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意到没有,八月刚刚开始,国内已经出现两个明显的“变化”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2 05:27 3

摘要:这两大高层会议虽然被誉为中国最顶层设计会议,但其讨论的内容却与我们每个老百姓的日常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随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落下帷幕,中国下半年的发展方向和经济趋势豁然明朗。

这两大高层会议虽然被誉为中国最顶层设计会议,但其讨论的内容却与我们每个老百姓的日常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会议刚结束,八月刚开始的现在,国内已经出现了两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第一件事情就是万众瞩目的“房地产行业”,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莫过于房价在未来是“升”是“降”。

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房地产”这个过往“逢会必提”的热门词汇在这两次会议通稿中已经鲜少提及。

国家明确表示,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正式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用大白话说就是我们要从“多盖猛盖”转向“盖好盖优”。

而从八月份开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市场二手房的成交价格已经“跌破天际”,但仍然有大量二手房流入交易市场,而且各大租房网站上的房租开始越来越便宜。

这无疑就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一个星期由国务院发布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逐渐发挥效用。

切莫小看这个“条例”,它真正的意义是“立个规矩”在那儿,从此之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会进入“二次加速”阶段。

这个条例中的核心内容叫做“强制备案”,过去租房子大多是房东和承租人签一份合同或者一式两份就可以了。

但9月15号以后,签订租房合同双方的身份证都必须要在线上平台或是“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做好备案。

如果“铤而走险”不做备案,租房子双方悄悄的搞,当然不容易查到,可但凡邻居或者租客里面有告发的,那上门“拜访”的可就不是过去的市场监管,而是“帽子叔叔”了。

而且条例明确规定,出租的房子必须合规,阳台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住人是不行的,消防、燃气、装修不达标也是不行的。

把房子隔成几块“分别出租”不行,在同一个房间里面放太多上下铺更不行。

总而言之,很多自个儿改出来的出租房是很容易被邻居和租客们挑出毛病来的。

所以防人之心会“逼”着房主去备案。

很多房东担心备案太多,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资产。加之政策驱动下,二手房贬值速度加快,于是很多房东和大型租房企业就趁着9月15号之前想尽办法多出售一些房子,这也就导致大量二手房流入交易市场。

有人会问,虽然条例鼓励居民和企业将自有房源以及闲置的商办用房用于租赁,但我就是不想往外租呢?

那好,国家一旦开始征收闲置房产税,你还“坐得住”吗?

聪明人恐怕都会选择以“租赁收入”来对冲闲置房产税。

租赁市场中的房子一多,租金自然就会降下来,杭州的一位房地产从业者表示,在条例还未出台之前,灵敏异常的市场就给出了反应,杭州地区的租金均下调了300至500元不等。

租房更便宜更有保障,将会带动更多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中国城镇化再次迎来提速,并且租房税收将会取代过去的“土地转让”成为中国财政税收新的来源。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失衡”,此次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将正式开启“以租代购”和“租购同权”的时代。

说完了群众关心的“住”,再来说说老大难的“养”,中国2024年的新生婴儿数量相比2017年出现了“被腰斩”的情况。

归根结底,当代很多年轻人不是不想要孩子,而是要不起,更养不起。

中国2023年总和生育率仅为1.01,远低于2.1的安全线。

2024年和2025年总和生育率虽然没有公布,但可以预见的是相比1.01只少不多,中国人口结构面临严峻挑战。

对此国家出台了育儿补贴政策,不限户籍不限地区不限几胎,自2025年1月1日起,3周岁前每娃每年3600元育儿补贴。

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可按月数折算领取相应补贴。

此次育儿普惠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实行,国家给你真金白银,帮着你养孩子。

这本该是件好事,但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自8月份开始,大量母婴产品迎来了大规模的“涨价潮”。

七月份有网友买一罐奶粉还是191元,这才过了不到一个月,直接蹦到了269元,不算平台优惠,单罐也硬涨了39元。

纸尿裤更离谱,之前34片两包的组合才257元,现在倒好,同款同规格的产品直接涨到了318元,一下子得多掏61元,这价格膨胀的比纸尿裤吸尿量还离谱。

育儿家庭还没摸到育儿补贴的钱,奶粉钱却先被无量商家预支了。

其实这种政策减负,刚需涨价的套路,咱老祖宗早就总结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宗羲定律”。

比如唐朝的两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刚开始农民乐乐呵呵,后来该交的钱那是一分没少甚至更多,老祖宗把这叫“积累莫返之害”。

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农民不用交“公粮”了,结果没两年,化肥、农药、种子价格是蹭蹭往上涨。

政策想给老百姓减负,结果刚需商品一涨价,政策红利又被转移到了商家兜里,类似这种情况,必须严查价格垄断,不能让政策红利被资本啃的连渣都不剩。

好在国家发改委已经放话,要紧盯民生产品价格,发现异常波动就要出手干预。

但咱们也不能一棒子打死,部分品牌,如某国产品牌公开承诺不涨价保供应,试图缓解舆论压力。

聪明的企业早就应该跟着国家的节奏往前走了,要是良心都没了,导致“你不生,我不生”,届时真正遭殃的还是这些无良商家自己。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链接:

人民网 2025-07-22 《公布《住房租赁条例》》

环球网 2025-07-28 《育儿补贴政策来了!3周岁以下婴幼儿每孩每年3600元》

极目新闻 2025-08-10 《大量家长反应母婴产品涨价?央媒:别让政策红利被市场吞噬》

来源:张守健康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