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实话:如果你正在读这篇文章,那么有93%的可能性,你刚刚完成的一个设计项目到明年7月就会感觉过时了。欢迎来到2026年的UI/UX时代——微交互强势回归,突然之间,大家又开始痴迷了。
说实话:如果你正在读这篇文章,那么有93%的可能性,你刚刚完成的一个设计项目到明年7月就会感觉过时了。欢迎来到2026年的UI/UX时代——微交互强势回归,突然之间,大家又开始痴迷了。
这不是那种典型的柔和渐变和新拟物化按钮的概括。而且,这也不是伪装成博客文章的情绪板。你将要阅读的是一篇关于 UI/UX 变革的严肃探讨,这些变革将真正影响我们在 2026 年构建数字体验的方式。
AI优先设计关于人工智能设计的热潮我们已经听了很久了。回想2024年,当时的设计成果看起来就像一个睡眠不足的实习生拼凑起来的。到了2025年,情况有所改善,但使用人工智能仍然感觉有点像偷工减料。
快进到2026年,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人工智能不再只是跟风——它变成了你全程参与的设计协作者,从不抱怨修改。像Galileo、Uizard以及本月被Figma收购的初创公司这样的工具,正在打造不仅功能齐全,而且精美绝伦的UI。设计师现在会花时间进行宏观思考和精细调整,而不是沉迷于拖拽自动布局框架。
趋势:
诸如“让这个流程对 alpha 版本更加友好 20%”之类的设计提示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UX文案由AI撰写一半稿子,然后由人类进行润色。评判设计师的标准是他们提示得有多好,而不是他们推动像素得有多好。设计提示:开始像对待初级设计师一样对待 AI 工具。引导它们,纠正它们。不要让它们肆意妄为,否则它们会为计算器设计一套 6 步入门指南。
2.“零 UI”的兴起
从一张白纸开始?那太2025年了。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理想的界面可能是……完全没有界面,或者至少不是我们习惯的那种。
想想语音命令、手势、存在感知以及基于情境响应的界面。你的设备甚至在你开口说话之前就能预测你的需求。
有点令人不安?确实如此。
但也极其方便。
在野外:
你的冰箱会在你还没注意到牛奶快喝完之前就自动补充牛奶。你的汽车可以识别你的脸,自动调整座椅,无需你主动询问。
还有那些能让你“想象”出布局的VR头显?好吧,这还只是实验性质,但比你想象的更接近现实。
趋势:
为“隐形”交互而设计。优先考虑音频、触觉或行为的反馈循环。彻底重新思考屏幕的作用,尤其是在消费技术领域。设计提示:从体验开始设计原型,而不是屏幕。并在现实世界中测试它。
高度个性化,但有界限到了2026年,人们已经不再对千篇一律的东西感兴趣了。用户希望应用程序能够了解他们的睡眠周期、喜欢的绿色,甚至他们中学时期未解决的琐事,但又不希望显得突兀。
个性化正变得高度精准,但数据隐私问题也日益凸显。最佳平衡点是什么?界面应该能够根据用户行为进行细微调整,提供贴心的默认设置,并提供量身定制的仪表盘,同时又不会涉足监控领域。
趋势:
根据上下文进行调整的界面:夜间使用黑暗模式,大脑疲劳时使用简化的用户界面等。高度集中的入职流程根据您的氛围量身定制:为专业人士提供简约服务,为新手提供指导。为高级用户提供“选择您自己的 UX 冒险”设置。设计提示:让用户自主决定个性化程度。让个性化变得有趣。不要将功能锁定在数据共享墙后面。
滚动已死。滚动万岁。我们与无限滚动、横向滚动,甚至那些奇特的视差效果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但到了2026年,滚动体验已经成熟。它不再仅仅关乎运动,而是关乎叙事。想象一下,滚动驱动的叙事、流畅的过渡、智能的捕捉点,以及流畅的交互,引导你,而不会让你感觉像是刚喝了一杯能量饮料。
趋势:
滚动被用作一种叙事手段,而不仅仅是一种转储内容的方式。配对的动画和微交互创造了一种旅程,而不仅仅是滚动到页脚的情况。基于滚动的 UI,根据速度或意图而变化。设计提示:在所有设备上测试滚动行为。在 MacBook Pro 上看起来流畅的滚动效果,在售价 99 美元的 Android 平板电脑上可能感觉像做梦一样。
5.语音界面成为主流
还记得以前为了关灯不得不像对着故障机器人说话一样跟 Alexa 说话吗?那种日子(基本上)已经过去了。2026 年,语音界面终于成熟了。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语音如今已成为与应用交互的主流方式,尤其是在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和智能家居领域。设计师面临的真正挑战是什么?是放弃基于屏幕的思维模式,拥抱一个可以用言语而非视觉呈现的用户界面世界。
趋势:
语音和视觉反馈接口同步工作。适用于多任务场景(例如烹饪、驾驶、育儿)的纯语音用户流程。个性丰富的语音助手让生活变得轻松。设计提示:不要让每个应用都显得吵闹。有意识地设计安静的语音交互。并且,务必为用户提供“关闭”按钮。
设计要考虑神经多样性,而不仅仅是可及性按 Enter 键或单击即可查看完整尺寸的图像
2026 年的无障碍设计不再只是纸上谈兵,更是一场思维的转变。如今,我们在设计时将认知包容性纳入考量,致力于打造支持多动症、自闭症、阅读障碍等用户的体验。
它远远超出了屏幕阅读器支持或色彩对比度的范畴。它涉及清晰地组织信息、管理通知时间,以及构建减少而非增加心理摩擦的界面。
趋势:
可选的极简模式,可消除噪音。带有“运动灵敏度”切换的动画。尊重焦点的界面;是的,我们正在谈论您的 7 个弹出窗口。设计提示:开始用真正的神经多样性用户测试你的设计。不要只是“添加一个模式”。要将包容性设计融入核心用户体验。
7.反设计2.0
向反设计2.0问好!它杂乱无章,喧闹不堪,奇特而美丽。到了2026年,它将会随处可见,尤其是在那些不想被当成Webflow克隆版的作品集上。
这不是为了随意而随意,而是有目的地打破规则。想想看,撞色的色彩、巨大的按钮、像设计实习生失控一样重叠的文字,但这一切却以某种方式保持了整体性。它看似混乱,却经过精心设计。
趋势:
设计师将不完美视为一种风格。用户界面接近“糟糕”,但在千篇一律的界面中却脱颖而出。更注重真实性而非完美性。设计提示:谨慎使用此趋势。如果你正在设计银行应用程序,最好不要使用 Comic Sans 字体和摇摆按钮。
具有幽默感到 2026 年,甚至你的银行应用程序也会开玩笑,而且不知何故,它还能正常工作。
界面正通过诙谐幽默的微文案、流畅的动画和让用户微笑的小惊喜,不断提升个性化。它不再仅仅关乎直观,而是关乎愉悦。那些能带来愉悦的产品才能让人们记住(并持续使用)。
趋势:
用个性化的祝酒词。“哎呀。这招不行。不过,嘿,你上一段感情也没用。”错误屏幕会让你笑,而不是哭。喜悦与无聊的东西(比如空状态和确认消息)融合在一起。
设计提示:不要过度。并非所有内容都需要单口相声。只需营造一种让你的产品感觉不那么机械、更具亲和力的氛围即可。
VR之外的3D和空间设计随着 Apple Vision Pro、Meta Quest 以及三星正在研发的神秘头显,空间设计已正式成为主流。但问题在于——你无需为 VR 构建建筑,也能参与 3D 体验。
2026年,扁平化UI正在进化。它不再是俗气的阴影,而是拥有真实、触感十足的深度。即使在传统屏幕上,界面也开始变得层次丰富、响应迅速、充满活力。
趋势:
响应光标移动的 3D 卡。电子商务和设计工具中的 AR 预览。界面感觉更像是物理空间而不是平面布局。设计提示:像建筑师一样思考。关注用户如何在空间中移动,而不仅仅是屏幕。但不要让性能受到影响。流畅的 2D 流程总比混乱不堪的 3D 流程好。
设计时考虑地球可持续设计已不再只是一句流行语。到了2026年,用户会真正关心你的应用是否环保,没错,数字可持续性如今已成为一个真正的话题。
产品越高效越好。轻量级的用户界面、低带宽选项和智能缓存不再仅仅是技术优化,而是合乎道德的设计选择。节能不再只是数据中心的专利,而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
趋势:
应用程序中的生态模式设置可降低数据/功耗。碳中和设计实践。应用程序加载速度快、操作轻便,并且不会在三次滑动中耗尽电池电量。设计提示:别粉饰太平。务必打造高效的 UI。额外福利:用户本来就喜欢快速的应用,所以这是双赢的。
2026 年的设计不再注重炫酷,而更注重感觉
2026年的设计不仅仅关乎美学,更关乎智能、同理心和实用性。最具影响力的界面不仅美观,还兼具适应性、包容性、愉悦感……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几乎隐形。
所以,如果你还在纠结圆角半径到底是 8px 还是 12px,或许是时候缩小一下了。超越像素的局限,专注于用户体验。设计要以人为本,而非仅仅为了追求完美。
来源:蓝蓝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