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士,您的航班因机械故障延误,请立即操作理赔!”一个看似贴心的客服电话,却让市民林某瞬间损失数万元——只因下载了对方指定的“航信通”App,并透露了验证码。近期,机票退改签诈骗案件频发,重庆已有多人受骗。昨日,重庆警方紧急发布“机票退改签”骗局预警,提醒市民
“女士,您的航班因机械故障延误,请立即操作理赔!”一个看似贴心的客服电话,却让市民林某瞬间损失数万元——只因下载了对方指定的“航信通”App,并透露了验证码。近期,机票退改签诈骗案件频发,重庆已有多人受骗。昨日,重庆警方紧急发布“机票退改签”骗局预警,提醒市民警惕“退改签”诈骗的新套路。
“客服”来电 他被转走1.7万元
“您预订的航班由于受到恶劣天气状况的影响,不得不遗憾地通知您航班将出现延误。为了尽可能减少对您行程的干扰,我们特别提供免费改签服务,并且您还可以获得300元人民币的延误补偿……”8月3日,北碚区的居民崔先生接到了这样一通突如其来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自称是“中国民航客服”,语气诚恳地告知崔先生,他近期所购买的飞机票因不可抗力的天气因素导致延误,需要进行改签手续。
崔先生在听到这一消息后,并未产生过多的疑虑,便顺从地按照电话中“客服”人员的指示,下载了一款指定的App,并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紧接着,他又根据“客服”的引导,登录了一个对方声称是“官方退票网站”的网页。在这个过程中,“客服”以“为了确保改签流程的顺利进行,需要核对您的账户信息”为由,要求崔先生展示其银行账户的相关信息。在获取了崔先生的初步信任后,“客服”又巧妙地诱骗崔先生透露了其账户的支付密码。毫无戒心的崔先生按照“客服”的一系列要求进行了操作,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系列操作最终导致他账户中的1.7万元被不法分子转走。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诈骗后,崔先生立即向北碚区公安分局报案,寻求警方的帮助。
“女士,您的航班因机械故障延误,请立即操作理赔!”一个看似贴心的客服电话,却让重庆渝北区市民林某瞬间损失数万元。今年7月,林某接到自称是某航空公司的电话,告知其航班因机械故障延误,可申请理赔。林某在对方引导下下载了名为“航信通”的App,并通过该App在各大银行App上申请通过企业收款,将收到的验证码发送给对方。最终,对方利用验证码将林某银行卡中的数万元余额转走。
北碚区公安分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每年的暑期都是旅游出行的高峰期,机票的退改签需求也随之大幅增加。正因如此,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将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利用人们急于处理退改签事宜的心理,精心策划各种诈骗陷阱,企图从中牟取不义之财。
差一秒输验证码
3万元保住了
“以前总笑话别人,没想到自己也遇到了诈骗,还没有及时辨别出来,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我刚刚绑定的卡上有3万余元,要是真的把验证码输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近日,险些遭遇“机票退改签”骗局的吴先生在江津区公安局圣泉派出所连连道谢。回想起就在他准备将验证码发给骗子的千钧一发之际,民警的劝阻电话及时响起,成功保住了他卡内的3万元血汗钱。
事发当天,吴先生接到一个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退票电话。“客服给我打电话,说因为飞机有故障了起飞不了,补偿我300块钱延误费,再给我把机票改签,让我下载一个软件之后教我在网上操作,退到我的银行卡上。”吴先生初听航班取消很是失望,但听说“航空公司”要给自己补贴300元,吴先生虽有疑惑,但想想也是情理当中。
放下防备之心的吴先生就这样在对方的诱导下,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号。接着,对方又让吴先生下载一款共享手机屏幕的App,并将吴先生加入某社交软件的群聊。随后,对方让吴先生将收到的验证码发到群聊里。吴先生的手指已经悬在发送键上方,正准备告诉对方验证码时,派出所民警的劝阻电话及短信及时赶到。
经了解,吴先生准备到外地旅游,提前预订了航班,当天接到“客服”电话说飞机故障改签,要求其按照提示操作进行改签。随后,吴先生拨打了航空公司的官方客服电话确认了航班是正常起飞的,也最终确认是真的接到诈骗电话了。“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差一点那3万块钱就没了!”吴先生心有余悸地再次向民警表达感激。正是民警在最后关头按下了“停止键”,避免了他的财产损失。
理赔变诈骗
警方揭秘“退改签”套路
无独有偶,今年8月,渝北区市民郭某接到类似“航班延误理赔”电话,在对方提供的网址申请理赔未果后,下载了指定APP并按引导操作微信及银行App,卡内资金也瞬间消失。“‘机票退改签’类诈骗往往抓住旅客出行前行程变动的紧张心理和‘退款补偿’的诱惑。”渝北区公安刑侦支队相关负责人强调,近期案件显示诈骗手段升级,呈现利用App和屏幕共享实时套取信息的新特点。诈骗分子首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详细的航班订票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航班时间等),在临行前冒充航司客服致电或发短信,利用精准信息骗取信任。
随后,谎称因机械故障或天气原因航班延误/取消,需改签/退票并主动提出赔偿,诱导受害人下载指定视频会议App(用于屏幕共享)或不明软件(如“航信通”)。最关键的一步是,诈骗分子以“验证账户安全”“确保理赔通道”等借口,诱骗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通过实时窥屏,直接窃取受害人输入的银行卡号、密码,特别是至关重要的手机验证码,瞬间转走资金。
明明要退钱,钱怎么就被骗走了?核心就是屏幕共享让骗子如同“现场直播”般看到了验证码!重庆警方紧急提醒市民,请务必通过航空公司官网、App等官方渠道订购机票,避免信息泄露;接到退改签电话或短信,务必通过官方客服电话或App自行核实,切勿轻信对方提供的链接或联系方式;牢记任何理赔都无需下载不明App或开启屏幕共享!这是识别新套路的关键;银行验证码等同于取款密码,任何索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正规退改签退款会原路返回,绝不会要求先支付费用、转账或刷流水。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立即保存证据并拨打110报警。
热 评
警惕“温情陷阱”背后的黑手
暑期本是出行旺季,机票退改签需求激增,却成了诈骗分子“狩猎”的黄金时机。全国多地接连曝出的机票退改签诈骗案件警示我们:当“客服”的温情提示遇上精准的个人信息,当便捷的App操作搭上实时的屏幕共享,一场针对旅客钱包的“精准掠夺”可能正在上演。
诈骗分子的套路看似不复杂,却精准击中了旅客的心理软肋。他们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旅客姓名、航班时间等详细信息,冒充航司客服以“航班延误理赔”“免费改签”为诱饵,利用旅客对行程变动的焦虑和对补偿的期待,一步步诱导受害者掉入陷阱。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诈骗手段已形成“技术升级闭环”。过去的钓鱼链接逐渐被不明App和屏幕共享取代——前者可能植入恶意程序窃取数据,后者让骗子如同“现场围观”般获取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核心信息。这种“互动式诈骗”更具迷惑性,受害者在“客服指导”下的每一步操作,都可能成为资金流失的助推器。而验证码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被轻易交出,恰恰暴露了公众对支付安全认知的盲区。
案件频发的背后,是个人信息保护的漏洞与防范意识的滞后。诈骗分子能精准报出旅客行程,说明航班信息泄露已形成黑色产业链,从购票平台到中介机构,任何环节的管理疏漏都可能成为信息外流的缺口。而部分旅客面对“补偿”诱惑时放松警惕,对“官方渠道核实”的忽视,更让诈骗有机可乘。
筑牢防骗防线,需要“个人警惕+多方共治”双管齐下。对旅客而言,牢记“三不原则”是关键:不下载不明App、不开屏幕共享、不发验证码,遇退改签务必通过航司官网或官方客服核实。对航企和平台来说,需强化信息加密管理,切断数据泄露源头。对职能部门而言,既要严打非法信息贩卖,也要加大对不明App的监管力度,从源头遏制诈骗工具流通。
暑期出行的美好期盼,不应被诈骗阴影笼罩。当我们看清“退改签理赔”温情面具下的信息掠夺本质,用理性防范替代侥幸心理,才能让每一次出行都走得安心、行得放心。毕竟,守护好验证码,就是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郑三波
来源: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