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程庄法庭:深耕基层绘就司法为民“枫”景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4 10:18 2

摘要:“老李,恁热的天,您咋又来啦?”昨日正午,民权县程庄镇当事人裴某看着汗流浃背的李振江,满脸惊讶。作为民权县法院程庄法庭庭长,李振江此番登门,是为了裴某与除草剂经销商的纠纷——此前裴某认为经销商的除草剂影响了花生生长,欲起诉维权,经李振江调查,实为裴某未按说明操

进入8月,天气仍然闷热。

“老李,恁热的天,您咋又来啦?”昨日正午,民权县程庄镇当事人裴某看着汗流浃背的李振江,满脸惊讶。作为民权县法院程庄法庭庭长,李振江此番登门,是为了裴某与除草剂经销商的纠纷——此前裴某认为经销商的除草剂影响了花生生长,欲起诉维权,经李振江调查,实为裴某未按说明操作所致。趁着裴某午间休息,他专程赶来释法明理,一场潜在的官司就此化解。

“农村纠纷多是这类‘小事’,肯跑腿、讲透理,多数都能解。”李振江的话,道出了程庄法庭深耕基层的工作密码。两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法庭干警扎根乡土,以“公正与效率”为核心,深耕基层社会治理,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2024年以来案件“零发回、零改判”,调撤率达66.97%,服判息诉率98.17%,绘就了一幅司法为民的鲜活“枫”景。

效率与公正并行 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

“公平不缺位,正义不迟到”是程庄法庭的办案准则。法庭构建“全流程提速”机制,对证据充分、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快立快审,提升化解针对性;对复杂疑难案件,借力数字赋能,借鉴人民法院案例库精准破题。同时,贯穿“庭前调解、庭审释法、判后答疑”全流程,将“案结事了”作为最终追求。

“不是简单下判决就完了,得让群众真正服气。”干警们践行“如我在诉”理念,通过“一键式”诉讼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司法便捷。

多元解纷联动 奏响基层和谐“协奏曲”

“矛盾要化解在萌芽,吸附在基层。”程庄法庭将调解职能融入基层治理,构建“法庭+司法所+村委会+乡贤”多元解纷网。法庭与辖区代表、委员、律师、派出所、网格员等建立常态化联络,形成矛盾排查、预防、化解合力,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农闲时培训调解员、开展“实战练兵”,农忙时主动参与乡镇访诉调联席会议,法庭的“融入式”治理成效显著。

2025年2月,石某与李某因土地边界起冲突,李某夫妇挖塌石某10多米院墙。法庭联合司法所、退休老干部、村委会组成调解组,多次实地勘察、释法说理,最终李某主动修复院墙,一场可能激化的纠纷消弭于无形。两年来,这样的多元化解案例已有260余件。

精细管理提质 筑牢案件质量“生命线”

“案件质量是司法公正的基石。”程庄法庭以审判管理精细化为抓手,不定期自查已结案件,从事实认定到文书质量全面把关;对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等类案制定标准化流程,确保裁判尺度统一。

年近七旬的楼某与张某离婚纠纷中,张某要求60万元“青春损失费”,双方争执激烈。法庭启动“庭前评估—背靠背调解—风险防控”机制,最终促成双方离婚,楼某给付张某3000元经济帮助费。

凭借扎实的质量管理,法庭审判质效连续三年居全院前列,多次获评“办案标兵团队”。

贴心服务暖心 架起党群“连心桥”

“司法不仅要公正,更要有温度。”程庄法庭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送法下乡,把庭审开到田间地头,让群众在“看得见的公正”中明辨是非;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主动上门调解。

不久前,70多岁的车某与黄某因民间借贷起纠纷,法官三次登门调解,最终黄某同意分三期偿还15790元。由于车某用非智能手机,黄某每次微信转款后,法官助理孙齐齐都要专程到银行取现,再送到车某家中。这一次次“跑腿”,跑热了群众的心,也彰显了司法为民的温度。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五十挂零的李振江望着法庭外的田野,眼神坚定。在民权县程庄镇的土地上,程庄法庭正以一件件实事、一次次坚守,让“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让司法为民的“枫”景愈发鲜明。(祁飞 李宁 杨康佳)

编辑:王海锋

审校:翟保明

审核:陈亚洲

来源:平安河南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