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心脏支架植入体内那一刻,生命并未因此减速,而是获得了重新起航的动力。
当心脏支架植入体内那一刻,生命并未因此减速,而是获得了重新起航的动力。
小小金属网撑开的不仅是狭窄的血管,更是无数人重获新生的希望之门。
支架植入不是治疗的终点,而是健康管理的新起点。
支架人生存指南:
三个必须知道的要点
1.用药是“护身符”,不是随意的选项
支架作为外来物,术后一年内最怕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双抗治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等P2Y12受体拮抗剂)是多数患者的标准方案。
阿司匹林通常需长期服用,氯吡格雷至少服用12个月,具体疗程需由医生根据患者出血风险、病情控制等情况综合评估确定。
2.康复不是“躺赢”,需要科学锻炼
(1)术后24小时
此时支架已通过球囊扩张固定在血管内,一般不会移位,可在医生允许下开始踝泵运动,但仍需避免剧烈活动。
(2)术后1周
从床边站立过渡到室内步行。
(3)3个月后
经心肺功能评估达标者,可逐步尝试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
关键原则
运动时保持能正常对话不气喘的强度,若胸痛立即停止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3.警惕身体的“红色警报”
出现以下情况需2小时内就医。
(1)胸痛程度超过术前且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2)穿刺部位鼓起鸡蛋大小血肿或持续渗血。
(3)黑便或呕血。
(4)突发呼吸困难伴冷汗。
生命通道的守护战:
术后用药的挑战
支架植入后,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在血管内打响——金属支架作为异物可能激活血小板形成致命血栓。
抗血小板药物因此成为术后患者的“生命盔甲”。
调研显示,高达38.61%的患者存在漏服或自行停药行为,近25%的患者因“感觉好转”而中断治疗,埋下复发隐患。
擅自停药者支架内血栓风险暴增,可能导致急性心梗。
“护身符”也是“双刃剑”
即使拔牙等小手术,也需提前告知医生正在服用抗凝药物。
部分患者面临着消化道出血风险,表现为黑便或呕血。
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粪便潜血,胃病患者应配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
支架后的新生:
重塑生活方式的革命
当药物筑起第一道防线,生活方式的改变则决定了血管的长期命运。
吸烟者面临双重打击
尼古丁会收缩血管,还可能降低部分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如氯吡格雷),使再狭窄风险翻倍。
饮食精细化
每日食盐摄入需限制在5克以下。
运动需科学进阶
从术后24小时踝泵运动,到1周后室内步行(3公里/小时),再到2周尝试爬楼梯——循序渐进是关键。
隐形战场:
复查与监测中的生命信号
支架术后管理是一场持久战,定期复查是监测战况的雷达。
血脂管理盲区
仅27.72%患者知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需控制在更严格的水平(如极高危人群建议LDL-C低于1.4mmol/L,高危人群建议LDL-C低于1.8mmol/L),超40%患者甚至不知自身检测值。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群的LDL-C目标值有所不同,患者应咨询医生以确定适合自己的控制目标。
复查率断崖式下降
调查显示,尽管73.53%的被调研者认为定期复查对支架术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仍有31.37%的患者未按要求进行定期复查。
首次复查率为76%,第三次复查率骤降至23%。
现代技术重塑监测方式
血管血流储备分数(VFR)技术结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能比传统方法更早预测支架通畅性,犹如为血管安装了“实时监控探头”。
跨越心理峡谷:
易忽略的康复关键
支架不仅植入血管,更冲击着心理防线。
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常表现为以下3种情况。
1.反复怀疑支架“移位”或“脱落”。
2.过度关注心跳,夜间失眠。
3.拒绝任何活动成为“玻璃人”。
通过医患沟通、心理调节及病友互助等辅助治疗,你会发现:你的心脏比想象中更坚强。
未来的曙光:
可吸收支架的突破
对金属支架终身伴随的担忧,正在被新技术化解。
第三代镁合金可吸收支架(DREAMS 3G)或将带来革命性改变。
术后12个月OCT复查显示,超过99%的镁支架可降解,血管恢复自然状态。
血栓发生率极低,管腔丢失率优于传统金属支架。
这类支架采用西罗莫司药物涂层,在提供临时支撑后悄然“隐退”,避免了永久性异物带来的长期风险,为患者提供了更优选择。
结语
New Life
心脏支架不是生命的休止符,而是健康重启的按钮。
它的价值不在手术本身,而在于赋予我们第二次选择的机会——选择远离烟草的清新,选择按时服药的责任,选择迈开脚步的自由。
金属支架终会与血管融为一体,而自律铸就的“生命支架”,将在每一次心跳中延续它的守护。
那些成功走过十年、二十年的支架人,无不是把手术日当作“新生纪念日”。
为自己心跳负责的那天,才是生命真正的重启时刻。
参考文献:
1.腾讯新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数字化健康传播研究基地. 支架(PCI)术后患者疾病和健康管理认知蓝皮书(2025)[R/OL]. (2025-05-29)[2025-08-11].
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23.
3.王增武, 刘静, 李建军, 等.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J]. 中国循环杂志, 2023, 38(03): 237-271.
4.Kripalani S, LeFevre F, Phillips C O, et al. Deficits in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hospital-based and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implications for patient safety and continuity of care[J]. Jama, 2007, 297(8): 831-841.
5.Seguchi M, Aytekin A, Xhepa E, et al. Twelve-months vessel healing profile following the novel resorbable magnesium scaffold implantation: an intravascular OCT analysis of the BIOMAG-I trial[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3, 44(Supplement_2): ehad655. 2180.
#心脏支架手术
作者:郝学婧
责编:解阳杨
审核:姜峰 李硕然 唐蔚 侯淑娟
来源:医药养生保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