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把脉”建言 产才对接赋能发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2 11:14 1

摘要:八月的山西阳泉,智慧激荡。8月7日至8日,“漾才汇泉·智慧启航”专家人才山西阳泉行系列活动举办。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西拉姆、国际先进技术与工程院院士段玉聪等专家人才,通过主题报告、入企调研、产学研对接等形式,为山西阳泉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智力动能。

八月的山西阳泉,智慧激荡。8月7日至8日,“漾才汇泉·智慧启航”专家人才山西阳泉行系列活动举办。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西拉姆、国际先进技术与工程院院士段玉聪等专家人才,通过主题报告、入企调研、产学研对接等形式,为山西阳泉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智力动能。

“纳米技术推动低碳能源的发展。”在专家人才助力山西阳泉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西拉姆的话掷地有声,为山西省阳泉市纵深推进能源革命提供了参考。山西阳泉干部学院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从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到企业决策者,无一不在快速记录着这些前沿理论和观点。国际先进技术与工程院院士段玉聪聚焦人工智能,他说:“主权人工智能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立足自身优势构建语义主权,山西阳泉在人工智能发展中具备良好机遇,拥有红色基因、能源及大型互联网企业算力中心这三大要素,正是最好的试验田。”

抓住思想火花需要认真研究论证,思想火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随后,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西拉姆、国际先进技术与工程院院士段玉聪、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刘正白、中国计量大学特聘教授王天根、南京大学教授郭延文及中北大学相关专家深入企业一线,走进生产车间,查看设备运行及工艺流程,现场“把脉”问需。

“这些机器分别是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智能永磁电机、有载自动调容调压配电变压器……”在山西华鑫电气有限公司,专家组一边聆听企业负责人讲解,一边查阅机器参数,详细询问关键工序及产品质量控制细节,并结合专业知识给出了针对性优化建议。来到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不同批次的样品深深吸引着专家们的眼球,他们与企业研发人员就材料稳定性、能量密度提升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当前,人才引进和企业创新是我们发展面临的核心挑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与专家团队及高校院所的合作交流,汇聚智慧与资源,共同推动阳泉阀门产业高质量发展。”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郭永生与专家人才深入交流后表示。

这样的“精准问诊”持续到产学研项目对接研讨会上,专家组与山西省阳泉市30余家企业负责人共商发展大计。在坦诚交流中,共识逐渐凝聚:让数字技术扎根产业、让新材料对接市场、让高校实验室连着企业车间……

红色文化体验之旅,为这场智力汇聚赋予了更鲜明的底色。在百团大战纪念馆里感受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到“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中了解工业重镇转型的艰辛历程,厚重的历史文脉清晰可触。段玉聪凝视着“百团大战”四个鎏金大字,轻声感慨:“当年先烈们用勇气打破封锁,今天我们搞创新,同样需要这种攻坚克难的劲头。”在“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看着老工业设备和现代科幻装置,西拉姆饶有兴致地与讲解员交流:“从‘煤铁之乡’到‘科幻之城’,这种转型本身就是奇迹。”山西省阳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遊在一旁接过话茬:“这正是我们想传递的——阳泉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更有开放的未来,希望红色文化能成为我们合作的精神纽带。”

这场盛会的成果,正在悄然落地。中北大学与山西阳泉签订《校地人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持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丑修建说:“中北大学将依托学校在学科、专业等方面的技术、人才优势,助力阳泉市在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产业等方面高质量发展。”山西省阳泉市委人才办主任王小燕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与院士专家的对接交流工作,通过“带编入企”人才引进,“订单式”人才培育,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科创平台等多种方式,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推动山西省阳泉市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当专家们的身影渐渐远去,山西阳泉的转型蓝图上已留下清晰的智慧印记。这场跨越科技、产业、文化的对话,不仅带来了前沿理念,更播下了合作的种子。正如段玉聪在临别时所说:“阳泉的潜力,藏在每一个车间的创新里,每一寸红色土地的韧性里。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未来,山西省阳泉市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优化创新生态,激发人才活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丨阳泉日报

本文来自【阳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