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战士们眼中,有过士兵履历的张灿灿,不仅知兵、懂兵,更爱兵、育兵,战士训练不行他会教方法带着练,有了思想问题他会靠上去解忧烦。在张灿灿心中,自己带的兵有着和家人同等重要的分量。
灿烂的星
■孙利波
三
在战士们眼中,有过士兵履历的张灿灿,不仅知兵、懂兵,更爱兵、育兵,战士训练不行他会教方法带着练,有了思想问题他会靠上去解忧烦。在张灿灿心中,自己带的兵有着和家人同等重要的分量。
二级上士谭林林是炮兵训练尖子。有一年团里组织炮兵专业骨干集训,时任炮兵连连长的张灿灿负责组训。来到集训队,面对张灿灿这个炮兵专业“新兵”,谭林林一度抱有怀疑。张灿灿察觉到了来自谭林林质疑的目光,他没有针锋相对,而是认真研究组训方法,虚心向骨干学习。
随着张灿灿组训施教、射击水平的日益精进,谭林林内心渐渐多了一分敬意。集训结束时组织实弹考核,每人3发弹,张灿灿第一个登场。成绩出炉,张灿灿3发全中,谭林林有1发打偏。看着硬邦邦的成绩,谭林林对张灿灿佩服得五体投地,两人自此成了关系很好的师友。
后来部队调整改革,谭林林被分配到张灿灿任连长的某步兵连。连队转型很快,新装备配发后,谭林林的本事没了用武之地,一度有些丧气,训练提不起劲。对此看在眼里的张灿灿说:“这不是能力问题,是心里的火没烧起来。”他找到谭林林谈心,把自己写满要点的教材送给他,深夜还带着他学技能。谭林林的成绩突飞猛进,多次在重大演习和比武中表现优异,还被表彰为陆军“强军精武标兵”、西部战区陆军“练兵备战十大先锋”。
张灿灿说:“带兵人的威信从来不是靠职位压出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本事挣来的,靠率先垂范的行动赢来的。”一次高原演习,为抢救因急性高原病休克的战士,张灿灿扛起几十斤的氧气瓶艰难奔袭两公里。当战士转危为安时,他却晕倒了。这些年,张灿灿所在营先后有300余人次立功受奖,成为备战打仗的骨干力量。
四
在父母印象中,性格刚强的张灿灿就哭过一次。那是义务兵服役期满时,张灿灿留队了,感情要好的同年兵却要退伍回家。面对战友的分别,张灿灿在和父母通电话时哽咽了。
父母并不知道,在被评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后,接受记者采访的张灿灿在谈及妻子和女儿时,再次红了眼眶。
家国两全是每名军人心中的渴望。张灿灿有着西部高原军人的典型性格,黝黑的脸上写满了朴实和无畏,内心有着无尽的情愫却难向亲人敞开心扉。
张灿灿的女儿茉茉幼时和他感情很好,随着年龄渐长,渐渐地和爸爸有所疏远,打电话总应付几句就陷入沉默。张灿灿很是苦闷,他想打破父女间的隔阂,奈何山川阻隔又重任在肩,每每夜深人静独处时,他常会望着高原的星空默默自责。
2024年9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纪录片《淬火》,讲述了张灿灿和战友们奋战高原、卫国戍边的故事。刚上五年级的茉茉看到电视镜头后,破天荒地拨通了爸爸的电话,一句“我为你感到骄傲”,让张灿灿感受到期盼已久的幸福和甜蜜。
“八一”前,张灿灿的父母、爱人刘茵带着茉茉和2岁的小女儿来到部队。这是部队移防高原新驻地后家人首次来队,没待几天,他们心中对张灿灿的所有不理解便烟消云散。张灿灿所在营是全旅唯一的红军营。在部队军史长廊,他们看到了一面面鲜红的荣誉连队旗帜,看到了如星辰般闪耀的英模群体,而张灿灿就是英模阵列中一颗“灿烂的星”。
家人也知道了更多张灿灿的战斗故事:一次高原演习,他带领突击队冒着生命危险胜利登顶海拔5000多米的关键高地;一次重大演训,他指挥合成战斗群高原机动3000多公里锤炼新战法……这些任务背后经历的艰险,张灿灿却从来不说。那一刻,家人们更加坚定,要用全部的爱与温暖支持张灿灿去搏击风雪,取得更多的胜利。
来源: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