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有 14 真是有惊无险啊!毛主席料敌就是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2 07:19 1

摘要:天赐湾,坐落在群山环抱中一座大山的半山腰,村子较大, 有二十几户人家,村周围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虽然不大,却很 陡峭,严严实实绕村而过,群山环绕的天赐湾,宛如一座深宅大 院被厚厚的围墙包绕。村前绕过一条大川道,半坡挖出一孔孔窑 洞,深谷建屋,甚是幽静隐蔽。不了

天赐湾,坐落在群山环抱中一座大山的半山腰,村子较大, 有二十几户人家,村周围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虽然不大,却很 陡峭,严严实实绕村而过,群山环绕的天赐湾,宛如一座深宅大 院被厚厚的围墙包绕。村前绕过一条大川道,半坡挖出一孔孔窑 洞,深谷建屋,甚是幽静隐蔽。不了解地理环境的人,决不会想 到,这荒山野岭中,会有这么个偏僻小山村。设想如果借助优厚 的地理位置,在村口构筑坚固的工事,凭险据守,可谓“一夫当 关,万夫莫开”。警卫人员不由惊叹道:

“啊!是个好地方!既险要,又隐蔽,的确是个易守难攻的 好山村!

6月9日天刚亮,部队来到靖边县的天赐湾。当一缕缕晨曦 洒向大地时,顿然驱散阴云,赶走雨夜行军的疲劳和寒冷, 一股 温情暖意笼罩我们,真想痛痛快快好好休息。

警卫首长的职责告 诉我,必须迅速安排好警戒,于是找来几位排长边勘查地形熟悉 周围环境,边布置岗哨,然后分批组织剩余干部战士,抓紧时间 轮流休息,尽快恢复体力,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果不 出所料,午时刚过接到骑兵侦察员及电台收到的情报:

刘戡带着4个半旅,从王家湾方向突然转道,向天赐湾扑 来,相距只有10余里山路。

天赐湾的空气顿然紧张起来,各部门复又做好紧急撤离的准 备,警卫部队马上投入临战前的警戒状态。

根据司令部的指示, 我们手枪连派一个排,配合1连、3连赶赴村东口制高点设伏, 凭借天险扼守要隘,敌人不靠近我们一步,决不首先开第一枪, 敌人胆敢进犯就干净彻底将其消灭在村外,以强大火力拖延时间 掩护司令部全部转移;

我连另一个排配合兄弟连在川道上埋伏, 敌万一进犯就借机与敌人接火后,佯装战不过,边打边撤向西南 方向,运动战中诱惑敌人误入歧途;

其余的警卫人员打好背包, 随时掩护、保卫司令部及机关安全转移。

枪声、敌情就是战斗的号令,手枪连按通常序列集合好队 伍,整装待发。

奉命占领村东制高点我连的那个排,正由村西往 村东运动。经过长途跋涉,战士们的体力精力尚未恢复,肩上背 着背包和干粮袋,身上扛着沉重的枪支、弹药,负荷过重,奔跑 起来不免气喘吁吁,说是跑步其实和走步差不多。

“这哪儿像是抢占制高点,动作慢腾腾的,简直是在磨洋 工!”我正在调配部队, 一眼看到,心急如焚,高声斥责。

“快!快些!再快些!”我继续以特有的威严简短命令着。

“高富有,你让人家跑那么快呦!又让跑那么远,人家哪里 跑得动呀!我说不用着急嘛,敌人还远着呢!”

这时正遇上毛主席从窑洞里出来,看见这一场面,亲耳听见我催促的话语,毫不 留情面地对我说。

“是!”我笑笑算是对毛主席的回答,接着又扭头去指挥、调 动另一边的部队。

战士们连续负重急行军,体力消耗已尽,走路都跌跌撞撞, 十分艰难,哪里还跑得动!

但是心中牢记:要想战胜敌人,必须 与敌争时间、抢速度,决不可有丝毫懈怠。他们顽强地坚持,咬 紧牙关,以惊人的毅力,加快速度,跑步奔向各自坚守的阵地。

“不要急,不要急嘛!”毛主席接着又关心地说。

说实话,那种情况火烧眉毛不急才怪了,我急得头发都快立 起来了,双眼冒火星,只顾一个劲地催,哪听得进主席说什么。

当时敌人多我数十倍,敌强我弱,决不是对手,打起来肯定吃 亏。心中暗下决心:为保卫党中央、毛主席,坚决利用有利地形 与敌人硬拼、死守,万不得已就与敌同归于尽!

毛主席与他指挥每仗一样,始终指挥游刃、镇定自如。像早 看透我焦躁的心,耐心地对我说:

“你这个人呀,总把敌人估计过高,把自己的力量估计过低。 国民党那一套你还不明白吗?

南边来的胡宗南部,与西北边来的 马鸿逵、马步芳部,还有榆林来的邓宝珊、高桂滋他们几个,到 青阳岔一会合,相互碰个头,再给老头子(指蒋介石)发个电 报:今天占领什么什么地方;消灭共军多少多少;缴获枪支、弹 药、大炮多少多少;然后登报、广播宣传、召开庆功会,最后队 伍马上拉走了。其实我们在这儿是很安全的嘛!”

毛主席绘声绘色兴致勃勃地讲,然后深深吸一口烟慢慢吐着 烟圈,似乎等待我的回答。

可是每遇此情况,我的头脑就膨胀得 老大老大,别人的话我一句也听不进。满脑袋装的是:敌人步步 紧逼,我军寡不敌众,只有拼死一战。总之我的心如紧绷的弦, 一刻不敢放松,随时准备迎击敌人。

好在这天,正如毛主席分析的,几路敌人刚接近天赐湾村, 互相会个面,又分别撤回原出发地,向蒋介石发报,请功领赏去 了,我们深深出口长气,惊呼:

“今天真是有惊无险啊!毛主席料敌就是神!”

司令部平安地 在天赐湾驻扎下来。

第二天上午,调去配合2连、3连在制高点设防,阻击敌人 的那个排,以及诱敌向西南方向撤离的另一个排,两个排的全体 同志满载喜悦的心情胜利归来,大家见面又是一番无限的感慨。

4. “捉个活的回来问一问”

司令部在天赐湾住下后,相对平静下来,团里抽调我连部分人员去6支队执行任务,连里警卫人员减少了,我们调整剩余的 人员,加强重点首长的警卫。

一天,毛主席在院子里休息看见我 叫住说:

“高富有,你们这个连在我这里,打了快半年仗,连个敌人 的影子也没摸过。”

“是呀!听得多,见得少。”我随声附和。

“怎么样?能不能捉个活的俘虏回来问一问,审一审,当然, 捉个小喽啰来也行啊!但要活的。”主席说得那么轻松、自如, 仿佛是捉只小鸡回来准备即刻下锅。

“行!”这是我接受任务一惯干脆的态度。

可是转念一想,这 事怕不那么好办,司令部目前仍在敌人密切监视、追击之中,稍 一不慎,万一暴露于敌,将造成弥天大祸。

当前部队吃住尚未有 准地,捉个活的敌人回来,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但是,既然毛 主席已提出, 一定有他的道理,答应要办的事,就应该即刻办 好 !

我将任务传达下去后,战士们纷纷报名,好在连里能人不 少,从中挑选三个,组成捕俘小组。

组长叫王炎义,河北人,个 子虽然不算高,人很精明,射击、投弹、刺杀等,样样军事技能 走在前。两名战士,任组员,也很精明能干。

捕俘组领取任务, 准备出发前,开了个小会,再次重申完成任务的目的,制定具体 的捕俘方案,提出几点注意事项,最后特别强调:盯住单个、小 股、分散活动的敌人;散兵、伙夫、马夫、伤兵、电话兵统统都 行,完成任务后即刻返回,千万不要在路上耽搁!

当天捕俘小组离开天赐湾,向敌人搜索接近,碰巧遇到敌人 的大部队刚刚撤离,留下几个架线兵正在撤线。

目标找准,考虑 要活的,不能硬捉。因为敌人长腿会跑,跑进荒山野岭,再想捉 住怕没那么容易了。想想荒山上捉只山羊谈何容易,何况那是有 思想的活人、是敌兵。

三人稍稍一分析,统一认识,共同商定采 取打草惊蛇的办法,先放走胆大的,再捉胆小的。约定好后先放 了几枪,敌人闻风丧胆,六神无主,四处逃窜, 一个敌兵跑不 及,悄悄躲进一户老乡家,三个人将目标锁定这一敌兵。

原本想 硬捉,考虑怕伤及老乡,改变了战术,三人各选择一个位置,在 离老乡家不远不近的隐蔽处,向敌兵喊话,激励他缴械投降。敌 兵由于受国民党的反动宣传较深,不了解共产党对待俘虏的优待 政策,举起手榴弹铁了心地向捕俘组同志扬言:

“谁敢上来,上来我与房东老太太同归于尽!上来一个赚一 个,上来两个赚两个。”边说边拽住老大娘, 一把拉开手榴弹导 火索,拿到门前狠狠地晃动,威胁、吓唬捕俘组的同志。

捕俘组同志耐着性子再次向敌兵喊话, 一次次详细交待我党 对待俘虏的政策,对方仍负隅顽抗,双方相持不下。

忽然,捕俘 组同志见被挟持的老大娘总用手指指上边又指指下边,他们终于 明白,上面指烟囱,下面指炕台、锅台,办法终于有了,为保护 老大娘的生命安全,只能智取不可强攻,于是一个稳住敌兵的计 划在三人捕俘小组中酝酿成熟。

捕俘组兵分两路, 一人继续正面喊话,再次争取给他一条出 路,借此稳住敌兵。

捕俘组组长悄悄爬上后山,再偷偷潜入老乡 家的烟囱里,终于出其不意,从大娘家的锅台上钻出,将敌兵智 取活捉,同时缴获几枚手榴弹和绕线木拐子等。第二天下午,带 回天赐湾。

这下震动不小,在敌兵压境异常危险的情况下,手枪 连能捉回俘虏,实属不易,这次行动对战士们鼓舞也很大。

我首先报告毛主席并问他审不审敌兵?

“我就不审了,战士们干得很好,应当表扬!”毛主席高兴地 说。

毛主席说不审了,不多时江青来了,她把瑟瑟发抖的俘虏 兵,着实认认真真地审了一番,最后向俘虏详详细细宣传我党我 军宽待俘虏的政策。

罗青长同志也来了,我陪他又审讯了一遍,了解到俘虏是四 川籍农民,生活在农村,家境很贫寒,是被国民党抓壮丁充军后 当的架线兵,因为参加的是杂牌军,忍饥受气,连双鞋子都穿不 上,还得为国民党反动派卖力干活。家里尚有白发老母,俘虏兵 哭诉让我们给条活路,以尽做儿子的孝道。

我们分析这个俘虏 兵,由于长期受国民党的反动宣传,不了解我们党的政策,坚持 反捕的行为可以理解。经过耐心细致讲明道理,交代我党对待俘 虏的政策,他有所了解了,交代了一点儿问题,鉴于当时的环 境,俘虏留在司令部显然不合适,最后决定交陕甘宁边区联防军 司令部处理。

送他走那天,我们准备了饭食,送他鞋袜,明确告诉送他到 后方去。他吓坏了,抱着我的腿,又哭、又求,就是不松手。哭 诉家有高堂老母,还要尽孝……不管大家怎么劝,越劝哭得越厉 害,原来他受国民党的欺骗宣传太深,认为被我军捉住不是活埋 就是枪崩。对他越宽厚,他越觉得是告别人世的最后仪式。因为我们警卫部队任务特殊,不可能长期留下做他的思想工作,最 后,连蒙带唬,强制把他送到后方去了。

天赐湾,山高坡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躲避牵制敌人 的好地方。但村子太小, 一下增加这么多的人吃、喝、住,确实 给老百姓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开展工作也不方便。

因此,敌人刚 一撤远,山下形势稍有好转,司令部决定重返小河村。6月17 日,沿着蜿蜓的羊肠小路,司令部向小河村进发。

从天赐湾重返小河村,仅40多里路程,又是下坡,按理轻 车熟路,说笑半天就会到。

没想这次行军,我走得异常艰难,只 觉头重脚轻,浑身酸软,两腿像灌满铅,每挪动一步都如同挪动 千斤,我任凭感觉和毅力跟着前边人的脚跟,深一脚浅一脚顽强 地向前挪动,总感到路漫漫遥遥无边无际,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 达目的地。

行军队列的位置,如半年来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的日日夜夜 一样,手枪连1排在前,3排殿后,2排居中,分散在毛主席、 周副主席、任弼时同志的前后。我的位置,通常在手枪连1排战 士之尾,毛主席卫士班之前,经常我在前,毛主席紧靠我后边 走,因而,行军时毛主席经常与我边走边聊。

这天行军,我总打不起精神,更无心说笑,走得非常沉闷, 想加快步伐,怎么也拉不开步子,想抬高腿向前迈,无奈腿不听 使唤,无精打采,耷拉着脑袋,只觉眼眶发涩,眼皮子也有千斤 之重,硬睁才能睁开,我使劲晃晃脑袋,只觉头晕目眩,我意识 到大事不好,自己可能生病、发烧了。

当这一意识闪现的一刻, 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硬挺着,起码此时此刻不能表现出来,因为我前边,是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战士,如果他们知道我生病了, 一定会停下来,找担架背呀抬的,不仅增加战士们的负担,还不 知会拖垮多少人呢。

我的身后,是深深敬重的毛主席,若知道我 病了……

真不敢再往下想,默默念叨着:挺住,必须挺住!坚持 到宿营地,好好睡一觉, 一定会好!

恍惚中似乎听同志们议论, 看到小河村山头了,还有二三里路就到了。坚持、坚持、再坚 持,无论如何不能掉队,不能让人看出来!

“怎么了?高富有!”大概我头重脚轻,跌跌撞撞, 一不注意 毛主席走到我前边去,他高大的身躯,站在窄窄的山路中央,挡 住我的去路,关切地问。

“没,没啥!”恍惚中我强撑着说。

“没啥?不对,是生病了吧!”毛主席亲切的问话,宛如一股 暖流,立时温暖了我的心。

“没有,没有,确实很好!”我强忍着紧走几步,企图摆出身 体轻松自如的样子,想超过主席去,可是身不由己, 一个趔趄身 体晃动了一下,几乎晕倒。

“不好,高烧!看你的脸色那么不好!”毛主席紧走几步,伸 手试试我的前额说。

“没有。”我仍然坚持说,但深感底气不足。

“快,骑上我的马!”毛主席不容争辩。

“不!我不要!”我最怕的事情发生了,我是连长,行军骑毛 主席的马,这像什么话!因此坚持己见说。

毛主席有些着急,硬扯住我往他的马上推,我坚决不上。他 拉,我躲,这一拉一躲中,使行进在窄小山路上的队伍停下来。

“什么事?什么事?”周副主席骑马赶上来,急匆匆地问。

“没什么事。”我强撑着坚持说。

“是不是高富有生病了?”周副主席下马赶到我跟前关切地 问。

“是高烧!”毛主席面对周副主席肯定地说。

“来,高富有,骑我的马,骑我的马!”周副主席让随员牵过 马来说。

这使我心中更不得平静,不由恨起自己。为战胜敌人,主 席、副主席日以继夜地操劳,我不能再增加他们的负担,此时此 地决不是争论有病没病的时候,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 没病才行。

“马,我不骑。你们看,这不是好好的吗!”我边说边咬紧 牙,强忍着坚持甩开大步,回到自己应走的位置上。

“真是个铁打的汉子!”身后,传来毛主席、周副主席赞许的 笑声。

说实话,那天怎么支撑到小河村,我已糊里糊涂记不清了, 刚到小河村我就昏迷过去。

后来听说毛主席派叶子龙参谋长及毛 主席的保健医生黄树则同志来看我,黄医生说我由于饥饿、疲 劳、体质虚弱,又外感风寒,引起高烧。当时退烧药奇缺,为领 导同志留下备用的几支, 一直没舍得用,毛主席知道后嘱咐黄医 生一定给我用上。

吃了药,打上针,我迷迷糊糊刚睡下,房东大娘又送来一大 碗酸辣杂面疙瘩汤,热气腾腾,又酸又辣,唤我趁热喝下,然后 给我捂上两床厚厚的大被子睡觉。我昏昏沉沉地睡了一整天,外 面发生的任何事情我全然不知。

后来才听说因为小河村是司令部的临时驻地,医疗条件很 差,难以应付疾病突然的变化。因此有人提议,送我到后方医院 休养、治疗。

当时我处于昏睡状态,没有丝毫的决定权, 一直守 护在我身边的通讯员小路,平时最了解我的心思:无论行军打仗 中,遇到什么情况,任何环境下我都不能离开司令部,离开手枪 连。

因此,小路坚持向首长们解释:

“我们连长平时身体很好,这次生病,我会照顾好他,连长的病一定会好起来,请领导同志们放心!”

其实,当时到哪儿去 找后方医院?就是找到,又怎么送去?这样,问题就此搁下。

我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上午,只觉浑身上下透湿,像雨水 淋过的一样,通讯员忙协助我换上干净的衣服,我起身坐在炕 头,烧完全退了,顿感全身轻松许多,试着下地走走,自如多 了。我径直去哨位,查看各排的警戒部署,觉得腿有劲了,想去 看看毛主席、周副主席,好让他们放心,就朝他们的住处走去。

“高富有,怎么样?你的病好多了吗?”毛主席一看到我就急 切地问。

“主席,我根本就没有病,只是着点凉!”我辩解说。

“那好,交给你们一个新任务,派人到王家湾看望那里的人 民群众,了解一下自从我们撤走后,那里的老百姓受到什么损失 没有?”

毛主席见我轻松自信的样子,确认我的病已经好了,笑 着交待新的任务。撤离王家湾之后,毛主席一直惦念那里的人民 群众。

“要看,就要看仔细!”周副主席在一旁补充交待说。

当时汪东兴副参谋长也在场,提出相同的要求。

次日,我们派人和司令部机关组成慰问小组,到王家湾探望 父老乡亲们去。

到了王家湾,我们首先传达党中央和毛主席,对遭受国民党 反动派残害老百姓的亲切关怀和慰问,再分别一一了解被残害老 百姓的家庭生活有什么困难。

据了解我们撤离王家湾后,留守完成阻击任务的那个加强 排,狠狠打了敌人一顿,敌人死伤不少,国民党兵恼羞成怒,进 村后到处砸门、毁窗,扒锅、拆灶、翻箱倒柜,肆意践踏毁坏老 百姓的财物,把个好端端的村庄破坏得一塌糊涂。仍不甘心,威 逼拷打老百姓,让他们说出:村里住过什么人?过了多少部队? 等等,企图摸清我军动向。

王家湾的老百姓真是太好了,他们爱憎分明,敌人的偷袭造 成全村人吃、穿、住相当大的困难,却无一句怨言。针对敌人的 严刑逼问,全村人一 口咬定:

村里住过很多解放军,天天一队一队路过,人多、枪多,还 有大炮,领头的是谁?到哪儿去了?我们也搞不清!

我们在王家湾村住了一个多月,整天与老百姓在一起,其实 他们很清楚,不仅知道我们是哪个部队的,而且许多人还知道毛 主席、周恩来、任弼时同志住在哪家。只不过王家湾的老百姓, 热爱共产党,热爱毛主席,加上地下党组织及游击队,经常向老 百姓宣传保密工作的重要性,王家湾的老百姓阶级觉悟高,打死 也不会说出真相。致使敌人在王家湾没有得到我们司令部任何确 切的消息。

到王家湾村的参谋人员,看望毛主席、周副主席等领导住处 房东时,在周副主席住过的炕席下,发现一封写着胡必成名字的 信封,及不少敌人的文件和材料, 一份文件信皮上写有“刘戡亲 启”的字样,说明我们撤离王家湾村时清理物品不够彻底,但是 终究没有被敌人发现。相反,敌人清理文件就更不彻底,也说明 敌人进驻王家湾村后,刘戡正好住在周副主席住过的窑洞。情况 反映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那儿。

“陕北人民群众真是好啊!宁肯自己吃苦受罪,决不肯说出 真情啊!”毛主席动情地说。

“看来群众工作是根本啊!我们的群众工作做好了,群众支 持我们,敌人进入我边区,就成了聋子、瞎子,四处乱撞,弄不 到真实情报;但是我们的工作中,也有粗枝大叶的时候(指丢失 的信封),可是敌人连这样一份情报都没搞到,真是太糟糕了! 看来在王家湾村,敌人没有捞到任何东西啊!”周副主席补充说。

来源:大肥肥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