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都知道运动有益健康,但你是否想过,在健身房享受挥汗如雨的感觉,与为了生计在工地上扛起重物,即使消耗了同样的热量,对健康的影响可能截然不同?一项发表于顶级期刊《自然·遗传学》的最新研究,通过对超过50万人的基因大数据分析,揭示了运动健康效益的关键秘密:运动的
我们都知道运动有益健康,但你是否想过,在健身房享受挥汗如雨的感觉,与为了生计在工地上扛起重物,即使消耗了同样的热量,对健康的影响可能截然不同?一项发表于顶级期刊《自然·遗传学》的最新研究,通过对超过50万人的基因大数据分析,揭示了运动健康效益的关键秘密:运动的“愉悦感”至关重要,只有那些真正让我们大脑感到快乐的活动,才能最大化地激活身体的保护机制。
截图来源:Nature Genetics
基因的“照妖镜”:区分愉悦运动与被迫劳作
这项由国际研究团队主导的研究,利用了美国“百万退伍军人计划”和英国“生物银行”的海量基因数据和健康信息。科学家们首次从遗传层面清晰地分辨了不同情境下的体力活动:
1. “乐在动中”的休闲运动:如跑步、游泳、球类运动、舞蹈、徒步等自愿参与并享受其中的活动,具有独特的遗传特征。这些特征与大脑中负责愉悦感、奖赏机制(特别是涉及`CADM2`等基因)、小脑协调功能以及调节情绪和放松的GABA能神经元活动紧密关联。
2. “身不由己”的工作/家务活动:如建筑重体力劳动、长时间高强度家务等,虽然也消耗能量,但其遗传模式与休闲运动显著不同。这类活动的遗传信号与休闲运动的相关性较低,特别是工作中的高强度活动。
愉悦运动的“健康护盾”:强大且独特的保护力
研究采用了先进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一种利用遗传变异推断因果关系的强大工具),确凿地证明了主动选择并享受的休闲运动,能带来一系列因果性的健康益处,且这些益处往往远超被迫进行的体力活动:
对抗感染:遗传上倾向进行更多愉悦运动的人,因严重感染(如COVID-19)住院的风险显著降低约7%。这种保护作用独立于体重因素。
守护心血管:能有效降低患腹主动脉瘤、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优化代谢:提升有益的“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有害的甘油三酯,并对抗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延缓衰老时钟:与减缓“生物衰老”的进程(通过表型年龄加速衡量)相关。
链接长寿基因: 研究发现愉悦运动的遗传倾向与父母的长寿基因存在双向的正向关联。更重要的是,实际数据分析显示,规律进行愉悦的高强度运动,能将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降低约11.7%,而高强度家务劳动或工作的保护效应则微弱得多(约0.5-0.6%),甚至可能因其他健康风险因素(如压力、损伤)而被抵消。
为何“愉悦感”是关键?大脑与身体的深层对话
为什么“乐在其中”的运动效果如此不同?研究揭示了背后的科学机制:
1. 激活“奖赏中心”:自愿的运动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涉及前额叶皮层、纹状体等区域,与`CADM2`基因相关)。这促使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不仅带来愉悦感,这些物质本身也具有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形成正向循环。
2. 压力开关的分水岭:享受运动通常伴随压力减轻和心理放松,有助于降低皮质醇等压力激素水平。相反,被迫的体力活动常与压力、焦虑甚至厌倦感相伴,升高的压力激素会部分抵消运动带来的生理益处,甚至带来额外负担(如免疫抑制、血管损伤风险)。
3. 可持续性的力量:因为喜欢,所以坚持。愉悦运动更容易形成规律、可持续的习惯,提供的是身体更“享受”的、持续适度的有益刺激(如规律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这对心血管和代谢系统的长期适应至关重要。被迫的高强度活动则往往是间歇性的、难以长期维持的,有时甚至伴随损伤风险。
4. 身心协调的奥秘:研究发现愉悦运动显著富集于小脑和GABA能神经元相关的基因和功能通路。这表明享受运动带来的身体协调性、控制感和由此产生的积极情绪(如成就感、平静感),本身就是其健康效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脑与身体的和谐联动被深度激活。
如何让运动真正“取悦”你的大脑?
基于这项突破性发现,我们可以更科学地选择运动方式,最大化健康收益:
1. 兴趣是最高原则:彻底抛弃“哪种运动最燃脂/最时髦”的想法。最关键的是找到你真心喜欢的活动。无论是广场舞、太极拳、骑行、爬山、瑜伽、园艺,还是和孩子追逐嬉戏,只要你乐在其中,它就是你的“健康良药”。
2. 用心感受“愉悦”:运动过程中或结束后,留意自己的感受。是感到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有满足感?还是疲惫不堪、充满厌烦或压力?前者是大脑发出的“健康有效”的信号。
3. 重视过程体验:将注意力放在享受运动本身的过程——呼吸的节奏、身体的律动、自然的美景、与同伴的互动,而非仅仅盯着卡路里消耗或成绩数字。
4. 可持续性优于强度:能让你长期坚持、规律进行的中等强度运动(如能说话不能唱歌的强度),通常比痛苦坚持的、偶尔为之的超高强度训练更有益。让运动成为生活愉悦的一部分,而非痛苦的负担。
5. 不强求“家务/工作”当运动:虽然日常活动总比久坐好,但研究明确告诉我们,不能指望繁重或厌恶的家务/工作能带来与愉悦休闲运动同等的健康回报。主动安排真正属于自己的“愉悦运动时间”至关重要。
结论:运动,是一场身心愉悦的共舞
这项基于庞大基因证据的研究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运动与健康关系的理解:运动的健康效益并非仅仅源于能量的消耗和肌肉的收缩,更核心的钥匙在于它是否激活了我们大脑的愉悦和奖赏系统。当运动成为一件发自内心喜爱的事情,大脑与身体才会进入深度的和谐状态,共同激发出最强大的健康保护力。因此,请倾听你内心的声音,去寻找那份让你嘴角不自觉上扬的运动吧,那才是解锁健康长寿的真正密码。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公开发表的科学研究成果(Galimberti et al., Nat Genet 2025),旨在进行科普解读。运动选择与健康管理涉及个体差异,本文信息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请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在医生或专业人士指导下制定运动计划。
来源:谦文说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