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字化让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得以突破实体空间和开放时间的限制,传播到更广泛的人群中。无论身处世界何处,只要有网络连接,人们都能随时随地访问博物馆的数字资源,了解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这大大提高了文化传播的效率和覆盖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展示的重要场所,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博物馆数字化有哪些优势?
●打破时空限制,促进文化传播
数字化让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得以突破实体空间和开放时间的限制,传播到更广泛的人群中。无论身处世界何处,只要有网络连接,人们都能随时随地访问博物馆的数字资源,了解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这大大提高了文化传播的效率和覆盖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丰富展览形式,提升观众体验
传统博物馆展览形式相对单一,观众往往只能通过观看文物和展板来获取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展览带来了更多创新形式。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历史场景;增强现实技术则为文物增添了互动元素,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此外,数字互动体验区的设置,也让观众在参与中获得更多乐趣,提升了对博物馆的兴趣和参与度。
●助力文物保护与研究
数字化采集的文物数据,为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文物的三维模型进行分析,专家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文物的结构和损坏情况,制定出更科学的保护方案。同时,数字化技术还便于文物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共享,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专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文物研究的深入发展。
近年来,博物馆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从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到线上展览的呈现,从虚拟导览的应用到数字互动体验的开发,数字化技术已渗透到博物馆的各个环节。除了大型博物馆,许多中小型博物馆也积极投身数字化建设。它们通过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发了各具特色的数字化项目。一些地方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将当地的历史文化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小编在此整理了几个案例:
湖南永州祁阳市浯溪碑林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
2024年12月初正式迎客,该馆利用互动屏幕、全息投影等技术,基于浯溪碑林505块石碑数字修复成果,完成石刻全细节立体成像,让风化的摩崖石刻文字重见天日。馆内数字人元结可与游客对话,游客还能通过交互触控台进入中国摩崖石刻数据库,感受中国摩崖文化魅力,走进访碑通道,身临其境观赏浯溪八景,与历史人物对话。
沈阳博物馆
沈阳博物馆通过实施数字化展陈、云上展馆建设等,将精品文物与现代科技结合。在馆内,参观者可在交互式电子屏幕上翻阅完整版《四库全书》,利用智能检索和浏览功能查找感兴趣内容。多媒体数字悬浮技术智慧导览设备能让文物细节尽显,全息影像再现7200年前新乐人的日常狩猎生活,投影技术还原石碑模糊碑文,“盛京十二时辰”场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清代风土人情。
宁波天一阁虚拟现实文旅体验平台
该项目充分利用数字孪生、虚拟现实技术优势,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在虚拟世界构建天一阁博物馆数字孪生体,为天一阁在文化旅游、陈列展览、典藏研究等多方面创新发展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打造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新一代数字孪生博物馆典型样本。市民游客登录天一阁微信公众号,进入全景导游页面,即可足不出户游览天一阁并获取景点详细介绍。
博物馆数字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它为博物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
来源:悦读随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