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得闲去咖啡店喝咖啡,看到两个男的。一个安安静静的看书,一个老低头刷手机。我就想,为啥同样自己来,感觉完全不一样呢?后来越琢磨越觉得,这事儿能说明挺多问题。
近日得闲去咖啡店喝咖啡,看到两个男的。一个安安静静的看书,一个老低头刷手机。我就想,为啥同样自己来,感觉完全不一样呢?后来越琢磨越觉得,这事儿能说明挺多问题。
我观察过身边的人。那些心眼儿好的人,自己一个人也能过得挺自在。比如隔壁王小姐,下班回家做饭看书,周末去公园散步。她说不用非要找人玩,自己一个人也行。这种人好像心里头总有东西,不会觉得无聊或者空虚。
倒是有些心眼不好的,一个人就待不住。记得班上有个男生,老是到处找人说话,要不就编故事骗人。有次他生病没人陪,就整天发脾气,在宿舍摔杯子。好像非要有人围着转,才有精神头。
科学家做过实验,说喜欢独处的人大脑活跃区域和总跟人混的不一样。大概是因为善良的人内心够强大,自己就能给自己找乐子。而那些总是借别人能量的人,离开人群就歇菜。
以前有隐士喜欢自己待着写诗,现在有些人发视频假装独处其实是为了赚钱。这事儿挺奇怪的,明明是独处,现在反而也要搞作。就像有些人说去山里隐居,结果还在直播间求打赏。
有个投行现在招人,会让候选人独自待90分钟,看他们表现。据说能安静做自己的人,后续工作表现都还不错。而总看手机或者坐立不安的,最后干不好活的概率挺高。
猩猩群里也有这种情况。有只独行的雄性猩猩,反而活得挺好,自己找果子吃。倒是那些总抢别人吃的,最后被赶出族群了。可能这事儿不光人类有,动物也是。
现在北欧有个规定,公共场所要是太吵,得交点钱。他们管这叫反向社交税。可能是觉得独处的权利也应该被尊重,不能被那些闹腾的人一直打扰。
我发现独处的时候,人就露馅儿了。有的人在看书学习,有的人在找人聊天,有的人在生闷气。这比他们在大庭广众下的样子,更能说明问题。
前段时间网上有人说假装独处其实是在作秀,结果评论区吵翻天。有人说现在谁还能安静独处呀,压力太大。但也有人说,真想静下来的人,总能找到法子。
这事儿让我明白,看人别光看热闹时候的样子,独处时候才真实。有人自己待着能成长,有人自己待着反而焦虑。这大概就是区别吧。
来源:夜里静静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