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枝头鲜 下午全国达!七里河蜜桃“链”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4 13:07 2

摘要:晨露未晞的桃园里,果农轻轻摘下沾着薄霜的白凤桃,手机扫码声与鸟鸣此起彼伏。三小时后,这批蜜桃已乘上冷链车驶向兰州中川机场;傍晚时分,长三角城市的餐桌上便盛开着来自西北高原的“甜蜜惊喜”。这幕现代版“荔枝古道”的场景,正是七里河区以蜜桃为支点,撬动三产融合发展的

晨露未晞的桃园里,果农轻轻摘下沾着薄霜的白凤桃,手机扫码声与鸟鸣此起彼伏。三小时后,这批蜜桃已乘上冷链车驶向兰州中川机场;傍晚时分,长三角城市的餐桌上便盛开着来自西北高原的“甜蜜惊喜”。这幕现代版“荔枝古道”的场景,正是七里河区以蜜桃为支点,撬动三产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交通动脉打通

乡村振兴“活水来”

随着S104兰阿公路如银色缎带贯穿黄土沟壑,七里河区迎来发展拐点。曾经让桃农揪心的30%运输损耗率,在8.5米宽柏油路铺就后骤降至5%以下。“以前桃子运到市场,颠坏的只能做果酱,现在冷链车全程恒温,每斤售价从2.5元跃至10元!”果农马有才抚摸着新购置的电动三轮车,笑容比蜜桃更甜。这条“黄金通道”不仅缩短了城乡距离,更让“上午枝头鲜,下午全国达”的物流奇迹照进现实——顺丰、京东等企业设立村级揽收点,空陆联运网络覆盖全国20余省市,电商销量年均激增50%。

科技赋能产业

蜜桃变身“黄金果”

在二十里铺村桃树新品种基地,陇蜜系列、蟠桃等优质品种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实现标准化生产。合作社牵头推广无公害种植,培训农户超500人次,带动300余户种植户增产增收。花寨子村则通过白凤桃品种改良,打造“绿色银行”,全村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八里镇“水磨蜜桃”更依托冷链物流和电商平台,突破地域限制,成为供不应求的“网红果”。

三产融合裂变

“桃经济”玩出新花样

从“提篮小卖”到全链发展,七里河区探索“农业+旅游+文化”新模式。花寨子村借势“桃花节”“采摘节”,发展农家乐和民宿,旺季日接待游客超百人;二十里铺村打造“春赏花、夏摘果”农旅品牌,带动电商与乡村旅游双线增收。目前全区蜜桃种植面积超2000亩,年举办各类农业节庆超10场,农旅综合收入占比提升至35%。

品牌矩阵崛起

陇原鲜果走向全国

“花寨子白凤桃”“水磨陇鲜”等地域品牌相继注册,通过品鉴会、直播带货等方式打响知名度。八里镇创新推出“认养桃树’定制服务,消费者可云端监测生长全程;花寨子村与快递企业合作,实现“上午枝头鲜,下午全国达”。品牌溢价效应下,七里河蜜桃已远销20余省市,电商销量年均增长50%。

从清晨枝头的第一缕曙光,到点亮都市夜经济的甜蜜馈赠,七里河蜜桃的24小时旅程,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微观镜像。当冷链物流车驶过崭新的公路,当直播间的点赞化作桃农眼角的笑纹,当游客在桃林深处读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这片土地正以一颗蜜桃撬动“三产融合”杠杆,书写着“路通业兴、科技富农”的新时代“桃花源记”。

记者:贾丽娜 责编:梁倩茹 审核:陈亚玲

来源:七里河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