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秋过后,暑气渐消,秋意渐浓。定陶区组织学生开展“啃秋”尝鲜、品味“渣”食的民俗体验活动,通过“学习俗、做美食、品文化”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沉浸式感受节气文化韵味,播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
立秋过后,暑气渐消,秋意渐浓。定陶区组织学生开展“啃秋”尝鲜、品味“渣”食的民俗体验活动,通过“学习俗、做美食、品文化”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沉浸式感受节气文化韵味,播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
在定陶区黄店镇活动室内,志愿者借助PPT细致讲解了立秋的由来、气候特点以及各地相关民俗,从“啃秋”的寓意到晒粮食的传统,一个个鲜活的民俗故事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随后的“秋之诗”分享环节中,孩子们踊跃诵读经典诗句,大家在抑扬顿挫间沉醉于诗词之美,提升对经典文化的兴趣。
定陶区黄店镇学生王子瑞:“今天学到了立秋的习俗,比如吃桃子、吃西瓜‘啃秋’、在院子里晒粮食,给收成‘打打气’等,感觉特别好玩。我还学了一首新的秋天古诗,里面写‘秋风起兮白云飞’,读起来就像听见树叶在唱歌,平仄间尽是秋日意境,感觉收获特别多。”
立秋节气品尝西瓜、桃子感受“啃秋”乐趣,在大口啃食中寄托“啃下暑气迎健康”的祈愿;而吃“渣”则是在豆香与菜鲜中领会“吃渣不生病”的民间智慧,孩子们争相品尝着鲜红的西瓜、饱满的桃子、清爽的豆渣,欢声笑语中,孩子们在动手实践里直观感受节气文化,于趣味体验中触摸传统习俗的温度。
定陶区黄店镇四级主任科员薛德鹏:“让孩子们在一个个节气中获得节点性、生活化的体验,在点滴间守护健康,从传统中汲取力量,积淀文化底蕴,进而真正成为文化的传承者与受益者。”
来源:菏泽广电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