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的首尔街头并不平静。明洞商圈和光化门广场,多次出现针对中国的示威活动。人群高举标语,呼喊口号,甚至有人撕毁印有中国国旗的横幅,现场气氛紧张。
2025年8月的首尔街头并不平静。明洞商圈和光化门广场,多次出现针对中国的示威活动。人群高举标语,呼喊口号,甚至有人撕毁印有中国国旗的横幅,现场气氛紧张。
这些集会由韩国右翼团体“自由大学”发起,其成员大多是前总统尹锡悦的支持者。
就在李在明发表讲话前一天,首尔警方终于要求相关人员到案接受讯问——距离7月22日中国驻韩使馆被围事件已过去整整半个月。
2025年7月22日晚8点,首尔中区的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外聚集了一群示威者。他们撕毁印有中国国旗和中国外交官头像的横幅,高声呼喊反华口号。
令人意外的是,韩国警方最初并未采取实质性行动,直到中方正式抗议和社会舆论发酵后才宣布立案调查。
这些示威活动并非偶然。组织者“自由大学”团体今年初才成立,其核心成员都是支持前总统尹锡悦的年轻群体。
尹锡悦被弹劾下台后,他的支持者将愤怒转向中国,试图把韩国国内政治斗争的责任外推。
这种情绪被部分韩国政客和媒体利用。他们煽动“反华”情绪,捏造“中国干涉韩国大选”的虚假信息。
今年2月,甚至有一名男子企图闯入中国驻韩大使馆,事态发展令人担忧。
李在明在8月12日内阁会议上直言不讳地指出:“这类事件无疑会损害韩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他要求相关部门制定制度性补充措施,防止针对外国人的歧视行为再次发生。
反华集会的根源,与前总统尹锡悦的所作所为密不可分。这位被弹劾下台的领导人,如今身陷囹圄却仍在兴风作浪。
2025年5月21日,尹锡悦高调现身首尔东大门一家影院,观看一部名为《选举舞弊,是神的作品吗?》的纪录片。
影片毫无根据地宣称韩国国会议员选举和地方选举存在舞弊,并暗示总统大选也可能被操控。
这并非尹锡悦首次散布此类论调。此前,他竟以“选举舞弊”为由宣布紧急戒严,派遣戒严军进入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
尽管选管委、法院和宪法法院均判定“选举舞弊”毫无事实依据,尹锡悦依然沉溺于这套阴谋论。
毫无疑问的是,尹锡悦的阴谋论在韩国社会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被弹劾的前总统通过煽动反华情绪转移自身罪责,成为韩国社会撕裂的毒瘤。
与尹锡悦的极端路线形成鲜明对比,李在明上任后推行“友华、友俄、友朝”的均衡外交政策。这一转向在北约峰会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2025年6月22日,距离北约峰会仅剩两天,韩国总统府宣布李在明将缺席此次会议。这并非普通的外交活动——北约已明确将此次峰会打造为针对中国的“反华攻势”舞台。
李在明看穿了这场所谓峰会的本质。他清醒地认识到,参加这场峰会将严重损害与中国日益重要的经济合作关系。
就在宣布缺席后不到24小时,韩国国会“韩中议员联盟”便率团访问中国,首站上海。代表团直奔华为、宇树科技等中国AI龙头企业及浙江大学,重点考察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经验,探索双方合作可能性。
这一快节奏动作向外界传递清晰信号:李在明政府将避免冲突,加强合作,在美中博弈中争取更有利于韩国的战略空间。
李在明的对华友好政策在韩国国内并非一帆风顺。他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韩国外交部门内部的不协调声音。
2025年8月3日,履新仅半个月的韩国外长赵显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专访中语出惊人。他声称中国在东北亚“给周边国家造成困扰”,并表示将与美日一同“警惕中国崛起”。这番言论立即引发外交风波。
韩国总统办公室在48小时内紧急发布声明灭火,声称“赵外长的话被误解了”,他的本意是在韩美同盟基础上发展中韩关系。总统府亲自出面而非由外交部处理此事,暴露了事态的严重性。
李在明的焦虑在总统府声明中难以掩饰:“虽然存在分歧,但韩方将持续努力……”
这种左右为难的困境在7月再次显现——当被问及是否出席9月3日北京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时,执政阵营消息人士透露李在明可能缺席,理由竟是“考虑到韩美同盟等因素”。
李在明急于平息反华风波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考量。2024年中韩贸易额高达3280亿美元,占韩国总出口的26%。三星的芯片、现代的汽车、爱茉莉的化妆品,每四件就有一件销往中国。
经济现实让李在明不得不向中国释放善意。2025年8月6日,韩国国务总理金民锡宣布:从9月29日起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临时入境免签政策,有效期至明年6月30日。
此举明显旨在改善韩国年轻人对中国的看法,降低“反华”声浪,同时提振韩国旅游业。
然而经济压力不止于此。2025年上半年,韩国对华出口断崖式下跌,芯片大量积压。
与此同时,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施压韩国——自8月1日起对韩国加征25%半导体关税,除非韩国承诺向美投资3500亿美元并在芯片领域配合美国封锁中国。
赵显外长的强硬言论某种程度上正是韩国向美国缴纳的“保护费”。但李在明深知,韩国最大的芯片生产基地——
三星西安工厂生产全球15%的NAND闪存,LG南京基地供应特斯拉电池,这些关键命脉都与中国市场息息相关。
釜山港堆积如山的待出口芯片,三星西安工厂昼夜不停的流水线,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报表——这些经济现实压在李在明肩头。
三个月后,APEC峰会将在韩国庆州举行,这场国际盛会是李在明展示“外交强国”形象的关键舞台。
能否矫正尹锡悦遗留的“厌中阴谋论”,将直接影响这场外交大考的成绩单。
《韩国多地出现反华集会,李在明:有损国家形象,应彻底采取措施》——观察者网2025-08-13 11:26
来源:零度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