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党报 阅党刊 我为发展添光彩】案头报,君子交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0 15:18 4

摘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挥党报党刊主阵地作用,提升阅读使用效果,滨海区党群工作部精心组织了“读党报 阅党刊,我为滨海发展添光彩”有奖读报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积极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挥党报党刊主阵地作用,提升阅读使用效果,滨海区党群工作部精心组织了“读党报 阅党刊,我为滨海发展添光彩”有奖读报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在阅读中汲取智慧,在思考中凝聚力量。

即日起,开设专栏《读党报 阅党刊 我为发展添光彩》,将陆续刊发各单位推荐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或是对政策的深度解读,或是工作中的实践感悟,亦或是为滨海发展建言献策。希望通过这个专栏,大家能够相互学习、交流,让党报党刊真正成为我们提升理论素养、加强党性修养、推动实际工作的有力助手,共同为滨海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街头巷尾的报刊亭的灯光一盏盏熄灭,摊主留下一个个落寞背影,报纸仿佛已经走过了它辉煌的年代。从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较为有限,无非是电视广播和报刊,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愈加多元,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无间断地产出新闻并不由分说地将这些信息推送到人们眼前,越来越少人还保留着阅读报刊的习惯。

我仿佛已经很久都没有静下心来读书看报了。手机app们使出浑身解数,贪婪地攫取着人们的注意力,大数据算法个性化推送短视频和新闻,让人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视线的停留,指尖的滑动都被平台明码标价地出售,每个手拿屏幕的人都变成了被诱捕的猎物,屏幕那端丰富易得的信息就如同陷阱里美味易得的食材,只为将你困在栅栏里,从你身上获取价值。我有时在想,比起千百年前人们信息荒芜,当今可谓是信息过载,可这样的过载何尝不是另一种荒芜?严肃文学的生存空间被一步步压缩,理论文章的受众群体在一圈圈收窄,高密度地获取信息让人们疲惫不堪,仿佛野蛮生长的杂草消耗着精神田园的养分,长久以往这片土地便无法养育出健康的小麦和高粱。

再次读报也是源于一次偶然的契机。那天我在单位值班,溜达着到了报刊角,看见《半月谈》《支部生活》等杂志整齐地摆放着,《人民日报》《潍坊日报》等报纸安静地躺在案几上,便随手拿起一本《支部生活》翻阅起来。手指翻阅纸张,我仿佛感受到了一种足以让人沉静的力量,不同于使用电子屏幕阅读时的快节奏,我翻阅报刊时可以像学生时代一样静下心来慢节奏阅读。阅读“基层党建”栏目时,我不禁认真摘录部分信息,这个栏目不侧重于高深理论,多是以基层优秀案例为载体,以具体案例展现理论实践效果,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对策。比如某篇文章提及,要“用群众语言讲群众关心的事情”,原本我一直觉得这句话比较抽象,究竟什么算是群众语言呢?阅读后恍然大悟,用方言跟群众唠嗑、解释方针政策便可以算得上是此方面的实践。我回顾了一下过去的工作,发现其实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常不经意地使用了这些方法理论,只不过没有深究其作用机理,缺乏主动使用的意识,只有我们明确认识其作用机理、依据的方法理论,才能剥离“随机性”,更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这次阅读仿佛让我同一位宽厚博识的长者面对面交流,令我获益良多。自此,我便有了案头放张报、放本书的习惯。

回过头来,我尝试对比通过短视频APP接收信息和通过党报党刊接收信息这两种模式的不同。前者像小人之交,容易模糊信息接收者的主体性,形成信息茧房,加剧信息接受者的认知局限,像是一种谄媚却有所图谋的关系;后者更像是君子之交,信息发出者平等地与读者沟通,尊重读者的安全边界,启迪读者工作生活。我想,在当今时代,党报党刊仍是不可或缺的,它的意义在于通过油墨香气散发温和坚定的力量,开拓读者视野、鼓舞人心。

来源:潍坊滨海区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