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痛风是由持续的高尿酸血症引起,患病人数多:2018-2019年我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4%。部分高尿酸患者会进展为痛风,根据TheLancet最新研究,2025年中国痛风患者将接近1800万人。中国以17.4%的全球人
8月8日,财通证券发布医药生物行业报告。
痛风是由持续的高尿酸血症引起,患病人数多:2018-2019年我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4%。部分高尿酸患者会进展为痛风,根据TheLancet最新研究,2025年中国痛风患者将接近1800万人。中国以17.4%的全球人口占比了全球30%以上的痛风患者。
痛风治疗分为急性期缓解治疗和稳定期降尿酸治疗:急性期治疗原则是快速控制关节炎症和疼痛,目前一线治疗药物有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降尿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别嘌醇、非布司他等),促肾脏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丙磺舒等)以及促进尿酸分解药物(普瑞凯希、拉布立酶等)。
降尿酸治疗研究多集中在URAT1抑制剂,多替诺雷即将放量,AR882展现良好疗效:多替诺雷通过对苯溴马隆的结构进行改造降低其肝毒性,其优异的疗效和目前URAT1抑制剂中最佳的安全性表现将为其在全球市场的推广带来强大助力,未来在多个真实世界人群数据的加持下,多替诺雷很可能成为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在研品种中从现有数据来看,一品红与Arthrosi合作开发的AR882有着最优的疗效,但ABP-167、URC102等还未公布其更多的临床疗效,目前URAT1抑制剂临床研究仍存在未满足需求,竞争仍较激烈。
急性期缓解治疗研究集中在IL-1β抑制剂,伏欣奇拜单抗已获批上市,可降低90%复发风险:IL-1是痛风发作炎症过程中的核心细胞因子,抑制其与受体的结合可缓解痛风发作并减少后续痛风石的产生。2025年7月2日长春高新自研的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是国内第一款获批上市的IL-1β抑制剂,其止痛效果非劣于复方倍他米松且相较复方倍他米松组降低首次复发风险超90%。
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