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指出:基孔肯雅热是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伊蚊偏好在小型的洁净水体中繁殖。因此,翻盆倒罐清积水,特别是清理各类小型容器积水,是控制疫情传播的基础。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是清积水、灭成
8月10日
广东省疾控局发布通告
全省新增报告
1387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
病例分布在佛山1212例
广州103例,湛江39例
清远6例,深圳、珠海各5例
中山4例,惠州3例
韶关、东莞各2例
汕头、江门、阳江
潮州、揭阳、云浮各1例
专家解读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指出:基孔肯雅热是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伊蚊偏好在小型的洁净水体中繁殖。因此,翻盆倒罐清积水,特别是清理各类小型容器积水,是控制疫情传播的基础。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是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疫情传播。
康敏指出,佛山市疫情快速上涨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近期防控成效进一步巩固。全省新增报告病例数呈现连续下降趋势,但疫情波及面广,加上全球基孔肯雅热疫情高发,我省对外交流频繁,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同时叠加汛期台风、降雨等天气影响,蚊媒活动频繁,疫情防控还不能松劲。
在此,我们呼吁市民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号召,共同参与防蚊灭蚊工作,践行“防蚊灭蚊七招工作法”:家家户户点蚊香、挂蚊帐、装纱窗、清积水、清垃圾,人人出门涂驱蚊水,一早一晚灭成蚊。请市民朋友积极参与“1130”防蚊灭蚊行动:上下班1分钟清积水,每周1次大扫除,每天3分钟排查孳生地,携手共建无蚊场所。此外如果您近期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者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向接诊医生说明。
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身边做起:清积水、清死角、灭蚊虫;挂蚊帐、装纱窗、防叮咬,用行动阻断疫情,共同守护健康家园。
个人防护
▎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暴露的皮肤及衣物上喷涂驱蚊剂。
▎减少在草丛、竹林、积水等蚊虫滋生地附近长时间停留。
环境治理
▎通过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理房前屋后各类垃圾,定期对种养的水生植物勤换水。
▎家中盆景、种养水生植物的容器需5—7天换水1次。
物理防治
▎居住场所可加装纱门、纱窗,室内可使用蚊帐。
▎需要注意的是纱门纱窗与蚊帐的网眼要足够小,防止蚊虫进入。
化学防治
▎对于居民家庭或宾馆等居室内,可使用市售有合格证、登记证的气雾剂、蚊香等卫生杀虫剂用品进行防蚊灭蚊。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