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雨像从天上倒下来的!”2025年8月7日下午,郑州突遭4年来最强短时暴雨袭击,1小时降水量达87.5毫米,部分街道水位迅速涨至齐腰深。这场被气象部门称为“定点式攻击”的暴雨,让市民措手不及:车辆抛锚、商铺进水、行人被困……熟悉的场景仿佛2021年“7·20”
郑州暴雨魂:大街上水位齐腰,市民互助渡难
——极端天气下的城市韧性考验
“雨像从天上倒下来的!”2025年8月7日下午,郑州突遭4年来最强短时暴雨袭击,1小时降水量达87.5毫米,部分街道水位迅速涨至齐腰深。这场被气象部门称为“定点式攻击”的暴雨,让市民措手不及:车辆抛锚、商铺进水、行人被困……熟悉的场景仿佛2021年“7·20”特大暴雨的重演,但这一次,郑州的应对与市民的反应却悄然不同。
暴雨如何形成?受东北冷涡与冷空气南下影响,湿热气流在郑州上空激烈对撞,形成局地性“爆雨”。市政府气象站数据显示,3小时累计降雨量达191.1毫米,相当于一个月降雨量。尽管未达2021年“7·20”暴雨的极端水平(单小时201.9毫米),但短时强降雨仍让排水系统不堪重负。街头惊险一幕交通瘫痪:主干道变“河道”,多辆汽车熄火,司机弃车避险。市民互助:沿街商户自发提供沙袋挡水,外卖员用电动车转运被困老人。应急响应:消防、市政部门迅速出动抽排积水,未报告人员伤亡。与2021年的对比2021年“7·20”暴雨中,郑州因地下空间管理漏洞导致39人遇难,而此次暴雨未酿成重大伤亡,反映出城市防洪能力的提升:地铁增设防水闸门,低洼路段加装实时水位监测;市民防灾意识增强,更多人选择避开危险区域。短板犹存:部分老旧社区排水仍依赖传统管网,积水退去需数小时。预警难题:气象部门坦言,局地暴雨“预测窗口期”仅30分钟,需依赖社区级应急广播。市民行动指南:遇积水勿冒险通行(如2021年京广隧道悲剧;车辆涉水熄火后严禁二次启动(否则保险拒赔);关注“郑州发布”等官方渠道获取实时避险信息。这场暴雨再次提醒我们:气候变化下,城市安全是全民课题。令人欣慰的是,郑州正从伤痛中成长——从政府的高效响应到普通人的守望相助,每一份努力都在为“韧性城市”写下注脚。正如一位市民所说:“雨再大,只要我们心齐,总能蹚过去!”
郑州暴雨地下空间灾难39人遇难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课件:郑州地铁5号线事故案例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单元测试:2021年郑州暴雨救援短时特大暴雨确定!4年来最大暴雨突袭郑州郑州7.20特大暴雨后,你必须了解的发动机涉水险
来源:释迦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