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税务新规解读!电商行业正式进入严管时代,赶紧了解重点内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6 16:40 1

摘要:2025年6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报送新规落地#

国家重拳出击,

电商税务合规政策正式上线!

2025年进入电商行业严监管时代!

一、《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发布

2025年6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报送新规落地#

《规定》一经发出,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电商行业中炸开,针对电商行业的税务稽查天网已全面展开,不少电商企业老板闻之色变!

《规定》的发布也预示了国家对整治电商行业税务乱象的决心,表明电商合规正式进入新时代!

有人会有疑问!

为什么《规定》的发布会对电商行业带来如此大的冲击?

《规定》对互联网平台企业及电商商家(以下简称“商家”)有哪些影响?

商家又该如何布局呢?

二、《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解读

《规定》制定与发布的背景

中国互联网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吸纳就业、促进消费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1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约27%。

因为互联网平台企业记录的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收入信息,是开展税收监管的重要基础,但是平台经济呈现出强流动性和高虚拟化特征,税收监管缺乏有效信息,加之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缺乏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的具体规定,税务机关无法及时全面掌握相关涉税信息,所以有必要制定专门行政法规,建立健全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制度,提升税收服务和管理效能,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营造线上线下公平统一的税收环境,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重点笔记

其实国家制定此《规定》的核心目的在于整治电商行业中大量存在的偷税逃税等问题,从而提高电商企业的税务合规程度,以保证税收的规范性与公平性!

《规定》的重点内容梳理

谁来报送?向谁报送?怎么报?

报送谁的信息?

各大互联网企业平台(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快手、小红书、抖音等等)要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即入职平台的电商商家)身份信息以及上季度收入信息。并且新增平台对数据的核验义务。平台报送不实或者拒绝报送,增设了处罚。

重点笔记

这其中显示的信息量很大,首先国家要求平台主动报送,风险监控时点从事后提前到了事前和事中。另外税局将从互联网平台报送获得的前端数据与后端的涉税数据对比。

举例来讲:平台报送给税务局的一个商家第二季度一共收入数据是100万,而税局后端的涉税数据只有50万,中间差了50万!这50万怎么就蒸发了!是不是商家隐匿未开票收入呢?

报送什么信息?

①身份信息:即平台需要报送商家的名称(姓名)证件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店铺唯一标识码店铺名称专业服务机构标识网址链接等经营身份信息。

②收入信息:收入信息涵盖商家各种类别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无形资产的收入总额退货金额销售净额;提供服务取得的经营收入劳务收入佣金收入打赏收入广告收入其他收入的收入总额、收入净额,以及从事其他网络交易活动取得的收入等。

重点笔记

换言之,不管商家是什么类型的店铺不管商家是从什么渠道获得的收入,平台都将按照规定报送至税务机关。这其实说明《规定》实施之后,商家的身份信息和收入信息税务局都将一清二楚,任何偷逃税的行为将无所遁形!

报送范围?

①商家在本规定施行前的涉税信息,互联网平台企业不需要报送。(7月之前的信息不需要报送)

②在平台内从事配送、运输、家政等便民劳务活动的从业人员(例如外卖员、家政服务人员、网约车司机等),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或者不需要纳税的,平台不需要报送其收入信息。

③平台按照规定为商家办理扣缴申报代办申报等涉税事项时已填报的涉税信息,不需要重复报送。

重点笔记

需要注意的是,存量信息不报送≠历史隐匿收入偷逃税的行为不被查!近期大量电商被稽查处罚案件表明,历史风险不会随着新规实施而降低,反而有越查越严、越查越多的趋势。

报送时间?

根据《规定》内容,平台应以季度为节点进行报送,在季度终了的次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商家的身份信息及上季度的收入信息等,首次报送将在10月完成!

重点笔记

电商商家注意了!自检自查自调整的时间已经不多!现在不检查不合规只有被稽查处罚的后果!

平台未按《规定》执行会有什么处罚?

互联网平台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①未按照规定的期限报送、提供涉税信息;

②瞒报、谎报、漏报涉税信息,或者因互联网平台企业原因导致涉税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

③拒绝报送、提供涉税信息。

重点笔记

其实通过《规定》中对于平台未按标准执行的处罚力度,就能看出国家此次重拳出击整治电商行业的决心有多大,同时从侧面表现出来电商行业合规势在必行!

平台报送数据和商家自有数据之间的

差异怎么办?

根据《规定》内容,税务机关依法开展税务检查或者发现涉税风险时,可以要求平台和相关方提供涉嫌违法的商家的合同订单交易明细资金账户物流等涉税信息,平台和相关方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要求的期限、方式和内容如实提供。

重点笔记

其《规定》核心旨在通过比对平台向税务局报送商家的经营数据和企业的纳税申报数据判断企业是否存在隐匿收入等偷税漏税的行为,从而提高电商企业的合规程度!

提醒大家!

提醒大家!

提醒大家!

现在开始电商行业务必要合法合规了!

不然接下来税务稽查系统直接自动触发涉税违规提醒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三、《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对电商影响?

对于《规定》内容的解读最终还是要落脚到平台报送信息后对商家的影响!

据税务总局介绍,《规定》施行对平台企业以及绝大多数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税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①互联网平台企业只需依法履行涉税信息报送的程序性义务,其自身税负不会变化;

②平台内绝大多数合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税负不会变化;

③平台内众多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从业人员因可享受税收优惠,其税负不会变化。

如:商家月销售额不超10万元可享受增值税免税优惠政策,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平台内从业人员,在享受各项扣除后,也基本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重点笔记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存在隐匿收入偷逃税行为的部分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平台报送数据,意味着企业所有的经营信息在税务局眼里已全部透明化,像原来抱有侥幸心理的行为将不复存在,若企业长期申报收入与平台同步的收入信息差异过大,必然引发税务机关的关注和稽查。

基于《规定》存在以下行为的电商企业将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

隐瞒收入,不报或少报收入

隐匿收入是指不少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物后并没有开票需求,因此,许多电商企业仅就开票收入进行纳税申报,隐匿了未开票收入。此外,有些商家也会通过个人卡收款的形式隐匿收入。但是平台报送数据后,税务局将全面掌握电商企业真实的收入信息,隐匿收入的行为无非是自跳火坑!

缺少进项成本票

数据同步之后,企业应充分考虑到自身进项票获取的问题。

以一般纳税人为例,其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如:若商品定价为113元(假定其适用13%增值税税率),

其销项金额=113/(1+13%)*13%=13元

若成本为50元,推广费及佣金30元,快递费10元。则能够抵扣的进项税额

=50/(1+13%)*13%+30/(1+6%)*6%+10/

(1+6%)*6%≈8元

理论上来说,企业能够合理获取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越多,其增值税税负越低。

因此,企业应充分考虑到全面合规之后对于成本费用票获取的情况,如果你的对手比你先对供应商进行了优化,能够以含税价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其合规的成本将远低于你!

还在刷单的商家

对于存在刷单的商家需要额外关注,虽然刷单作为非真实交易,无需缴纳增值税,但企业应充分保留刷单相关证据链备查,若企业无法提供证据佐证刷单业务,则仍然会被视同正常销售,从而补缴税款。

此外,根据市场监督管理局此前发布的《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管理暂行办法》,平台有义务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报送企业的身份、经营信息及违法行为线索数据,因此,企业产生的刷单数据可能会被同步至市场监督管理局。

所以“刷单”行为无疑是增加了电商企业自身的税务风险,即使你向税务局出具了“刷单”行为的证据,税务局可以把这一部分收入作为非真实交易的部分无需交税,但是这一行为相当于你向市场监督管理局自己坐实了刷单行为,依然是违法行为会受到处罚!

当然,除了这三点外,企业的库存核算、账目管理混乱,导致税务检查时无法提供准确的库存、账务数据等很多行为,都会增加税务风险。

四、新财智航助力电商企业财税合规

《规定》的实施,绝对可以称上是电商行业的大地震!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电商行业税务合规势在必行!

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陕西新财智航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伴企同行】企业财税解决方案

新财智航以专业理念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财税服务的企业财税解决方案,从智能体检风险应对股权架构设计财务顾问税务顾问财务外派等六个维度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数据、财务、税务、经营等方面合规问题,并建立以利润提升为核心,数字化管理为手段的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

3+1模式,构建财税服务新体系

财税合规管理

→经营状况调研

→财税风险识别

→前期风险处理

企业架构搭建

→股权架构搭建

→业财税一体规划

→ERP系统建设

财务分析罗盘

→报表架构搭建

→经营数据分析

→财务管理分析

赋能增值云舱

→精算工坊

→预算管理

→研发费用核算

最后,《规定》的正式施行已经让商家对合规的选择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生死局已悄然来临,过往以罚代缴、自查自证的时代已正式落幕,平台的每一笔流水都将清晰化、透明化,这意味着任何心存侥幸的拖延或遮掩,都将直面穿透性的稽查风险与难以承受的代价。

新财智航陪伴企业

一起拥抱变化,重塑心态,迎接合规!

来源:大事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