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为将东北建成其侵占全中国的后方基地,纠集数倍于抗联的兵力,对东北南满、吉东、北满三大抗日游击区的抗日武装进行疯狂“讨伐”。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为将东北建成其侵占全中国的后方基地,纠集数倍于抗联的兵力,对东北南满、吉东、北满三大抗日游击区的抗日武装进行疯狂“讨伐”。
1938年5月初,吉东省委、第二路军总部决定,组织抗联第二路军第四、第五军等部队西征五常,打通与活动在南满地区的抗联第一路军及活动在五常地区的第二路军所属第十军的联系,粉碎日伪当局欲将该地区抗联部队“聚而歼之”的阴谋。 第二路军1000余人于6月下旬集结于牡丹江市林口县莲花泡抗联五军密营。7月2日部队出发,五军妇女团、四军被服厂共36名女战士随军西征。为参加西征,指导员冷云忍痛将两个多月的女儿送给依兰县土城子的一位爱国群众抚养。
7月12日,西征军顺利攻下楼山镇,俘虏驻守的伪警察中队的全部警察,缴获大批粮食和部分枪支弹药。楼山镇战斗的胜利,暴露了西征军的行动意图。日寇调集了数十倍于西征军的兵力,采取空中飞机跟踪侦察、扫射、轰炸,地面大部队围追堵截等战术,企图一举歼灭西征军。 西征部队遭受严重损失:抗联四军领导牺牲,四军西征部队全部溃散。五军西征部队的女战士,仅仅幸存以冷云为首的八名同志。西征军余部只得回返刁翎游击根据地。 这支百十人的西征回师部队,由五军一师1个连、二师3个连、五军妇女团7名女战士、四军被服厂1名女厂长和二路军总部部分警卫战士组成。10月19日傍晚,在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西北的王扯兰沟北山腿南侧山脚下的小河边露营。 回师部队的露营火光被特务葛海禄在侦察守望哨上窥见。日寇驻刁翎司令官熊谷大佐接到葛海禄的报告后,纠集了千余人的“讨伐队”,分两路沿乌斯浑河东西两岸扑向抗联露营地。
20日凌晨,奉命先行过河的八位女战士,在五军一师参谋金世峰带领下,从露营地到该山腿北侧的乌斯浑河老道口处准备过河。正当金世峰下河试探河水深浅之时,露营地的抗联战士遭到五六百名日伪军的偷袭,战斗异常激烈,抗联队伍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冷云见状,毅然决定放弃过河、放弃隐蔽、放弃转移,率领女战士们主动向敌人开枪,暴露自己,诱使敌人向自己分兵。 随着8支枪一齐向敌群射出愤怒的子弹,大队战友趁此机会,边打边撤,迅速潜入密林,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已摆脱敌人追击的战友们发现,为掩护他们安全转移的八名女战友仍在河岸据守,处境异常险恶。于是,他们折将回来,果敢地向敌人发起冲锋,试图杀开一条血路,把冷云等八名女同志带出来。 然而,战机已失,如此恋战下去,必将导致全军覆没。于是,八名女战士对着战友们高喊别管她们,冲出去,抗日到底!八名女战士的喊话,促使前来救援的战友们忍痛挥泪,向柞木岗山林深处撤去。 此时,八名女战士的子弹已经打光,手榴弹也只剩三颗。冷云决定带领大家蹚水过河。能过去,就找到军部继续抗日,战斗到底;过不去,宁肯死在河里,也不能投降。冷云的决定,得到大家的一致拥护。随后冷云下达了过河的命令,并向敌群投出了剩余的三颗手榴弹。 在“轰!轰!轰!”的爆炸声中,冷云等八位女英雄,趁机相互搀扶着站起来,向河里走去。 她们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万岁!”……昂首挺胸,坚定地向乌斯浑河河心蹚去…… 敌人还妄想用金钱和活命来诱降八位女英雄。然而,回答他们的只有汹涌奔流的浪涛声、八名女战士的口号声和八位中华女儿在浪花中英姿勃发向前走去的身影。 子弹在八位女战士头上、在身边呼啸而过,迫击炮弹在她们身旁爆炸,掀起巨大的波涛淹没了八位女英雄的身影了…… 在八位女英雄掩护下冲出敌人重围的战友们,几天后与柴世荣军长在依兰县会合。他率队来到八位女英雄战斗的地方,沿乌斯浑河两岸向下游寻找她们的遗体。他们在乌斯浑河几处河湾的柳毛丛中,找到了冷云、王惠民等五位烈士遗体。战友们将这五位烈士的遗体就地埋葬在乌斯浑河岸边。 1938年11月4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在今林口县莲花镇江西的夹皮沟密营,听完汇报并看完五军军长柴世荣与五军一师师长关书范的信后,在日记中悲愤地写下八女英烈的这一史实,并赞叹道:“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
八女英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把生存留给战友、把牺牲留给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对党的理想信念的执着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图片由林口县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老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