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下跌、通货紧缩带来的危害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9 23:30 2

摘要:虽然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被人们口诛笔伐,谁都不希望自己存入银行的存款缩水,使得购买力降低。但是通货紧缩则是一个更可怕的经济状况,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对经济运行和个人生活都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并且,价格波动具有放大效应,尤其当资产价格下跌形成一致性预

(学之智经济原创)

虽然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被人们口诛笔伐,谁都不希望自己存入银行的存款缩水,使得购买力降低。但是通货紧缩则是一个更可怕的经济状况,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对经济运行和个人生活都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并且,价格波动具有放大效应,尤其当资产价格下跌形成一致性预期的时候,将显著扩大风险和危机。

债务杠杆率上升和资产负债表恶化

资产价格上涨能够形成财富效应,同时也推升资产泡沫,产生负面效应。负面效应不来自于价格上涨的本身,而在于涨价之后的后果。一方面,价格上涨之后,必将抬升购入资产的成本,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甚至出现“脱实向虚”,即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另一方面,资产价格短期内超预期上涨之后,往往存在冲高回落风险,资产价格回落将带来巨大的危害,甚至发生信用崩塌和市场恐慌而引起金融危机。

资产价格下跌的危害有很多,其根本原因之一是资产端和负债端波动的非对称性。当资产价格下跌造成资产价值萎缩,但是负债规模却不会等比例减少,就会推升资产负债率,放大存量债务杠杆风险,导致资产负债表的恶化。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就是源于房价下跌引起的系统性债务违约,首先出现问题的是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然后通过CDS、CDOS等金融衍生品扩散到金融机构,最终导致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

价格下跌对资产端和负债端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可以通过简单的例子展示。市场部门起始资产为1000元,分别有400元负债和600元净资产,资产负债率为40%,净资产负债率为66.67%。当资产价格下跌50%,市场部门的资产规模将变为500元,负债保持不变为400元,净资产规模就只剩下100元。此时,资产负债率上升到80%,净资产负债率则高达400%。如果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当资产规模缩减到400元以内,净资产就为负值,市场部门就可能因资不抵债而破产。

资料来源:学之智经济

虽然房价等资产价格持续上涨推升生活成本,很多人都希望房价能够回落,恨不得跌回20年前。但是当房价真的下跌,将会引起灾难性后果。对于微观个体而言,房产是居民主要的财富储存形式之一。当房价大幅下跌,那么居民的资产就会缩水,造成巨大损失。如果居民背负房贷,在房价下跌的过程中房贷并不会减少,无形中扩大了债务负担。对于宏观经济而言,在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房地产都是重要的资产,也都是经济的重要支柱。房价的下跌往往伴随着经济萧条或者危机,必然造成沉重的打击,引起诸多经济社会问题。

资产贬值存在传染性

总结历史上的资产贬值事件,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产生严重危害,无一幸免。首先,资产价格下跌会导致实体经济萧条,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不仅仅是房地产业,也会传染到制造业、零售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几乎所有行业都出现需求萎缩、利润收缩。其次,随着资产贬值传染范围的扩大,必然会引起劳动力薪酬增长困难,出现就业减少、失业增加。进而削弱居民消费能力,市场需求萎缩,进一步引起供给过剩和被动去产能,形成恶性循环。还将加重医保、社保等福利负担。再次,资产价格短期过快下跌将导致市场信心下降和恐慌情绪蔓延,尤其在金融市场的传播速度极快。金融机构和市场投资者可能会面临财务困境和债务偿还困难,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1929年股灾是证券资产价格下跌的情景,成为全球性经济大萧条的导火索。随着危机的蔓延,对世界政治、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股灾引起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和萧条,宏观经济运行受到严重冲击,投资减少、消费萎缩、出口下降。这种萎缩状态持续了数年,对各国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大量企业、个人破产,社会动荡和社会矛盾加重,加剧了国际关系紧张局势。在一些国家引发了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并且给极端政权产生创造了条件,如法西斯主义在德国获得政权。

19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和2007年次贷危机是房产价格下跌的情景,引起了较为广泛的负面冲击。日本房价下跌引起大量房地产公司以及与其相关的大量金融机构倒闭,资产负债表衰退,居民部门消费支出下降,经济增长陷入停滞。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金融资产大面积贬值,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通用汽车、克莱斯勒等申请破产保护。随后传染到欧洲,引起了欧洲债务危机,并且出现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减少、消费萎缩、出口下降等经济衰退现象。

价格波动对风险的放大效应

资产价格的涨跌具有不可预知性,因为它们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市场供求、政策变化、投资者预期、突发事件等等。这些因素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相互交织,难以完全预测和理解。虽然人们可以根据各种信息对价格进行判断和分析,但是无法预测市场波动的具体时间,即使资产价格持续上涨,也无法预测它何时会下跌。并且,资产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具有放大效应,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叠加效应。

杠杆效应:投资者可以通过借钱加杠杆投资放大收益,但同时也会放大风险。当资产价格上涨,较小的投入能够带来较大的收益,将会进一步推升资产价格,形成螺旋上涨;当资产价格下跌时,杠杆投资可能会导致投资者遭受更大的损失,甚至出现爆仓和债务危机。

羊群效应:投资者往往存在从众心理,个体在群体中受到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很难保持独立性,使自己的知觉、认识、行为与多数人保持一致。当资产价格出现上涨,大量投资者跟风买入,推高了资产价格;而当资产价格下跌时,大量投资者跟风卖出,加剧了市场的下跌,形成踩踏似的恐怖场面。

正反馈效应:投资者在自我强化的过程中,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增加,同时也能够激发系统的自我加速增长。当资产价格上涨时,投资者往往对资产价值的估计过于乐观,导致资产价格上涨;而当资产价格下跌时,投资者有表现得过度悲观,导致资产价格加速下跌。例如房价上涨时投资者更愿意购买房产,而房价下跌时投资者则更愿意抛售房产,这种行为会导致房价的加速上涨和下跌,从而产生市场波动和风险。尤其在房价出现下跌的时候,风险往往被放大。

来源:学之智经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