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15亿人领取养老金,6大因素决定了养老金的差距高达45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9 20:06 1

摘要:全国共有3.15亿人领取养老金,其中领取城镇职工养老金的人员有1.42亿人,当年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为63756.6亿元。折合人均养老金63756.6/1.42/12=3742元。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员有1.73亿人,当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为4

全国共有3.15亿人领取养老金,其中领取城镇职工养老金的人员有1.42亿人,当年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为63756.6亿元。折合人均养老金63756.6/1.42/12=3742元。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员有1.73亿人,当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为4612.9亿元,折合城乡居民人均养老金为4612.9/1.73/12=222元。两者相差3742/222=16.86倍。注意,这只是城乡居民之间人均养老金的差距。

如果再从事退、企退、乡村退之间,以及地域之间,每个个体之间养老金的差距还会更大。即使去掉最高分,上海市等经济发达的城镇事退人员养老金达到10000元以上的已经是平常事,这与乡村老人的差距则相差10000/222=45倍。导致养老金存在较大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总结了以下六大因素构成养老金差距的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制度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首先是上世纪国家二元化制度的影响,城市居民有工作有退休制度,到了上世纪末期改为养老保险制度。但乡村居民没有工作单位,没有退休制度,乡村居民没有退休金,直到2009年才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才有了现在200元左右的养老金。这是导致城乡之间养老金存在差距的最根本的原因。

有人说,这本身就不公平,但是我们国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采取城乡二元制也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当时我们国家尚处于农业大国的发展阶段,全到城市来大家都没饭吃,只有采取用农村支援城市的办法才能使国家的工业建设逐步走入快车道。改革开放40年来,城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国家又开始用城市反哺农村,农民也开始有了养老金,只是还偏低一些,近年来国家也正在多举措为提高农民的养老金而努力。

第二个原因是政策原因。2014年以前国家采用的是事退与企退的两种退休政策。导致事退与企退人均养老金的差距达到近一倍左右。有人说这不公平,其实,也不完全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事退人员工龄长且缴费基数高,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企退人员有很多人员是最低缴费基数缴纳的,导致总体拉低了企退人员的人均养老金。

第三个原因是地域原因。2024年上海市养老金的计发基数达到了12307元,而河南省只有6606元。很显然,这两个省的城镇职工养老金相差近一倍。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地域之差就更高了,2024年上海市为1490元,而河南省只有148元,两地相差10倍。总之,前三个原因是我们个人无法掌控的。但是后三个原因主要是跟我们个人有关。

第四个原因是个人智慧的结果。农民购买城镇养老保险,农民转换为新市民。各省有很多农民朋友陆续进入城镇打工,有的还成为企业的骨干人才,他们和城里人一样缴纳的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所以,他们到了退休年龄也和城里人一样领取城镇职工养老金,只是区别在于,一部分人由于参加工作时就已经三四十岁导致工龄较短,所以他们的养老金与城里人还是要有一定差距,但是比城乡居民养老金还是要高着一大截。

第五个原因是个人选择的原因。我们城里人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出现过一段时间企业工资高,事业工资低的情况。因此,有的同志为了眼前利益没有能控制住自己,可能就放弃了事业单位,毅然决然的到了企业去挣高工资,但没想到刚刚跳过去不久,国家已经意识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太低对社会发展不利,所以开始大幅度上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水平。

第六个原因是个人缴费因素,也可以说与你所在的单位有关。众所周知,决定城镇职工养老金高低的直接因素是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一是,由于你的工作能力有限导致了你的工资低,又直接导致了缴费基数低。二是,虽然有的企业统一按最低缴费基数缴纳,但是,你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去寻找更好的企业去工作。

综上所述,后三个原因完全是由我们个人因素决定的,前三个原因可能我们绝大部分人是难以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去弥补,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去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江苏省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成功的根本原因。老书记吴仁宝每天晚上必看新闻联播,想一想,是不是我们每一个打工人值得借鉴呢?

来源:智慧善解人意奋发有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