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最信任的“幕后军师”敬翔:凭一计助后梁立国,结局却为何如此惨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2 09:05 2

摘要:五代乱世,英雄与枭雄并起,谋士的命运往往比刀剑更难捉摸。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唐朝侍中敬晖之后,五代时期后梁大臣)虽然是科举的落榜生,却被朱温视为 “左膀右臂” 的男人,一手辅佐草莽出身的朱温逆袭成后梁开国皇帝,却最终落得饮毒自尽的下场。他的故事,藏着五代

五代乱世,英雄与枭雄并起,谋士的命运往往比刀剑更难捉摸。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唐朝侍中敬晖之后,五代时期后梁大臣)虽然是科举的落榜生,却被朱温视为 “左膀右臂” 的男人,一手辅佐草莽出身的朱温逆袭成后梁开国皇帝,却最终落得饮毒自尽的下场。他的故事,藏着五代谋士最痛的生存真相。

一、从落魄书生到 “幕后定盘星”,他靠什么让朱温言听计从?

敬翔年轻时科举落第,揣着满腹经纶投奔朱温时,不过是个连饭都吃不饱的落魄文人。但他有个 “奇能”:能精准猜透朱温的野心,还能把这野心变成步步为营的计谋

朱温早年与李克用争夺河北,被打得节节败退,手下将领都劝他撤军,敬翔却在军帐里冷笑:“李克用看似势大,实则粮草不足,咱们只要死守河阳桥,再派轻骑抄他后路,不出半月必退。” 朱温照着做,果然大胜。从此,朱温对他言听计从,甚至说:“我打仗时,离了敬翔的谋划,就像少了一条胳膊。”

最关键的 “灭唐建梁” 之计,正是敬翔一手推动。他看出唐昭宗已成傀儡,却还被各路藩镇当作 “招牌”,便劝朱温:“不如‘挟天子以令诸侯’,若不行,便干脆取而代之 —— 乱世之中,拳头硬的人,才有资格当皇帝。” 朱温最终弑唐哀帝、建后梁,敬翔被封 “光禄大夫”,成了后梁朝堂的 “隐形掌权者”。

二、雄主变暴君,他的忠诚成了催命符

朱温晚年性情大变,嗜杀成性还荒淫无度(甚至霸占儿媳),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只有敬翔还在拼命劝谏。他捧着历代兴衰史对朱温哭谏:“陛下创业艰难,怎能因一时放纵毁了江山?” 朱温却拍案大骂:“你老了,胆子也小了!这天下是我打下来的,我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更致命的是,朱温死后,继位的朱友贞是个典型的 “昏君”。他听信外戚赵岩、张汉杰的谗言,觉得敬翔 “功高震主”,把他晾在一边。后梁与后唐交战时,敬翔多次提出良策(比如派精锐奇袭后唐粮道),都被朱友贞当成 “危言耸听”。

等到后唐大军兵临汴州城下,朱友贞才慌了神,哭着求敬翔想办法。敬翔望着这个扶不起的君主,只说了一句话:“当初陛下不听老臣的,如今大势已去,我能有什么办法?

三、饮毒自尽前,他烧掉了所有谋略手稿

城破前一夜,敬翔穿上朝服,对着后梁皇宫的方向拜了三拜。他拒绝了后唐的招安,说:“我一生辅佐梁帝,生是梁人,死是梁鬼。” 随后,他拿出早已备好的毒药,对家人说:“乱世之中,文人无骨,武将无节,我敬翔好歹守住了‘忠’字。”

饮毒前,他亲手烧掉了自己几十年积攒的谋略手稿,火光中叹道:“这些东西,留给昏君也是浪费,不如随我一起去了。”

敬翔的悲剧,恰恰是五代谋士的缩影:他们凭才智辅佐枭雄崛起,却挡不住人性的贪婪与时代的混乱。就像他自己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这乱世的天,从来就不佑忠臣。

来源:史话纵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