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河北省新招募120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过去一个月里,他们陆续走出校门,奔赴西部和基层地区,踏上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与此同时,不少去年出征的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选择续签,继续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赴西部 经风雨 长才干
——我省西部计划志愿者故事分享
2024年8月,王宇晴参与“七彩假期”活动,趣味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 受访者供图
每年的7、8月,是毕业季、入职季,也是一群青年的出征季。
今年,河北省新招募120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过去一个月里,他们陆续走出校门,奔赴西部和基层地区,踏上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与此同时,不少去年出征的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选择续签,继续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当青春与基层相遇,青年有哪些所思所得?西部热土上,他们又如何经风雨、长才干?在几位00后年轻人的故事里,我们找到了答案。
好青年志在四方
夏日的南疆,天空湛蓝,晴朗无云。
8月8日10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一团朝阳社区活动室里,郑锦蓄调试投影仪、音响设备,为一场法治讲座做准备。
“这次面对的是高中生、返乡大学生,主要普及一些防诈骗知识。”郑锦蓄说。
22岁的郑锦蓄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7月底,他从石家庄飞往库尔勒,落地后又坐车5个多小时,抵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一团,成为该团综治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
“我是学国际经贸的,在报名西部计划之前,已经通过了几家银行的面试。”郑锦蓄告诉记者,上半年临近毕业,自己的人生规划因为一场宣讲有了变化。
4月9日,西部计划巴州优秀志愿者事迹分享会走进河北科技大学。听着新疆且末县人民医院医生吕霖潇回忆当地小朋友留下“叔叔,你是英雄”的纸条,服务于库尔勒市纪委监委的成佳乐建议大家“亲身实地感受一下真实的新疆”,郑锦蓄心动了。
“我想到更远的地方,看看祖国的辽阔山河,力所能及地为当地群众做些事。”来到兵团不到两周,郑锦蓄调纠纷、办会务、拍普法视频,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
在河北,今年全省125所高校的1.3万名应届毕业生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包括郑锦蓄在内,900名志愿者先后前往新疆、吉林、内蒙古等1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层一线,围绕乡村教育、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治理等专项展开1至3年的志愿服务。
作为西部计划河北省地方项目,河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也新招募了300余名志愿者。7月31日,志愿者在河北师范大学真知讲堂庄严宣誓后,陆续前往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乡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县区级特殊教育学校等地上岗工作。
“明天我就要去新乐市特教学校报到,很期待未来一年的生活。”走出河北科技学院校园,侯京奥决定拿出2至3年的时间参与西部计划志愿服务,丰富人生体验,寻找青春价值。
距离开学还有半个月,侯京奥已经开始“备课”。她查阅报道,了解“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打开抖音等平台,学习特殊教育基本知识;出征仪式上,她找到在容城县特教学校服务一年的志愿者赵紫伊,加上对方微信,准备“取取经”。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积极响应号召,河北省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奔赴一线。团省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西部计划实施22年来,河北省累计向全国18个省(区、市)派遣西部计划志愿者13554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515名,广大青年投身西部基层,收获着别样成长。
实践中锤炼本领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2023年,即将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的金宁,被西部计划招募令中的这句话打动,第一时间报了名。
带着对乡村的憧憬,她来到灵寿县三圣院乡政府。然而,从城市到乡村,金宁很快遇到了烦恼。
宿舍挨着绿化带,门窗还有缝隙,大大小小的虫子爬进房间,金宁常被吓得浑身发毛。
“可既然来了,哪有打退堂鼓的道理?”她买来胶带、蚊香、灭虫剂,把门窗封好,每天上班前屋里喷好药,下班后通风擦地。慢慢地,虫子变少了。“更重要的是适应了,后来看到啥虫子都特淡定。”金宁说。
过了生活关,工作中的难题也不少。
“我学农业管理,在学校组织活动也不少,来这儿工作前,觉得自己知识、能力各方面都还不错。”金宁没想到的是,一到村里就碰了壁。
统计村民信息,人们看她脸生,不肯配合;讲粮食补贴政策,有村民问为啥金额比去年多,她支支吾吾说不清……
“太难了,怎么处理这些问题,书本上没学过。”金宁告诉记者,为了闯这些关,她一有时间就跟着各村村干部入户走访,政策学得仔细不说,自己还琢磨怎么用村民听得懂的话讲出来。大伙儿的事,慢慢成了她每天的牵挂。
心里装着村民,村民也把金宁当成“自己人”,如今在三圣院乡所辖的10个村里,金宁干起工作游刃有余。“基层的历练让人快速成长,靠着脚踏实地,我相信以后到任何岗位,我都能干好。”金宁说。
西部计划不是简单的“体验生活”,而是一场全方位的本领锤炼。距离灵寿县千里之外,吴嘉琪也在志愿服务的日子里,与一个更加成熟、自信的自己相遇。
尉犁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缘,在秦皇岛长大的吴嘉琪,已经在这里的机关事务中心服务了2年。
“一开始,筹备活动、整理材料手忙脚乱,沟通事情效率也不高。”面对陌生的环境、繁杂的工作,刚到尉犁县时,吴嘉琪一度非常急躁,但随着向同事们学习、与其他志愿者交流,她慢慢找到自己的节奏。
今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身的吴嘉琪,还和同事们拍摄制作《尉犁欢迎你》《探店之罗布淖尔宾馆》等20余部小视频,把“魅力尉犁”介绍给了更多人。
在家人眼里,吴嘉琪这两年心稳了、长大了。8月初,吴嘉琪从车站接到新一批志愿者,当被问起志愿服务心得时,吴嘉琪说:“不要害怕,大胆发挥自己的特长吧!西部是个‘大舞台’,大家一定能绽放光彩。”
把稳自己的人生航向
越了解志愿者的故事,就越会发现,实施西部计划的价值,不仅在于志愿者服务期内做了什么,更在于这段经历如何塑造了脚沾泥土、肩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引领他们读懂家国,把稳人生航向。
作为河北师范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王宇晴刚刚结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的支教服务。
“我带高一数学,2个班,一周12节课。”性格温和的王宇晴,课上面对学生的疑惑,会耐心地换个方法讲解。在课下,她组织团日活动、主动和学生谈心,一点点走进了学生们的心里。
与学生告别时,王宇晴依依不舍。“这段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也鞭策我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王宇晴说,她会持续关注这些学生,做他们成长路上的“好朋友”。
提起若羌县,多数人感到陌生。若羌县是楼兰遗址所在地,2024年8月,来自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志愿者张浩栋,在这里展开服务。
“我在县发展改革委办公室,负责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一年来,张浩栋辗转20余个项目现场,排查隐患、跟踪整改、写研判分析报告,确保施工安全。
“事实上,我没想到自己可以胜任这些工作。”张浩栋说,上大四时,看着身边优秀的同学,自己总能感到差距,临近毕业季,他仍然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工作。
了解到西部计划后,父母鼓励张浩栋报名。“他们觉得年轻人应该多尝试。事实证明,这一趟来对了。”张浩栋告诉记者,看着项目顺利推进,自己非常有成就感,服务西部、建设基层,让他找到了人生价值。
今年服务期满后,张浩栋选择续签留在当地。
服务期间,志愿者每月有生活补贴,服务于巴州的志愿者每月2400元至3600元不等;巴州推出“白天鹅”留才计划,服务期满1年及以上、留在巴州工作且年度考核评定为合格等次以上的志愿者,5年分批次给予补助5万元……如今,越来越多大学生志愿者主动选择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相应的保障政策也在不断完善。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我们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西部计划,为西部地区和基层发展注入青春力量。”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说。(河北日报记者 孙 青)
来源:河北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