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瘘“鼓包”了怎么办? 6字养瘘口诀保平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6 16:52 1

摘要:动静脉内瘘是一种通过手术将动脉和静脉直接连接起来的血管通路,主要用于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内瘘血管一旦鼓起了小包,就可能是“动脉瘤”的征兆!

动静脉内瘘是一种通过手术将动脉和静脉直接连接起来的血管通路,主要用于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内瘘血管一旦鼓起了小包,就可能是“动脉瘤”的征兆!

由于长期反复穿刺、血压过高、血管壁薄弱、感染或过早使用内瘘等,内瘘部位出现搏动性包块(血管局部扩张形成瘤样突起),动脉瘤逐渐增大,可能伴疼痛、皮肤变薄、发红或破溃风险。

通过口诀+简单行动,患者可大幅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可以预防动脉瘤的发生或延缓其进展。

养瘘6字口诀:

“轮”:轮换穿刺点

“控”:控好血压值

“护”:护好瘘侧臂

“查”:每日勤自检

“记”:记录成习惯

“练”:练手不偷懒

一、“轮”:轮换穿刺点

错误做法:反复扎同一位置(像“蜂窝煤”)。

正确做法:采用“绳梯穿刺法”:像"爬楼梯"一样从下往上穿刺,穿刺点间距≥1cm。新瘘至少等6-8周成熟后再穿刺。

二、“控”:控好血压值

高压=动脉瘤“加速器”

目标值:透析前<140/90 mmHg

控压3招:

1. 定时吃药:设手机闹钟提醒

2. 低盐饮食:烹饪改用限盐勺

3. 监测血压:早晚各1次

三、“护”:护好瘘侧臂

5个“绝不”:

1. 绝不戴手表/手镯

2. 绝不压着瘘臂睡觉

3. 绝不用瘘侧量血压/抽血

4. 绝不提>5斤重物(约3瓶矿泉水)

5. 绝不抓挠穿刺结痂

四、“查”:每日勤自检

3分钟自检法: 一摸二看三听

早晨起床:先摸瘘管震颤(像小猫呼噜的感觉)

睡前检查:用手电筒照皮肤,看有没有异常鼓包或发红

透析时:特意问护士要听诊器,自己听"呼呼"的血流声

五、“记”:记录成习惯

内瘘日记本:

六、“练”:练手不偷懒

内瘘锻炼法:

1. 握力球:握紧5秒后放松,每天3-4组,每组10-15次。

2. 橡皮筋训练:缓慢用力张开五指,保持3-5秒,每天2-3组,每组10-15次。

立即就医信号:

温馨提示

动脉瘤并非所有都需要手术,但需密切监测!定期复查血管超声,与医护团队保持沟通,早期干预可避免严重后果。

来源:夜柒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