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更智能”的盛会,将有100余款新品亮相,数量较去年增长近一倍,这无疑将进一步为机器人行业注入新动能。
机器人的制胜时刻,真的来了!
备受瞩目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在北京启幕。
这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更智能”的盛会,将有100余款新品亮相,数量较去年增长近一倍,这无疑将进一步为机器人行业注入新动能。
早在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的资本运作,就已经“扎堆狂欢”了。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已发生83起融资事件,总金额突破140亿元。
其中,中国企业融资事件77起,累计融资额超84亿元,融资频次与金额都已经赶超2024年全年水平。
进入8月份,智元机器人、帕西尼以及松延动力三家企业又迎来了新一轮融资。
而当一级市场进入融资热潮时,二级市场也在上演“花式上市”。
机器人行业的IPO盛宴
成熟的内地IPO市场中,宇树科技算是“独苗”。
自从在春晚上一炮而红,宇树科技这家自研自产的机器人龙头也走入了聚光灯下。目前,宇树科技在核心零部件的自研率已经超过了80%。
2024年,宇树科技机器狗的销量高达2.37万台,约占全球市场的69.75%,排在全球第一,发展极为迅猛。
2025年7月18日,宇树科技签署了上市辅导备案,正式启动内地IPO。如果此次IPO进度够快,明年上半年我们或许就能见到宇树科技的新身影。
相比起来,香港更像是新兴机器人企业,狂欢的“根据地”。
由于具身智能前期需要大量的研发以及场景落地验证成本,我国绝大多数的机器人企业,还未实现盈利。
就拿前两年成功上市的优必选和越疆科技来说,2020年-2024年,优必选合计亏损金额达到43.18亿元,越疆科技合计亏损金额达到2.92亿元。
而内地对企业“是否盈利”又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更多的企业倾向于赴港IPO。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已经有云迹科技、乐动机器人以及埃斯顿等13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向香港递交上市申请。
已知的是,云迹科技自主生产的服务类送餐机器人,在全球和中国酒店场景市场占有率都排第一。而乐动机器人是全球最大的以视觉感知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公司,搭载其产品的机器人数量超过六百万台......
这也透露出当前机器人IPO的特点:如果暂不考量盈利指标,我国头部机器人企业已经在技术沉淀与商业化探索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此外,赴港部队中还包括广和通、兆威机电、卧龙电驱、石头科技以及埃斯顿五家“A+H”两地上市的企业。
埃斯顿,是其中唯一一个“第一拿到手软”的老牌玩家。
切入具身智能的老牌玩家
来自江苏的埃斯顿,已经连拿了七年的第一。
2024年,埃斯顿的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为2.81万台,市占率达到9.5%,继续蝉联国产品牌第一。
2025年一季度,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市占率提升至10.3%,首次超越了发那科、ABB等国际巨头,跃居为全品牌下的全国第一。
埃斯顿是国内最早的自动化伺服厂(机器人驱动系统核心零部件)之一,规模化量产时间甚至要早于如今的巨头汇川技术。
目前,埃斯顿已经形成了从信息层到控制层,再到驱动层和执行层“一站式”的运动控制完整解决方案。
这就给切入具身智能,准备了最大的先发优势—自由度。
自由度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机器人的灵活性和功能性。2025年6月,埃斯顿发布了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 02,全身就拥有31个自由度(不含灵巧手)。
要知道,特斯拉早期推出的Optimus非灵巧手自由度约为28个,而宇树科技的G1 EPU约为25个。
换句话说,切入具身智能的第一步,埃斯顿已经走得很好了。那么,埃斯顿接下来有两条路可以选:
一个是,通过Codroid系列产品的规模化量产,先在行业内占一个身位。
另一个是,继续在较为薄弱的高精度传感器等环节投入,缩小与顶尖企业的差距,构建更深的技术护城河。
巧的是,无论选择哪条路,都需要同一个先决条件—资金。
赴港吸金的并购“狂魔”
不巧的是,埃斯顿出现了大额亏损。
2024年,埃斯顿亏损了8.1亿元,几乎“吞噬”了公司2015年上市至今的净利润总和(9.31亿元)。
前面提到,我国大多数人形机器人企业还没有走通盈利的路线,但埃斯顿可是个手拿七年全国第一的企业,工业机器人的盈利壁垒早就建好了。
而且,埃斯顿也是上半年五家“A+H”的机器人企业中,第一个亏损的。
那么,2024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4年,存货跌价和商誉减值给埃斯顿带来了4.02亿元的资产减值。
自上市以来,埃斯顿涉及并购事件多达25起,其中,就包括并Trio、M.A.i及Cloos等多家海外品牌。
但由于海外子公司涉及的行业过多,受到下游光伏、重工等周期的持续影响,2024年,埃斯顿一口气计提了3.45亿元的商誉减值,这才侵蚀了公司的净利润。
好在,2025年,埃斯顿开始为具身智能储备资金了。
一方面,6月20日,埃斯顿出售了参股公司扬州曙光20%的股权。
通过此次交易,埃斯顿可以一次性获得9400万元投资收益。公司发布的2025年中报预告中,埃斯顿也已经成功“扭亏为盈”,比去年同期增长100%-120.43%。
另一方面,6月27日,埃斯顿向香港递交了招股书。
在8月1日的调研会中,埃斯顿剖析了自己赴港IPO战略规划:“拟募资用于全球业务扩产、寻求产业链并购及缓解债务压力”。
成功IPO融资后,埃斯顿或许将借助并购积累的全球品牌,抢占高端机器人市场。
最后,总结一下
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竞技场”。
无论是前期融资还是后期上市,如何将规模优势转换为盈利能力,是所有机器人企业面对的共同问题。
而已经成功切入具身智能的老牌玩家埃斯顿,或许能率先找到答案。
来源:格子说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