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2日的《四川新闻联播》就关注了这个气象研究领域的高能级创新平台。那么,天气预报的背后,到底藏着哪些“黑科技”呢?一张图,告诉你答案。
风雨雷电,道友修仙,网友们经常感叹自然之力。其实,天气变化都有迹可循,我们把视线从云端拉回到地面,坐标直达成都。
最近几天,成都世运会“热力值”爆表。那您知道吗,预报赛事风云的“最强大脑”就在这里,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
8月12日的《四川新闻联播》就关注了这个气象研究领域的高能级创新平台。那么,天气预报的背后,到底藏着哪些“黑科技”呢?一张图,告诉你答案。
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数值预报中心主任衡志炜告诉我们,超算给他们提供了算力支持,此外,地基观测站、小型无人机、大型无人机、卫星、气球探空以及雷达,给他们提供了气象观测数据。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蓝色的立方体——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作为气象预报的“超级大脑”,它提供的强大算力,让世运会期间的天气预报精度能够达到10米×10米,而传统的气象预报系统只能达到一公里左右的分辨率。这样一来,几乎每个场馆上方的天气变化,气象专家都能“了如指掌”,为各项赛事提供快而准的天气预报。
其次,就是这个“四川造”国之重器——“海燕”Ⅱ型无人机。要知道,在世运会开幕式之前,它已经执行了多个架次的飞行观测任务了。
据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数值预报中心主任衡志炜介绍,“海燕”Ⅱ型无人机从自贡机场起飞,飞往川西高原。它里面搭载的下投探空仪,可以获取温度、湿度、廓线以及风的信息。
压轴登场的是气象预报的“千里眼”——X波段雷达。它能看到云团和降水是否形成以及发展趋势,可以预判未来一小时内的天气活动。
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数值预报中心主任衡志炜说,他们通过X波段雷达发射电磁波,并接收云和降水粒子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来判断是否有云和降水,有没有云从外地移入,这样能够更好地给赛场提供天气预报信息。
从神话传说中的修仙“法器”到预测风云的科技“利器”,万千气象的背后,是人类对未知的无限探索,神秘而永无止境。
本文来自【天府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