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哥,你超市那俩阿姨社保交了吗?9月1日起全员强制了!"这两天,类似的消息在业主群、朋友圈疯狂传播。开小超市的王建国拿着手机直冒冷汗:"俩员工每月工资才6000,社保一交就得多掏1200,这生意还做不做?"
导语:一张截图刷爆朋友圈,小老板们慌了神
"王哥,你超市那俩阿姨社保交了吗?9月1日起全员强制了!"这两天,类似的消息在业主群、朋友圈疯狂传播。开小超市的王建国拿着手机直冒冷汗:"俩员工每月工资才6000,社保一交就得多掏1200,这生意还做不做?"
事实上,这则被解读为"社保新政"的消息,源自最高法8月发布的《关于社会保险纠纷审理的司法解释》。记者查阅原文发现,所谓"全员强制"实为断章取义——原文明确指出"仅针对建立劳动关系的双方",而非网传的"所有用工形式"。
一、谣言拆解:为什么这个消息会火?
1. 标题党炮制"时间焦虑"
将常规司法解释包装成"9月1日新政",利用"最后期限"心理刺激传播。人社部社保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张勇在接受采访时直言:"社保强制缴纳是《社会保险法》2011年实施以来就有的规定,从未有过'全员缴纳'的说法。"
2. 混淆"劳动关系"与"用工形式"
谣言将兼职、返聘退休人员等5类特殊群体纳入强制范围,而实际上这几类情况依法无需缴纳社保:
退休返聘人员(已领取养老金)
在校实习生(未毕业学生)
非全日制用工(每日工作≤4小时)
劳务派遣中的非全日制员工
自由职业者(自愿参保)
二、真相:这3类人确实必须交社保(附案例)
1. 签订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明确规定,未依法缴纳社保的,员工可单方面解除合同并索赔。
真实案例:深圳某物流公司老板拖欠23名员工社保2年,被投诉后不仅补缴127万元,还被处以3倍罚款。
2. 劳务派遣员工
社保由派遣单位缴纳,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2024年全国劳务派遣纠纷中,78%涉及社保缴纳问题,劳动监察部门提醒:保留工资流水可作为维权证据。
3. 自愿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
虽然不强制,但建议参保。以北京为例:
缴费基数档次 月缴费额 15年缴费总额 预估养老金
下限(4713元) 942.6元 16.97万元 约1500元/月
社平工资(11297元) 2259.4元 40.67万元 约3500元/月
三、避坑指南:老板常说的3句"鬼话"
1. "现金补贴代替社保,多拿500"
→ 风险:员工离职后可追溯2年内社保,企业需补缴+滞纳金(每日万分之五)。
2. "临时工不用交社保"
→ 真相:工作超1个月即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上海某餐饮企业因"临时工"未缴社保被判赔偿12万元。
3. "社保可以年底一起补"
→ 违法:社保需按月缴纳,跨年补缴仅限特殊情况(如疫情影响)。
四、官方回应:3个权威信息渠道
人社部官网(www.mohrss.gov.cn)实时更新政策解读
12333热线人工服务7:00-23:00接通(附智能客服语音导航攻略)
电子社保卡小程序"社保权益单"可查缴费记录
你遇到过社保缴纳问题吗?是如何解决的?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点赞前三名将获得《社保维权手册》电子版!
来源:生活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