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最近的内娱圈中,一档由谢霆锋担任主理人的国内美食综艺《一饭封神》一经播出便引发轩然大波。虽然该节目在播出后,有着相当不错的收视率和热度,但是在很多网友的观察下,这档节目几乎与Netflix爆款综艺《黑白大厨:料理阶级战争》在赛制、场景、镜头语言等方面高度雷同
在最近的内娱圈中,一档由谢霆锋担任主理人的国内美食综艺《一饭封神》一经播出便引发轩然大波。虽然该节目在播出后,有着相当不错的收视率和热度,但是在很多网友的观察下,这档节目几乎与Netflix爆款综艺《黑白大厨:料理阶级战争》在赛制、场景、镜头语言等方面高度雷同,所以这也被网友直指“抄袭”,甚至韩国媒体也公开质疑其版权合法性。这场争议不仅暴露了国内综艺原创能力的短板,更折射出网络对于如今社会的影响。
从细节、镜头甚至到情节,基本上达到1比1的直接复制。
如果在如今社会抄袭有段位,那么这档名为《一饭封神》的综艺节目,可以说水平真的不是太高,因为他与Netflix的《黑白大厨》相似性堪称“像素级复制”。两档节目均以100名厨师分黑白两队对抗为核心赛制:前者由16位名厨(白厨)对阵84位新锐厨师(黑厨),后者则是20位顶级名厨(白汤匙)迎战80位草根厨师(黑汤匙)。这种“精英与草根”的阶级对决模式,在《黑白大厨》中承载着对韩国社会阶层固化的隐喻,而在《一饭封神》中却沦为单纯的竞技框架。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抄袭总是不好的,但是如果你做出自己的特色和特点,也同样也会让赢回一定的口碑,就比如我们熟悉的抄袭歌曲《不得不爱》、《天涯》等,他们在一定程度真的要比原唱还要好。不过在这档《一饭封神》的节目中,几乎就是各种细节的“复刻”。例如,两档节目均采用“主厨在高处俯瞰比赛”的舞台设计,镜头从高空俯拍厨师操作台,再切换至评委特写;评审环节中,米其林星级主厨与美食评论家的组合如出一辙;甚至参赛厨师的服装配色、昵称使用规则也高度相似。网友对比截图显示,某段试吃环节的布景、灯光和镜头运动轨迹几乎完全一致,堪称“一帧不差”。
而面对这样的质疑,《一饭封神》参赛厨师曾回应“买了版权”,不过在随后,但Netflix韩国方面明确否认授权,并表示“正在内部讨论应对措施”。而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侥幸心理,基本上也属于内娱的常规操作,但是也就是这样的行为,也真的拉低了我们内娱在海外的口碑,同时也彻底激化了舆论矛盾。
这些内娱在抄袭上,基本属于司空见惯了。
虽然在如今《一饭封神》的抄袭争议还是很大,但是在最近几年中,这样的行为简直太多。而据韩国内容振兴院报告,2016-2021年间,韩国18部综艺节目遭20次抄袭,其中19次来自中国。从《向往的生活》到《中国有嘻哈》,国内综艺对海外模式的依赖已成为行业顽疾。当然这些节目有的就是抱着侥幸心理,也有的是人家压根就不想理而已。
而之所以内娱会综艺会如此抄袭成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开发一档原创综艺需投入数千万资金进行赛制设计、舞台搭建和嘉宾邀请,而直接“借鉴”成熟模式可大幅降低风险。某制作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买版权要付高额授权费,还要承担文化差异导致的水土不服。不如直接抄框架,再加点明星嘉宾和热搜话题,性价比更高。”
除此之外在如今短视频的强烈冲击下,综艺节目需通过“强冲突”“高话题”吸引观众。《黑白大厨》的阶级对决模式天然具备戏剧性,而国内团队缺乏对同类题材的深度开发能力,只能选择“捷径”。例如,《一饭封神》虽加入刘嘉玲、蔡卓妍等明星助阵,但赛制核心仍依赖对韩综的模仿,导致“形式大于内容”的批评声浪。国内综艺市场长期存在“重招商、轻内容”的倾向。广告商更关注节目热度而非创新性,导致制作方倾向于选择已被验证的“安全牌”。某平台总监坦言:“原创节目可能血本无归,但抄袭节目至少能保证基础流量,对广告主有交代。
当然不管怎么样,无论在哪个行业抄袭永远不是什么好事,而作为观众的我们,也不能助长这种风气。而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我们天天都在看不起韩国人的剽窃和搬运,但是在娱乐方面,我们和他们又有什么区别。不过相信在如今这样一个发达网络环境中,再加上网友们的高度监视,相信在未来我们一定会做出属于我们专属原创的优秀综艺节目。
来源:以我残躯化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