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物 | 向梅:用真心织就幸福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2 19:31 2

摘要:清晨的微光穿透永安街道三元社区一网格的巷弄,46岁的向梅背着帆布包,攥着那本写满字迹的民情日记本,熟悉的脚步声在静谧的街巷中响起。这个皮肤黝黑、笑容温暖的社区工作者,已在这片网格里坚守了五个春秋。从最初连居民姓名都记不全的“门外汉”,到如今被大家亲切唤作“梅子

清晨的微光穿透永安街道三元社区一网格的巷弄,46岁的向梅背着帆布包,攥着那本写满字迹的民情日记本,熟悉的脚步声在静谧的街巷中响起。这个皮肤黝黑、笑容温暖的社区工作者,已在这片网格里坚守了五个春秋。从最初连居民姓名都记不全的“门外汉”,到如今被大家亲切唤作“梅子”的贴心人,她用脚步丈量着网格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服务着每一位群众,把看似平凡的社区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充满温度。

网格工作繁杂琐碎,但面对居民的不理解甚至抵触,向梅有自己的“软办法”。居民徐天津曾是社区里出了名的“不配合户”。向梅没有选择强硬说教,而是默默观察,耐心倾听,努力寻找打开他心门的突破口。当得知这位1988年出生的单身汉正为终身大事发愁时,向梅悄悄记在了心里,主动利用社区资源,四处为他牵线搭桥。一次次真诚的关怀,像春日暖阳般逐渐融化了隔阂的坚冰。徐天津的态度悄然发生着转变,从最初的冷眼旁观,到后来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甚至亮出自己的水电工手艺,加入了社区“义务维修队”。他为独居老人换灯泡、通水管,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着社区的温暖。向梅以心换心,不仅改变了一个人的态度,更让疏离的个体在社区互助的暖流中找到了归属与价值。

农机仓库小区改造后,由于没有物业管理,公共区域垃圾堆积、路灯不亮,成了居民口中“被遗忘的角落”,大家对此颇有怨言。

向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召集四十余户常住居民,在巷弄里开了一场特别的“板凳会议”。让她没想到的是,七十多岁的卢爹爹第一个举手:“我愿意每天早上来扫巷子!”在向梅的积极推动下,“居民轮流打扫公共卫生”的微自治模式应运而生。一把小小的扫把,在邻里间传递着责任与温情,不仅扫净了街巷的污垢,更扫除了彼此间的隔阂。昔日散乱的角落焕然一新,居民们在亲身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悄然凝聚成一个有担当的责任共同体。

从初来乍到的“生面孔”,到深入人心的“贴心人”,向梅在网格的方寸之地深深扎下了根。居民们一句朴实的“有梅子在,心里踏实”,便是对她倾情付出的最好肯定。向梅用双脚丈量着责任的广度,以真心书写着担当的深度,在三元社区一网格的土地上,她编织的不仅是一张精细的管理网络,更是一张浸润着人情温暖的“幸福之网”。

来源:咸安融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