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2081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王先生今年52岁,三年前被诊断为高血压,那段时间他总觉得头晕、乏力,有一次在楼梯口忽然眼前一黑,差点摔倒。医院一查,血压已经飙到160/100 mmHg。医生建议他服药控制,并配合运动锻炼。
起初他坚持每天早上快走半小时,血压确实有了好转。可后来工作忙碌,天气变化,运动就中断了。直到去年在体检中,血压又异常升高。医生建议他尝试做俯卧撑锻炼。
他半信半疑地开始每天练习,没想到几个月后血压稳定得多了,连医生都说改善明显。这让他很惊讶:“俯卧撑居然也能降血压?”
那么问题来了,俯卧撑真的对高血压有帮助吗?该早上练还是晚上练更有效?
别小看这个简单的动作,俯卧撑其实是一项很“全能”的力量训练。不仅锻炼胸肌、手臂,还能激活核心肌群,提高身体整体代谢能力。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它的作用远不止这些。
2023年,《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MA Cardiology)》发布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周进行3次中等强度的抗阻训练(如俯卧撑),持续12周,受试者的收缩压平均下降了7 mmHg,舒张压下降了4 mmHg。这个降幅,和部分轻度降压药效果相当。
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国内多家医院开展的一项研究也发现:规律进行抗阻训练的人群,高血压发生率下降了23.7%,尤其对50岁以上中老年人效果更明显。
研究认为,俯卧撑通过增强血管弹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起到稳定血压的作用。
很多人一听锻炼就想到跑步,其实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跑步反而不一定是最安全的选择。
跑步属于高冲击有氧运动,会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心率和血压,尤其是初期能力不足的人,容易出现心慌、血压波动等不适。
而俯卧撑属于静力抗阻运动,心率增加较缓,对心血管系统的压力相对较小,更适合初发或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
再者,俯卧撑不需要器械、不受天气限制,在家就能练,门槛低,易坚持。
关于锻炼时间,很多人都有疑问:早上练好,还是晚上练效果更好?
答案并不是一刀切,而是因人而异。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24年发布的《高血压运动干预指南》中提到:抗阻训练在下午或傍晚进行,对降低夜间血压和改善睡眠质量更有帮助。
这是因为:
清晨交感神经最活跃,血压波动大,运动容易引发心脑血管事件;
晚上身体肌肉温度高、关节更灵活,运动风险更小;
夜间俯卧撑锻炼,有助于降低睡前血压,减少夜间血压升高的风险。
当然,如果你早上状态好、血压稳定,也可以早上锻炼。但高血压患者应避开清晨6点前的锻炼时间,尤其是冬季。
不是随便做几下就有效,动作标准、计划科学才关键。以下几点要记住:
姿势要标准:双手略宽于肩、身体挺直、下压至胸部接近地面,慢速完成。
循序渐进:初学者可从墙壁俯卧撑、跪姿俯卧撑做起,逐步过渡到标准动作。
控制节奏:每组10-15次,做3-4组,每周至少锻炼3次。
避免憋气:憋气会突然升高血压,做动作时要保持呼吸均匀。
锻炼后拉伸放松,帮助身体恢复,避免肌肉紧张。
如果本身血压波动较大、患有心血管疾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除了控制血压,俯卧撑对中老年人还有不少额外好处:增强基础代谢,帮助控制体重,减轻高血压负担;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强化骨骼密度,降低骨质疏松和跌倒风险;提升肺活量和心肺功能,增强耐力和体力。
长期坚持俯卧撑锻炼的人,整体慢病风险明显下降,这也正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医生推荐中老年人做抗阻训练的原因。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俯卧撑。以下人群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血压高于180/110 mmHg,未稳定控制者;
有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近期中风病史者;
关节炎、肩周炎、腕部损伤人群;
长时间未运动、体重超重者,应先从低强度锻炼做起。
如果出现头晕、胸闷、心跳加快、眼前发黑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就医。
运动干预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很难看到明显效果。但只要方法对,坚持下来,血压改善的速度往往超出预期。
王先生现在每天晚上做三组俯卧撑,已经坚持了半年,不仅血压稳定,睡眠也改善了,连他自己都说:“感觉整个人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所以与其纠结早晚做,不如从今天开始,做起来再说。只要行动了,身体的反馈会给你答案。
结语俯卧撑这项看似简单的运动,背后却藏着对高血压管理的重要价值。它不是万能药,但作为生活方式干预的一部分,确实能给高血压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然,运动只是手段之一,合理饮食、规律作息、按时服药同样不能忽视。只要多管齐下,控制血压并不难。
参考资料:
[1] 中国高血压联盟.《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
[2]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AMA Cardiology, 2023.
[3]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运动干预指南》,2024年5月发布
[4]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中国中老年人抗阻训练对高血压影响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3.
来源:梁世秀医生健康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