智能化、互动性增强的特征,彰显了省级广电融媒体第一方阵在融合发展中的活力与引领趋势。
8月11日,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抖音账号粉丝总量突破5000万,成为全国首家达成这一成就的省级新媒体三方账号,彰显出其强大的传播力和品牌影响力。然而,在省级广电融媒体的第一方阵中,还有众多实力强劲的账号,它们凭借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在新媒体领域大放异彩。
作为省级广电融媒体第一方阵,四川观察、大象新闻、看看新闻Knews、长江云新闻、第1眼TV、河南民生频道、中国蓝新闻、闪电新闻、北京时间、动静新闻等融媒体各具亮点,有的深耕内容与技术创新,有的依托国际视野或地域特色突围,有的凭借主播IP、民生聚焦或资源整合出彩,在热点追踪、服务拓展等方面表现亮眼。它们共同呈现内容多元、形式新媒体化、技术智能化、互动性增强的特征,彰显了省级广电融媒体第一方阵在融合发展中的活力与引领趋势。
作为全国首个抖音粉丝突破5000万的省级新媒体,四川观察的“顶流”之路并非偶然,其账号亮点与特色可归结为三大核心竞争力。
极致的时效性,抢占信息传播“第一落点”。从突发新闻到热点事件,四川观察以“快”著称。无论是本地的地震预警、交通管制,还是全国性的政策发布、社会热点,团队常以分钟级响应速度推送短视频,搭配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和现场画面,让用户第一时间获取关键信息。这种“抢时效”的操作,使其成为网友心中“消息最灵通的省级媒体”。
接地气的内容,打破传统媒体刻板印象。不同于严肃的时政播报,四川观察擅长用年轻化语态解读新闻。面对民生话题,它会用“唠嗑式”文案拉近与用户距离;报道正能量事件时,善用流行BGM和表情包增强感染力;甚至会主动玩梗互动,比如在评论区回复“四川观察观察四川,顺便观察全国”,这种“亲民感”让账号更具人格化魅力。
精准的热点捕捉,兼顾地域特色与全国视野。作为四川本土媒体,它深耕巴蜀文化,从火锅江湖到熊猫萌态,从川剧变脸到乡村振兴,用镜头展现四川的多元魅力;同时不局限于地域,对全国乃至国际热点保持高度敏感,通过二次创作赋予新闻新视角,实现“小切口”与“大格局”的平衡,既让本地人有共鸣,也让外地人感兴趣。
正是这种“快、活、广”的融合,让四川观察在省级新媒体中脱颖而出,5000万粉丝的认可,恰是其精准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的最佳证明。
大象新闻是河南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综合平台,发展态势十分强劲。截止2024年底,大象新闻客户端下载量突破1.6亿,位居全国省级广电媒体自有APP前列,全网总粉丝突破2.6亿 。在全国广电新媒体影响力指数榜上,稳居头部位置。
• 内容与形式创新:大象新闻以新闻资讯为核心,广泛覆盖时政、民生、社会、文化等多元领域。在内容呈现形式上,深度报道与解读并重,综合运用现场直播、短视频报道等形式,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资讯。例如在河南暴雨灾害期间,大象新闻开启24小时不间断报道,实时跟进救援进展、受灾情况等信息,成为民众获取救灾资讯的关键窗口 。同时,大象新闻积极拓展服务功能,推出政务服务查询、生活缴费等便民服务板块,成功实现“新闻+服务”的融合模式,极大增强了用户粘性。
• 技术与运营升级:在技术层面,大象新闻推出大象算法、大象热搜及“象小AI”智能应用等,构建“一端百面”的智媒生态。运营方面,聚焦用户细分需求拉新促活,通过举办“防溺水直播”等近百场活动吸引新用户;优化“大象台+大象号+大象圈+大象帮”等产品,实施用户分级运营,完善用户积分体系;积极入局竖屏短剧领域,开设“大象微剧”,探索用户价值转化的新路径。
看看新闻Knews作为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旗下的重要账号,成绩斐然,抖音粉丝量达4236.5万,新媒体端的品牌矩阵总粉丝数超过1.2亿,日均全网传播量超过千万次。
• 国际新闻聚焦:看看新闻Knews具有鲜明的国际视野,在国际新闻报道方面表现突出。直播内容常常涵盖台海、俄乌冲突等国内外热点,报道及时且深入,为观众呈现全球视角的新闻解读。
• 内容多元化与互动性:除国际新闻外,看看新闻Knews的内容还广泛涵盖科技发展、健康养生、体育赛事等领域。在互动性方面,“看看新闻”客户端全面焕新升级,持续强化内容互动性,在电视频道新增互动功能以及直播连线功能,同时增加评论分享、直播截图生成海报分享功能,提升优质内容的互动分享性。
长江云新闻由湖北广播电视台打造,由原“湖北新闻”及原“湖北城市之声微博视频号”整合而来。尽管成立时间相对较短,但发展势头迅猛。阅读量方面,长江云新闻相关内容阅读量因具体报道和活动而异,有多个话题和报道达到较高阅读量。
例如,2025湖北卫视春晚相关话题全网阅读量超过67亿;“此心安处是吾乡·东游记”活动截至2025年6月3日话题阅读量共计9435.2万人次,全网传播量突破1.3亿;“来自湖北的请柬”“相约春天赏樱花”系列全媒报道全平台累计发稿1154篇,新媒体总阅读量1.35亿。此外,在2025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人民网、长江云新闻推送相关稿件产品全网阅读量超5000万。
• 地域特色内容:长江云新闻聚焦湖北本地新闻,同时兼顾全国和国际热点,内容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在报道湖北本地的文化活动、旅游资源时,通过精美的短视频制作,展示湖北的风土人情,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例如,在宣传湖北的历史文化遗迹、特色美食时,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让观众深入了解湖北的地域文化。
• 融合传播模式:在传播形式上,长江云新闻注重短视频和直播的运用,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新闻事件。积极与用户互动,开设评论、报料等功能,鼓励用户参与新闻传播,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通过与其他媒体平台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了新闻的传播范围。
第1眼TV由重庆两大知名新闻品牌“第1眼”和“华龙网”整合而成,叠加“第1眼”高效的全媒体新闻采编能力和“华龙网”先进的互联网传播技术,推行资源共享、多跨协同采编运营机制,实现了“1+1>2”的预期。第1眼客户端下载量超8600万,全网用户1.27亿,全国热搜上榜630余条,全网传播总量超330亿,被广电总局评为“广电媒体融合新品牌”,成为重庆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综合排位“领头雁”。
• 资源整合与协同:第1眼TV整合了强大的全媒体新闻采编能力和先进的互联网传播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多跨协同采编运营机制。在内容上,既关注重庆本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也对全国和国际新闻进行及时报道。通过整合原“第1眼”和“华龙网”的资源,实现了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
• 多平台传播与创新:在传播渠道上,第1眼TV通过客户端、网站、社交媒体等多平台分发,扩大了新闻的传播范围。在报道重庆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成果时,通过制作精美的H5页面、短视频等新媒体产品,在各平台广泛传播,提升了重庆的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不断探索创新节目形式,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新闻节目和新媒体产品。
河南民生频道作为河南广播电视台旗下频道,聚焦民生帮扶、热点时事等内容。2024年播放量增幅超250%,晋级百亿播放量账号阵营,三微播阅量超百亿,互动量超3亿。
• 民生帮扶行动:其推出的《小莉帮忙》节目,为民众解决生活难题,深受观众喜爱。当市民遇到房屋质量问题、消费纠纷等情况时,《小莉帮忙》团队会积极介入,帮助市民与相关部门或商家沟通协调,推动问题的解决,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 热点追踪与深度报道:在热点时事报道方面,河南民生频道能够迅速响应,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发生时,通过采访当事人、专家解读等方式,为观众呈现全面、客观的报道,引发观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中国蓝新闻是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旗下账号。在网络直播方面表现突出,在抖音、快手平台的直播相关数据位居前列,领跑省级台新闻账号直播领域。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蓝新闻融媒矩阵全网粉丝达4400万,并在权威评估中多次位列全国广电系统月度传播力第一。
• 热点追踪直播:中国蓝新闻持续追踪热点,在熊猫丫丫回国直播中,是开播时间最早的省级台新闻账号。在热点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组织直播团队,进行现场直播报道,为观众带来第一手的资讯。在一些重大活动和事件的直播中,通过多机位拍摄、专业的解说等方式,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
• 内容多元化与创新:内容涵盖新闻资讯、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不断创新直播形式和内容,推出了一些具有特色的直播节目,如文化探秘直播、美食体验直播等,吸引了不同类型的观众。
闪电新闻是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的融媒体新闻客户端,目前,闪电新闻抖音账号粉丝数为1710.7万,以“新闻+政务+服务”为定位,聚焦山东本地新闻,同时关注全国及国际热点。
• 新闻快速响应:具有快速的新闻响应能力,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传播新闻。在热点事件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并持续跟进报道。在山东本地的突发事件、重要活动报道中,闪电新闻的记者能够迅速到达现场,为观众带来及时、准确的资讯。
• 服务功能拓展:在政务服务方面,提供政策解读、政务信息查询等服务;在生活服务方面,涵盖交通出行、天气查询、医疗健康等内容,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增强了用户对平台的依赖度。
北京时间是北京广播电视台旗下账号,主打直播及短视频,聚焦国际时事、国内时政及热点。目前,北京时间矩阵旗下已有官方账号70余个,涵盖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央级媒体、新浪微博、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商业平台,以及YouTube、Facebook等海外社交平台,全网粉丝总量超过6000万。
• 权威新闻发布:内容具有较强的新闻权威性和时效性,能够快速传递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在国际时政新闻报道中,依托北京广播电视台的资源优势,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度解读,为观众提供专业的新闻分析。
• 多元内容与互动:除了新闻资讯,还涵盖文化、科技、体育等多元内容。注重与用户的互动,通过开设评论区、在线调查等方式,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意见,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动静新闻是贵州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账号,入选2025年第一季度省级台新闻账号融合传播指数TOP20。
• 贵州特色呈现:立足贵州,关注本地民生百态与发展动态,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示贵州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特色产业等。在报道贵州的民族节日、旅游景点时,以生动的画面和详细的介绍,让更多人了解贵州的独特魅力。
• 服务功能升级:延伸生活场景扩大用户基础,聚焦生活及消费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围绕教育、就业等民生刚需,提供高考查分、辅助填报、带岗招聘等实用服务,满足用户的生活需求。
这些省级广电融媒体第一方阵的账号,虽各具特色,但也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在内容上,注重多元化和深度化,不仅关注新闻资讯,还涵盖文化、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在形式上,积极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在技术上,不断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效率;在用户互动方面,更加注重与用户的沟通和交流,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未来,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这些账号有望继续创新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和服务,在媒体领域持续发挥重要影响力。
来源:传媒内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