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外卖?上桌了,又没上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4 11:52 1

摘要:8月8日,商业数据派发现,近期快手本地生活在“团购”页面上线独立“外卖”入口。在快手“团购”页面,用户可以点击“外卖”进入页面下单。

本地化的重担,短视频挑不起?

文|郭梦仪

外卖“战局”持续火热,又有新玩家闯入。

8月8日,商业数据派发现,近期快手本地生活在“团购”页面上线独立“外卖”入口。在快手“团购”页面,用户可以点击“外卖”进入页面下单。

但“找外卖+下单”的过程可谓是曲折:左手刷老铁666,右手点肯德基全家桶,中间还得切换三个APP,终点站却是美团。

靠着下沉市场5.73亿月活用户,快手二季度外卖支付用户数直接暴涨3倍,这波流量变现玩得比直播间带货还溜。

快手这波“借船出海”的确能短时间获得流量变现,但还不算是上了即时零售的谈判桌。

现在外卖江湖卷成麻花,一边是抖音用AI推荐“探饭”精准种草,一边是京东15万骑手硬刚,快手偏偏选了条最轻的路:不建骑手队、不搞物流网,只做“外卖红娘”牵线美团。

是规避重资产的机智,还是暂避锋芒的权宜之计?毕竟外卖这门生意,流量再香也得解决“送得快、商家多、用户认”三大难题。当老铁文化遇上外卖时效战,快手能在烧钱烧到冒烟的外卖大战里,啃下一块属于自己的饼吗?

01 外卖入口隐蔽,快手只做“流量玩家”

要想直接找到快手外卖可不容易。

首先你要先打开快手APP点击首页,顶部菜单栏往最右拉可以看到团购入口,点击团购即可在搜索栏的右下角第一行看到明显的外卖入口。

点进快手外卖入口,小编看到,快手外卖呈现的商家和商品类别依然并不丰富。

从页面看,主要聚焦在汉堡披萨、咖啡奶茶、快餐便当这些常见品类。

汉堡披萨类有麦当劳、肯德基的套餐;咖啡奶茶类涵盖爷爷不泡茶、沪上阿姨、1点点、星巴克、LINLEE林里、CoCo都可等品牌;快餐便当则有周黑鸭、紫燕百味鸡、绝味鸭脖、N多寿司、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小菜园等商家的产品。

整体看,和成熟外卖平台比,商家数量、覆盖品类都偏少,选择余地不大,且配图内显示的无一例外全都是来自美团外卖的商品。

当你深入体验会发现,快手这“外卖”玩法不仅有点绕,而且可能不成功。

比如快手外卖的星巴克的双杯冰馥芮白兑换券,买了之后,不是直接在快手点外卖配送,得按照流程,要点到订单里,通过线上小程序选“外卖配送”。确认收货地址和时间,后续查看配送信息、完成配送等环节,还得跳转美团小程序操作。而小编点到星巴克门店里,却是空白的。

说白了,用户在快手买团购券,再到美团完成外卖流程,相当于快手纯纯给美团外卖引流。

快手方面表示,当前快手“外卖”中的商品以第三方合作共建为主,集中推介优质餐饮商品,后续将覆盖更多商家及品类。

翻看合作史,快手与美团的合作始于2021年12月,2024年7月双方宣布,将合作范围在未来三年内扩展至全国“百城万店”。而外卖业务,其实早在2023年底,快手就已布局。

当时,快手并未与美团合作,而是商家自发提供。

彼时,快手App内并没有专门的外卖入口,用户需要在“团购优惠”上搜索外卖等关键词,才会显示外卖商品。

时间来到2024年3月,快手进行了商品外送功能优化,在商家售卖的团购套餐中,增加了 “仅支持外送” 的标签以及 “外卖到家” 的功能服务,由快手本地生活开放平台提供技术支持,用户可以在快手内点外卖 ,外卖商家也从最初的肯德基和海底捞,拓展至小龙虾、烤肉等更多品类。

如今,快手索性抱紧美团大腿,把外卖策略从 “自己摸索着干” 改成了 “流量变现”。

可以说,快手虽然对外卖这块蛋糕野心不小,但从来没想过做外卖的全链路履约。

也有分析指出,快手此举实为规避重资产投入——第三方运力成本高且难控品质,而自建骑手团队需长期投入。京东此前组建15万全职骑手,仍难比肩美团的运力积累,快手选择暂做“卖水人”更符合其现状。

发力外卖业务的流量巨头不止快手。2024年11月,抖音将团购配送升级为“随心团”。用户购买团购券后,可选择到店核销或配送到家。这种模式既延续了抖音“种草-消费”的短视频基因,又通过配送服务拓宽了消费场景。

此外,抖音还上线了AI产品“探饭”。据悉,“探饭”小程序,满足了用户查找、美食评估、点菜、购买团购到外卖下单等需求,为用户提供了“从种草到下单”的一站式体验。

快手和抖音的外卖业务相似,都是以“轻资产合作+内容导流”为主。但相比快手的“纯外卖”,抖音外卖侧重“到店+到家”双场景服务,通过“随心团”业务整合团购与外卖服务,支持到店核销或配送到家。

02 本地化的重担,短视频挑不起?

只做流量入口,后续服务靠美团——快手加码外卖的意图不在即时零售,而是增加流量变现。

对于快手而言,现在既然靠自己的力量短时间内还难以将外卖业务做起来,外卖大战又正打得如火如荼,不如先趁机将流量变现。

针对分成问题,从公开资料来看,快手与美团合作采用分成模式,收入需与美团共享。但如何分成,快手并未给予解释。

不过,商业数据派了解到,抖音的“随心团”业务是通过抽佣的模式获利。但目前,随心团还是扩张期,对餐饮核销部分是100%返佣。

最近,快手的线上营销、电商等业务面临不小的增长压力,既要追赶抖音的用户规模,还要破解电商GMV增速放缓的难题。

纵观其核心业务,快手几乎踩中了所有市场关键词,电商、本地生活、短剧、下沉市场、外卖……虽然从结果来看,都不算各个领域里最出挑的。目前,快手围绕“广告-电商-直播”构成的商业模型已经基本稳定,但市场审视的目光依旧苛刻,在确保核心业务增长的同时,新故事不能断档。

作为短视频平台,快手的核心收入主要来自线上营销服务。一季度,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达180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首次跌到个位数水平。

快手必须讲出新故事,于是目光瞄准了本地生活赛道。

用户层面,下沉市场一直是快手“老铁经济”的核心。截至2025年一季度,快手日活用户达4.08亿,其中新线城市用户占比超62%,为其本地生活服务,甚至外卖业务提供了天然的流量池。

波士顿咨询(BCG)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聚集了全国70%的人口,当前却仅贡献了40%的消费规模,人均消费还有着倍数级的增长空间。

而从三四线城市更是支撑起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百亿票房的半壁江山可以看出,三四线市场正在从“边缘配角”登上舞台的中心。

去年年初,快手高级副总裁、本地生活事业部负责人笑古曾放出豪言:“作为拥有7亿老铁用户的增量平台,所有团购都值得在快手重做一遍。”

为此,快手持续加大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投入与布局。在供给侧,拓宽业务范围,吸引更多优质商家与商品;与此同时,加大补贴力度,吸引到更多用户与达人入驻。

虽然没有公布具体营收数据,但从增量来看,快手的方向是对的。

数据显示,2024年快手本地生活GMV同比增长200%,其中新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GMV同比增长均超220%。

到了2025年一季度,快手本地生活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2倍。同时,供给上,动销商家(在这个季度内卖出过商品的商家)和动销商品数分别同比上涨81.0%和71.3%。商品和内容的供给密度提升促进了用户交易转化,第一季度月均付费用户数同比提升73.1%。

对于本地生活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快手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二季度,公司本地外卖商品支付用户数环比增长超3倍。

业务势头虽然不错,但快手的本地生活业务依然在亏损,另外借鉴抖音在本地生活上踩过的坑,所以快手在这方面的投入上依然非常谨慎。

的确,快手这种轻量级合作方式能快速起量,降低投入风险。但同时,也削弱了自主经营权和业务拓展空间。

反观刘强东布局外卖业务,既是阻击袋鼠跨界扩张的战略防御,也是破解京东电商流量困局的突破口。通过复用物流网络、重构商业逻辑,京东正从商品零售商进化为生活服务运营商,重塑即时零售的竞争规则。

一位长期关注本地生活的证券分析师向商业数据派表示,快手借助外部力量降低试错成本,或许能为其在本地生活赛道争取更多时间。但能否真正留住用户,还需在品类丰富度、履约体验等核心环节持续打磨。

上述分析师表示,若想突围,快手需在履约能力上尽快实现“第三方+自营”混合模式的突破,在用户心智上完成“娱乐流量→即时消费”的认知转化。未来,这场合作究竟是“借力起飞”的开端,还是“流量换市场”的权宜之计,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来源:商业数据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