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表面看是讨论规则适用性,实际上藏着中国足球二十年改不掉的“看病”习惯——裁判权威靠事后解释维护,比球员犯规动作更需要治疗。
中超红牌判罚又双叒叕成热搜了。
8月6日足协盖章王大雷禁区外打脸动作该吃红牌,山东泰山门将停赛已成定局。
表面看是讨论规则适用性,实际上藏着中国足球二十年改不掉的“看病”习惯——裁判权威靠事后解释维护,比球员犯规动作更需要治疗。
看慢动作回放就知道,王大雷挥臂幅度根本不像门将常规动作。
击打费利佩那下要是没VAR介入,黄牌变红牌的争议能吵到明年。
但足协这次把规则第12条搬得明明白白:破坏明显得分机会+非门将防守队员未到位=红点套餐。
2019年颜骏凌同样禁区外放倒单刀球员,裁判当场红牌+点球的操作至今还被当经典案例,这次判罚逻辑完全一致。
现在更值得琢磨的是VAR的“双重标准”。
去年河南队外援多拉多撞倒马宁,裁判组硬是没启动视频回看。
同样是破坏进攻,鲁能战申花时贾德松的战术犯规VAR却火速介入。
说到底还是裁判临场控制力不够,遇到争议就指望电子眼找补,结果电子眼开不开全看主裁心情。
22岁的于金永真要感谢VAR送来的首发机会。
这小孩身高1米93,今年亚冠打横滨水手时扑救成功率87%的数据比王大雷还高。
但他联赛三次出场全是对阵保级队,突然要扛国安、申花这种硬仗,相当于让理科生改考文科综合。
看看去年韩镕泽顶替王大雷时被三镇灌5个的惨案,就知道门将位置真不是有天赋就能顶住的。
中超裁判组现在每搞完评议就像在玩“大家来找茬”,这次说清了红牌规则,下次遇到疑似假摔是不是又要等五天解释?
看看英超裁判公司半小时内出具完整报告的速度,足协的危机公关还停留在写信盖章的年代。
与其总当事后诸葛亮,不如学学NBA把裁判报告嵌入直播画面,边看球边扫二维码就能查规则解读,这技术难度总比归化球员低吧?
来源:美娜今日说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