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这样“创”丨“00后”法学毕业生跨界创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3 15:52 2

摘要:他们或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用前沿技术改写行业格局;或在跨界之路上探索前行,以独特灵感点亮城市之光。他们的故事,是梦想照进现实的生动诠释,是河南青年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真实写照。

开栏的话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在河南这片充满机遇与活力的土地上,无数大学生正以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智慧,勇敢投身于创业浪潮。

他们或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用前沿技术改写行业格局;或在跨界之路上探索前行,以独特灵感点亮城市之光。他们的故事,是梦想照进现实的生动诠释,是河南青年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真实写照。

即日起,河南日报开设“我的青春这样‘创’”专栏,讲述河南省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精彩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记录他们的奋斗故事,展现他们的风采与担当。

“您好,来一杯咖啡?”8月11日,听到有人进店,店长赵莹莹抬起头招呼顾客,手下调制咖啡的动作不停。不一会儿,一杯招牌饮品“律政菠式”完成,飘出醇厚的咖啡香气。

在社交平台上,这家位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汉月路上的法律主题咖啡店,已经小有名气。走进店内,随处可见的法律元素,让枯燥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墙上印着诸多法律名言,桌子上摆放的卡通版司法神兽獬豸装饰别具匠心;咖啡的杯套设计巧妙地模仿了法院传票的表格,上面醒目地印着“传票”二字,而“案由”则幽默地写为“合法持有咖啡”;产品名“律政菠式”“庭外和解”“犯罪现场”,更是将法律基因巧妙编织进日常消费。

店长赵莹莹,是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2025届法学专业毕业生。在校连续3年获得奖学金的她,并未如多数同窗般直奔律师事务所,而是走上了一条融合热爱与事业的独特路径——加入创业团队,经营河南省首家法律主题咖啡空间。

“团队有3个人,都是省内高校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赵莹莹说,法律和咖啡为她们画出“同心圆”,三个人携手不断探索着法律人跨界的无限可能。

在赵莹莹看来,咖啡具有社交属性,而法律人也需要一个专属的交流空间,“一杯咖啡,一个法律朋友”便成了咖啡店创立的初衷。团队将店址精准落于法院、律所环抱之地,让其成为法律人短暂抽离高压的栖息地,同行们在此卸下紧绷的神经,于咖啡香中自然亲近。

“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充满生机的法律生态平台。”赵莹莹说,店内会不定时举行“一日店长”交流分享会、法学考研形势分析会等沙龙活动,严肃的学术讨论与咖啡氤氲碰撞出别样的火花。“通过趣味巧思,让每一次点单都成为微型法律文化体验,让严肃的法律条文在咖啡的温热里传播。”

开咖啡店和学法律的初衷会不会背道而驰?赵莹莹的答案是“不会”。“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但我觉得,这并不偏离我的人生方向和职业方向。这里聚集了资深律师、法检同仁与法学学子,听他们的故事,对我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有很大帮助。”

“刚毕业时,其实挺迷茫的,不知道未来该如何走。”赵莹莹说,大学四年,让她在摸索中锚定对法律事业的热情,当一名律师的初衷从未变过。

如今,店长身份之外,赵莹莹还是一名律师助理。经营咖啡店之余,她正在准备今年的司法考试,每天复习到深夜,也不觉得辛苦。“拿下法考,距离梦想就更近一步。”她说。

一路创业走来,什么最重要?“当然是行动起来,不要停留在空想上。”赵莹莹还分享了带教律师赠予她的一句箴言——“年轻法律人的破局思维,走暗路,进窄门,耕瘦田”。

“不妨以热爱为指南,在看似冷僻的‘窄门’中拓荒——那里或许荆棘遍布,却也孕育着无限可能。”赵莹莹说,未来,她将继续在咖啡醇香与法律理性间寻找平衡点,深耕专业,向每一位前辈学习,赋予“法律人”身份更丰富的内涵。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