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烈日当空,阳光倾洒大地,湛蓝的海水、清澈的河流与宁静的水库,无一不散发着清凉的诱惑,吸引人们投身其中。然而,这份清凉背后,却隐匿着溺水的危险。暑期,向来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当下,三亚正以切实行动,为居民,尤其是未成年人,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溺水安全“防护网”
烈日当空,阳光倾洒大地,湛蓝的海水、清澈的河流与宁静的水库,无一不散发着清凉的诱惑,吸引人们投身其中。然而,这份清凉背后,却隐匿着溺水的危险。暑期,向来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当下,三亚正以切实行动,为居民,尤其是未成年人,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溺水安全“防护网”。
7月14日,在市七小海罗校区暑期公益托管班上,志愿者教导学生如何在岸上施救。
1
多元安全教育
深植防溺水意识
临近放暑假,南新派出所民警化身安全教育使者,深入辖区多所学校,开展防溺水进校园“一堂课”活动。民警专注投入,结合真实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解溺水的严重危害与预防举措。
“孩子们,溺水事故往往在瞬间发生,会无情夺走生命,给家庭带来难以弥补的伤痛。”民警反复叮嘱学生牢记防溺水“六不两会”,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陪同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发生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报告,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
活动还精心设置知识问答环节。在一来一往的问答中,防溺水意识如种子般,在学生们心间悄然扎根。
类似的防溺水安全课,暑期以来在三亚各暑期托管班持续开展。8月5日上午,市第五小学的暑期托管班内,同样洋溢着浓厚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氛围。辅导老师通过宣讲防溺水知识、传唱防溺水歌曲、播放警示视频等多种形式,教导学生做到“六不两会”。
课堂上,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全神贯注,纷纷表示会严守学校纪律,将防溺水“六不两会”铭记于心。“生命无比珍贵,不能因一时贪玩就陷入险境。”一名学生认真地说。
2
强化水域巡逻
严守生命安全防线
防溺水的关键在于严禁未成年人私自下水游泳。为此,天涯区槟榔村“两委”班子成员组建防溺水巡逻队。每日重点时段,巡逻队准时现身重点水域,仔细巡查每一处可能存在危险的角落。
“务必确保辖区重点水域有人看、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绝不让溺水事故发生。”巡逻队队长介绍,他们不仅关注水域状况,还摸排重点人群,了解哪些孩子可能因贪玩靠近危险水域,及时与家长沟通,强化监管。
吉阳区港门村居委会联合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开展防溺水宣传。在社区活动室内,宣讲老师结合溺水案例与视频,为青少年儿童上安全课。
老师以真实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详述溺水的危害、预防措施及自救互救方法。随后播放的《中小学生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警示片》,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溺水事故的突发性与不可预测性。“我要保护好自己,绝不私自下水游泳。”课后,孩子们神情专注,话语中满是对生命安全的重视。
3
线上+线下
构筑“三位一体”防溺水防线
一直以来,三亚高度重视防溺水安全工作,秉持教育先行、严格排查、压实责任、强化监督的理念,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模式,扎实推进相关工作。
暑假期间,市教育局迅速行动,组织召开市、区两级防溺水安全工作会议,并通过微信群、QQ群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推送防溺水宣传视频,持续强化安全意识。同时,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干部职工组成防溺水宣传工作队,开展入户大走访。他们走进学生家庭,与家长面对面交流,耐心督促家长加强暑期对孩子的监管。“孩子的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一定要留意孩子行踪,不让他们前往危险水域。”工作人员诚恳说道,家长们纷纷点头,表示定会认真履行监护责任。
与此同时,三亚借助网络优势,推出线上青少年防溺水科普小课堂、“我是防溺水小达人”网络视频大赛等活动。这些线上活动吸引众多青少年参与,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以自身行动,向更多人传播防溺水理念。
三亚正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元的活动,为全市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让孩子们能在安全环境中,度过欢乐无忧的暑假,尽情享受童年美好时光。
来源:三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