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本轮强降雨天气,桂阳街道反应迅速,于 8 月 10 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召集街道干部职工、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等 300 余人,全面开展走村入户排查工作,逐门逐户摸清辖区内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及时劝导受威胁群众转移。截至目前,街道已顺利完成
(安全转移居民到其亲属家中。受访单位供图)
面对本轮强降雨天气,桂阳街道反应迅速,于 8 月 10 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召集街道干部职工、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等 300 余人,全面开展走村入户排查工作,逐门逐户摸清辖区内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及时劝导受威胁群众转移。截至目前,街道已顺利完成 16 户 47 人的安全转移。
为让转移群众得到妥善安置,街道提前与转移对象深入沟通,详细了解其亲属居住状况,将大部分受威胁群众妥善安置在其子女或亲戚家中;对于无亲属可投靠的少数群众,街道主动协调附近宾馆,为他们安排免费住宿,切实做到 “应转尽转、不落一人”。
(工作人员检查河流等涨水情况。受访单位供图)
同时,街道还将安全隐患排查与处置有序推进,先后组织力量对老旧房屋、地质灾害隐患点、危墙等重点区域开展 “拉网式” 检查,一旦发现险情,立即组织群众转移,并第一时间设立警示标识,严防意外发生;组建专业排水队伍,配备抽水泵等设备,加强低洼地段巡查,快速处置积水以保障居民出行及房屋安全;联合供水、供电、燃气等部门加强设施检查维护,从源头防范强降雨引发的设施损坏,全力保障居民正常生活。
(工作人员清理被吹倒树枝。受访单位供图)
“我们安排了人员 24 小时值守,也提前储备好了应急物资。”桂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提升居民自我防护能力,街道通过村社广播、微信群、入户告知等渠道及时发布降雨预警和安全知识。后续,也将密切关注雨情变化,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实到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桂溪街道:
闻“汛”而动 转移群众107人
8月10日,我县遭遇暴雨大风天气。桂溪街道闻“汛”而动,争分夺秒组织受威胁区域群众撤离。
“社区很关心我们的安全和生活,不仅给我们安排了住处,还落实了一日三餐,大家都感到很安心、暖心。”居民李朝华说。
(社区志愿者为安置点群众送来热乎的饭菜。记者 王俊杰 摄)
据了解,强降雨发生以来,桂溪街道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广播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及时组织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关注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挨家挨户敲门劝导群众转移。并为转移到安置点的群众提供热水、热饭、心理疏导等服务。
(社区志愿者了解安置点群众的日常起居。记者 王俊杰 摄)
截至目前,桂溪街道累计转移西山村、迎春社区、桂东社区、保合社区、黄金社区居民31户107人。
桂溪街道平安法治办副主任陈震表示,降雨还在继续,桂溪街道将会密切关注降雨情况,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内涝消除、转移安置以及安置点物资保障、生活服务和安全管理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杠家镇:
干部职工下沉一线 排查隐患防风险
8月11日,我县出现暴雨天气,为扎实筑牢安全防线,全力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杠家镇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下沉一线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切实把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隐患排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分成多个小组,重点对辖区内的低洼地带、河道沟渠、危旧房屋、地质灾害隐患点等进行拉网式排查。每到一处,工作人员都仔细查看排水设施是否通畅、房屋结构是否稳固、警示标识是否清晰,并详细记录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向辖区群众现场讲解防汛避险知识,提高群众的防汛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引导群众在暴雨期间尽量减少外出,确保自身安全。
据悉,为切实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杠家镇还针对辖区13个村(社区)的不同情况,科学调配物资,为各村(社区)配备了雨衣、雨靴、手电筒、救生衣、编织袋、抽水泵等防汛必需品。同时,建立了物资管理台账,安排专人负责物资的保管和维护,定期检查物资的完好情况,确保物资时刻处于良好状态,为防汛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下一步,杠家镇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值班值守,保持信息畅通,随时做好应对突发汛情的准备,全力保障辖区群众的安全。
曹回镇:
登记造册精准排查 转移群众53人
(工作人员劝离群众。)
8月11日,针对持续强降雨,曹回镇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群众转移。
“‘风险点’精准排查是高效转移的关键。”曹回镇平安法治板块干部肖建国介绍,早在雨势明显增强前,镇村干部与网格员便对地质灾害点、危旧房屋、低洼易涝区开展了“拉网式”排查,同步拉起警戒线、设置警示牌,并将每一户的详细情况登记造册,做到“心里有本‘明白账’,转移快、准、稳。”
(工作人员在隐患点设立警戒线、告示牌。)
针对部分存在侥幸心理的群众,曹回镇通过村广播循环播放避险知识,并挨家挨户耐心劝导。对于行动不便者,曹回镇落实了“一对一”帮扶机制,确保群众安全抵达安置点。
“我们鼓励具备条件的群众投亲靠友。确实无处可去的,统一安排去集中安置点。”肖建国表示,转移方案会根据雨情汛情预警信息进行动态调整,坚决做到“应转尽转,不漏一人”。
截至目前,曹回镇已安全转移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地带及危旧房屋区域群众28户53人。
下一步,曹回镇将持续强化监测预警,对已转移区域保持24小时巡查监测,严防转移群众擅自回流。待风险解除后,曹回镇将有序组织群众返家,同步开展房屋安全鉴定、环境清淤消毒等,有序恢复生产生活。
沙河乡:
清患排危全覆盖 转移安置19人
(工作人员清理老旧房屋松动木板。)
8月11日,我县遭遇强降雨,沙河乡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排危除险、巡逻排查、群众转移,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当天上午,记者在沙河社区看到,持续强降雨导致部分年久失修的老旧房屋瓦片松动、木板摇摇欲坠。巡逻人员发现险情后,迅速组织清理屋顶松动的瓦片和木板,防止坠落伤人。
“老房子年久失修,暴雨冲刷后很容易倒塌,我们必须尽快排除隐患。”沙河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明一介绍,目前,全乡已排查老旧房屋32处,紧急排危6处,转移安置群众10户19人。
记者了解到,本轮强降雨发生以来,沙河乡迅速组织党员干部成立多个巡查小组,对辖区内所有主干道、村组道路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展开“地毯式”安全隐患排查。巡查人员重点针对可能出现路面塌陷、路基松动、桥体受损等险情的区域进行细致检查,对发现的隐患点第一时间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24小时轮班值守。
(工作人员开展巡查。)
同时,沙河乡还持续强化预警信息传递:一方面通过村组微信群、应急广播等渠道实时转发最新气象预警。另一方面组织干部走村入户向群众讲解防汛避险知识,确保预警信息传递“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下一步,沙河乡将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持续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巡查排险力度,优化应急响应流程,全力保障群众安全度汛。
黄沙镇:
紧盯关键部位 转移群众91人
8月11日,黄沙镇以雨为令、闻“汛”即动,党员干部职工迅速下沉一线,开展拉网式排查、群众转移等防汛工作,全力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工作中,黄沙镇镇村干部深入辖区山坪塘、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部位开展风险隐患排查,严密监测地质变化。
同时,镇村干部还走进群众家中,向群众叮嘱防范事项,确保预警信息和避险知识传递到户、到人。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黄沙镇按照“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原则,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进行转移,并安排专人对转移区域进行巡查,防止群众擅自返回危险区域,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我们对辖区火烧岩、‘猫鼻梁’等重点部位以及全镇4座水库、50座山坪塘、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拉网式’排查。”黄沙镇平安法治办工作人员刘文生介绍,目前共计转移了万胜社区、永进社区、八一村、长红社区群众55户91人。
下一步,黄沙镇将紧盯防汛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及时排查安全隐患、补齐短板,落实落细防汛举措,统筹调度防汛物资,全面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裴兴镇:
备足防汛物资 安全转移122人
(长安村村干部上门开展转移工作。受访单位供图)
自8月10日强降雨开始以来,裴兴镇迅速行动,积极开展防汛救灾工作。截至目前,已成功转移群众63户122人,全力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杨大姐,雨势还在加大,你家处于地质灾害风险点,我们带你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10日下午,强降雨倾盆而下,裴兴镇双柏村4组组长第一时间赶到村民杨山碧家中,协助她转移到安全区域。
据了解,面对本轮强降雨天气,裴兴镇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村社第一时间对风险点位群众进行转移。截至目前,全镇已转移地质灾害点3户6人、低洼地带52户102人、高陡边坡8户14人。
(工作人员转移双柏村4组地质灾害点群众杨山碧。受访单位供图)
为进一步降低暴雨灾害风险,裴兴镇组建排查队伍,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定时排查。排查过程中,工作人员深入地质灾害点、低洼地带、高陡边坡等重点区域,仔细排查安全隐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将风险降到最低。
同时,裴兴镇构建起“空中喇叭+地面入户+线上群聊”的立体宣传网络:村级大广播每小时滚动播报降雨预警,村干部逐户敲门提醒,网格微信群实时推送防汛贴士,应急广播车则穿梭在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进一步传递防汛要点,全方位增强宣传效果。
此外,该镇提前落实物资准备工作,将救生衣、皮划艇等救援物资前置,确保险情发生时能“一分钟响应、三分钟处置”,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的物资保障。
“目前,裴兴镇的防汛工作仍在有序进行中。”裴兴镇党委书记王新玉表示,接下来,将持续紧盯降雨情况,时刻保持戒备状态,扎实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以毫不松懈的态度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工作人员查看水库实时水位数据。记者 何明燕 摄)
自8月10日15时起我县普降大到暴雨,县水利局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全力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在县水利局防汛调度中心,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的大屏幕上,全县122个水库的实时水位数据滚动更新,工作人员正根据数据变化有序调度巡查力量。各水库、水电站、防洪薄弱区及山洪易发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拉网式雨中巡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县中小河流、小流域水位均稳定在警戒线以下,各类水利工程运行平稳。
在桂溪水水文站,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水文监测。
“受强降雨突袭的影响,我们监测到桂溪河从7点左右开始涨水,15时25分水位高程达到蓝色预警水位400.21m,15时48分水位高程达到黄色预警水位400.70m,16时16分水位高程达到橙色预警水位401.21米,超过警戒水位0.01m。”桂溪水文站职工赖清华说道。
据介绍,全县各水文站常年实行 24 小时值班值守,实时测量水位、流量等。在平水期和枯水期,按照要求一个月至少测两次,两次间隔约15到20天。面对此次强降雨,全县各水文站加密了水流速度监测频次——当水流涨水超过1米时立即启动加密监测模式,水位每上涨20—40公分就进行一次数据采集,整个洪水过程将监测5到7次,确保准确反应河流从涨水、洪峰到落水的整体情况,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工作人员查看高洞水库水位情况。记者 何明燕 摄)
“针对本轮强降雨,县水利局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加密观测河道水位,分组督导乡镇防御,充分做好预警预报,严格落实值班值守,持续加强雨中巡查等措施,有效应对本轮强降雨。”县水利局党委委员、县水旱灾害防范和河道管护站站长陈国庆表示,目前全局已严格落实全过程防范措施,防汛物资储备充足,抢险队伍 24 小时待命,将以最严密的部署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气象部门预报,本轮强降雨天气将持续到12日白天,县水利局将继续保持应急状态,动态调整防控策略,确保全县安全度汛。
垫江交巡警:
清淤排水保畅 守护道路安全
(交巡警正在清理堵塞的水箅子。谭彬 摄)
8月11日,我县遭遇强降雨并伴有大风天气,部分路段出现积水情况,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闻汛即动、全警投入,全力以赴开展疏堵保畅、抢险排障工作,切实保障强降雨期间全县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
当天,在明月大道、桂西大道等积水较为严重的路段,记者看到民警们身着醒目的反光雨衣,或站在积水中,弯腰清理被落叶、杂物堵塞的水箅子,加快路面积水排放速度;或高声重复着“注意水深、减速慢行”,劝导驾驶员谨慎涉水,确保每一位驾驶员都能知晓路况风险。
“我们从早上7点就到岗了,这雨下得又大又急,必须时刻盯着,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正在明月大道指挥交通的民警邱浩对记者说道。
据悉,由于强降雨,部分低洼路段积水快速上涨,对车辆通行造成极大阻碍,交通安全风险骤增。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第一时间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并迅速调配警力,将警力最大限度下沉到一线,重点加强对易积水路段、桥梁、涵洞等关键部位的巡逻管控和交通疏导,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及时处置。
同时,利用交通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路况,通过官方微信、微博、交通广播等平台,及时向社会发布路况信息、积水点提示和安全出行建议,引导群众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此外,垫江交巡警提示:当前正值汛期,强对流天气多发。请广大市民和驾驶员朋友出行前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路况信息。如遇强降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务必牢记: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车距;避免驶入积水过深或情况不明路段;注意观察路况,提防树木倒伏、高空坠物;遇交通管制或突发情况,请服从现场交警指挥,确保安全。
来源:这里是垫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