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是为了找回自我的主体性,我开始早睡早起,开始利用一切时间来满足自身需求。
成为妈妈后,第一次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
每天属于自己的时间极少,想要做的事情,总是被不断地打扰。
于是为了找回自我的主体性,我开始早睡早起,开始利用一切时间来满足自身需求。
体验后才发现,原来我们还是有时间,只是被太多凌乱的事情,打乱了自我的节奏。
以下是我工作日的作息,可谓能量满满,一点时间都没放过。
充实过后是疲倦,其实也好,这样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1、早起,密集型做事
自从孩子们上学,要给他们弄早餐后。
我基本6点起床,规律的作息,就算周末想睡个懒觉都很难。
6点-8点之间,我要做的事情很多,会炒三个菜,自己带饭,中午家人吃。
会给孩子们弄好早餐,他们起床就能吃到早餐。
会在多邻国学习15-20分钟英语,目前已经坚持了271天。
其他时候有时间会看书、会运动、会码字,时间不定,完全看自我时间。
大早上,密集型做事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自己身上,不会疲倦,只会觉得超级充实和满足。
没有人打扰,没有小孩在耳朵旁一直喊“妈妈”,而是只专注看那篇文章,码字或者大汗淋漓一场。
总有人说你好累,其实习惯了,并没有什么。
因为我发现,人只要慢下来,脑袋会无意识地被手机吸引走,还不如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手机以外的事情上面。
你会发现,长久的坚持,总会有所成效,我之前很讨厌的英语,也因为我一点点的坚持,能够跟孩子一起慢慢去学习和接纳。
2、中午,属于自己的休闲时光
可以说,上班的时光,是我最“闲”的时刻。
因为在办公室上班,没有人叫唤,只要把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做完,处理好,不会很累。
没有勾心斗角的办公室斗争,没有谁看谁不顺眼。
中午玩得好的几个同事,吃完饭会去楼下散步30分钟。
唠唠嗑,聊聊天,不想表达的时候,就刷刷手机或者听听播客。
然后再回到办公室午休30分钟。
可谓是,很固定的工作模式。
很感恩遇见这个公司,能让自己找到自我价值,也能在价值之外去维系家庭,所以格外珍惜。
想想在这里已经待了15年,太难得了。
生活或许单调,但是却也格外珍惜这样的时刻。
3、晚上,陪伴亲子的时间
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周一到周五的时间基本不出门,专注陪娃学习。
我看书,他们写作业,不会的就一起讨论,虽然我们都是学渣。
暑假里,下了班会带他们出门跑跑步,骑骑车,或者去公园玩一下,或者自己爬楼运动。
毕竟孩子在家里待太久了,真的不好。
玩够了,回到家,在一起玩玩英语单词的“打牌”游戏,没出门就一起挑豆子锻炼专注力。
安静的氛围,有种说不出来的快乐感。
以前总想找回自己,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很敷衍他们。
如今只想用心陪伴他们,所以会认真陪他们下一次棋、挑一次豆子、看一本书或者打一次牌。
我相信,这个过程或许很难,但是却也能让我们彼此都收获不少。
来源:一家的深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