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1日,大熊猫“芝士”与“芝麻”从成都顺利抵达哈尔滨,入住太阳岛大熊猫馆。这对2017年4月24日出生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8岁雄性双胞胎兄弟正式开启冰城生活。
8月11日,大熊猫“芝士”与“芝麻”从成都顺利抵达哈尔滨,入住太阳岛大熊猫馆。这对2017年4月24日出生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8岁雄性双胞胎兄弟正式开启冰城生活。
为了让这对大熊猫兄弟尽快适应在哈尔滨的生活,太阳岛风景区早早派专人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学习,内容涵盖饮食、健康等多方面的精细化照护体系,以全力保障落户哈尔滨的国宝今后生活无忧。
“双第一”,大熊猫兄弟名字是这么来的
“芝士”和“芝麻”的母亲是大熊猫“芝芝”。他们不仅是“芝芝”的第一胎宝宝,也是熊猫基地2017年出生的第一对双胞胎。
两兄弟的名字也是有来历的。母亲“芝芝”因出生时嘴边有一圈黑色的斑点,像吃了芝麻糊一样,因此常常被饲养员们亲切地叫“芝芝妹儿”。或许是遗传了妈妈的长相,弟弟“芝麻”因鼻子旁边的“黑芝麻粒”得名,它体形健壮、皮毛光滑、圆头圆脸,大黑眼圈让它看起来格外精神。2020年8月,“芝麻”通过全球公开票选,成为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的真实形象,是世界大运会历史上第一只“真实版”代言熊猫。
哥哥“芝士”体形匀称健壮、毛发厚实,下巴处有一撮“胡子”。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饲养员介绍,作为2017级“班长”——“芝士”的学习能力很强。
保持原有饮食习惯,根据采食特点调整供给方式
落地哈尔滨后,如何让“芝士”和“芝麻”尽快适应新的环境?饲养员介绍,原则上要保持大熊猫的原有生活习惯不变。为延续它们熟悉的饮食习惯,每日所需竹子均从四川当日采摘,通过“国保速运”专机空运至哈尔滨,抵达后立即存入场馆专用冷藏库,确保新鲜。
除保障主食竹子足量供给外,太阳岛大熊猫馆也会将苹果、胡萝卜及特制精饲料窝头按营养进行配比后供应。其中,苹果是它们偏爱的辅食。饲养团队还将根据二者采食特点调整供给方式:“芝士”对主食要求比较精细,饲养员每日准备楠竹、箭竹等3种以上竹类供其选择;“芝麻”活动量大,偏爱新鲜竹笋,团队每周特别添加竹笋作为“加餐”,同时将苹果块藏在木质丰容玩具中,模拟野外觅食场景,丰富采食过程。
当地饲养员有东北人,大熊猫兄弟能“听懂”东北话
从小在四川长大的大熊猫,听惯了四川话,会不会听到东北话不适应?饲养员说“用东北话叫它们的名字,它们能听懂”。原来,这位饲养员是东北籍,之前照顾过“芝士”一段时间。“我的四川话不太好,平时用普通话喊它,它可以听懂。”饲养员介绍,在四川时,每天收“猫”是重要的工作,“它们能不能快点回宿舍,全凭心情。”
饲养员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他将与太阳岛大熊猫馆经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系统培训的饲养员一起照顾“芝士”和“芝麻”兄弟,保障两只大熊猫的生活规律,每日记录采食时长、活动轨迹、休息状态等数据,精准掌握健康状况。
哈尔滨日报记者李木双
本文来自【冰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