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新气象丨峨边:打通“一张网”,城市更“聪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8 20:21 1

摘要:8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新场乡庞沟村,杨彦雄带记者去“巡河”。他指着河道上的水文水利监测站示意,“一旦降雨量超过限定值,监测仪就会自动发送警报”,峨边联合指挥调度中心接报后,即刻派人到现场核实;若灾情严重,系统则自动通过广播、手机智能呼叫等方

工人在峨边黑竹沟镇底底古村风险隐患点安装感知源设备。受访者供图

川观新闻记者 曾小清 乐山观察 冷润雨

今年汛期,村支部书记杨彦雄不那么焦虑了,因为村里安装了会“自己打电话报警”的监测仪。

8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新场乡庞沟村,杨彦雄带记者去“巡河”。他指着河道上的水文水利监测站示意,“一旦降雨量超过限定值,监测仪就会自动发送警报”,峨边联合指挥调度中心接报后,即刻派人到现场核实;若灾情严重,系统则自动通过广播、手机智能呼叫等方式通知受威胁群众疏散,并集中调配救援力量和物资。

庞沟村地形是两山夹一河。往年入汛,一遇暴雨预警,8名村干部,24小时轮值轮守。如要转移群众,就得分片区敲锣打鼓,挨家叩门。反复折腾,让村干部、村民都苦不堪言。时下是辣椒采摘季,“如果下雨晚上睡不踏实,白天根本没精神干活。”村民庞远祥说。

一场数字变革,让老百姓安下心来。

“数字赋能”先行——围绕县委这一战略,峨边以数字转型为抓手,推动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今年5月试运行的峨边智慧城市管理体系,聚焦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数字经济四大领域的应用场景,运用数字化、物联网、AI等手段,打造城市新型基础设施“一张网”。

“50个部门信息‘壁垒’被打通,构成数据底座。”峨边行政审批和数据局党组书记王羽介绍,在此基础上,峨边在网络空间搭建了一座孪生数字城市,每一座桥梁、每一座山川、每一条河,甚至地下管网运转,尽在掌握……这个科幻场景,已逐步成为现实。

峨边地处西南小凉山区,地灾多发,森林防火任务繁重。过去信息和力量分散于各部门,应急管理可谓“九龙治水”。

峨边联合指挥调度中心。受访者供图

自从有了智慧城市管理体系,城市被安上了聪明的“大脑”。“全貌‘一屏观’,实现了‘一网管’和‘一体防’。”峨边应急管理局森林防灭火指挥部专职副指挥长张明高说。

在“大脑”中枢——联合指挥调度中心,张明高点开大屏,进入灾害预警平台页面,红色标记点密密麻麻。张明高介绍,这是已接入平台的地灾隐患点、山洪灾害危险区、森林防火区等风险隐患点,一共334个。

同步被整合进来的,还有原本分散在各地各系统的感知设备及视频设备。

在接到感知设备“预警”信号后,平台联动触发点位周边监控画面、运营商基站数据等,并快速呈现周边应急资源信息,包括周边地形路线、受威胁群众分布情况、最快可调集的救援力量及物资等。“除了人工现场确认,对一些无法抵达的区域,我们会指派无人机勘查。”王羽补充介绍,根据不同类型灾情,平台将自动匹配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万事开头难。”峨边县副县长王炼坦陈,目前已建成灾害预警、重大项目、基层治理等13个智慧应用,离目标还很远。“将集中攻坚应用需求的挖掘”,峨边将探索首席数据官制度,统筹推进数据汇聚、治理、共享、开放,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走路。

智慧城市仅是开始。峨边要以点带面,“跑”进数字经济新赛道。

在峨边核桃坪工业园区,智算中心项目正加快建设。

今年,已引入川内外多家科技公司签约入驻,近50亿投资预计可带动全县算力突破8000P。也就是说,峨边每秒将拥有8000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的计算能力,意味着可支持大规模AI模型训练、复杂科学计算及实时工业仿真等高负载任务。

未来,峨边还将沿链补链打通芯片制造、应用开发等上下游。数字赋能,山区产业或迎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来源:川观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