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龙广遗体告别仪式:挽联引争议,去的都是老人 迟重瑞马德华没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7 07:01 1

摘要:8月2日,86版《西游记》中"如来佛祖"的扮演者朱龙广因病离世,这位陪伴70后、80后走过无数寒暑假的老艺术家,用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在两代人心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8月2日,86版《西游记》中"如来佛祖"的扮演者朱龙广因病离世,这位陪伴70后、80后走过无数寒暑假的老艺术家,用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在两代人心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讣告虽低调未公开追悼会时间,但8月6日上午,八宝山兰厅还是迎来了自发前来送别的人们,一场简朴而庄重的告别仪式,在静默中诉说着一位老艺术家的人生终章。

灵堂里的纪念:从角色到人生的注解

告别仪式现场,黑底白字的横幅"悼念朱龙广长辞乘愿再来"格外醒目,两侧挽联"悲智双运度众生自有圆,如来佛祖证菩提本无来"引发关注。这副挽联既呼应了他最广为人知的"如来佛祖"形象,也暗合其艺术生涯中始终传递的慈悲与智慧——正如他在屏幕上塑造的角色给观众带来的温暖记忆,现实中的朱龙广同样以谦和待人。

灵堂布置朴素却饱含敬意:大屏循环播放着他的生前影像,从早年影视作品中的青涩到晚年的从容,一帧帧画面串联起他的艺术人生;

遗照上的他面带微笑,温和的眼神一如观众记忆中的模样。两侧花圈来自各方:母校兰州艺术学院的缅怀、战友的不舍、影视圈同仁的悼念,其中六小龄童与王伯昭不仅送了花圈,更亲自到场,在肃穆中送别前辈。

现场的群像:一代人的记忆共鸣

尽管家属未公开仪式时间,现场仍聚集了不少身影,其中多为年长观众。他们身着深色衣物,神情凝重,眼中的哀伤藏着对一个时代的怀念——对这些观众而言,朱龙广的"如来佛祖"早已超越角色本身,成为童年记忆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寒暑假电视屏幕上的"老熟人",是几代人共同的文化符号。

而年轻观众的缺席,或许正印证了"一代人有一代记忆"的现实。有年轻网友对挽联提出疑问,认为"只是饰演角色而非本人",这种分歧恰是时代差异的折射:他们未曾亲历那个反复播放《西游记》的年代,自然难以理解这个角色在前辈观众心中的分量。但这并非对立,只是不同年龄层对"经典"的认知维度不同。

未到场的牵挂:理解背后的敬意

关于86版《西游记》主创的到场情况,引发了些许讨论。

六小龄童、王伯昭到场送别,马德华虽未亲临,却以花圈传递哀思。

而迟重瑞的缺席与未送花圈,让部分网友心生疑惑。但回顾朱龙广生前的处世态度——他曾拒绝节目组专车接送,坚持坐公交赴约,只因"不想麻烦别人"——或许能理解这场告别本就遵循着他低调的意愿。

家属未主动告知,或许正是为了不让更多人奔波,这份体谅恰是对老艺术家生前作风的延续。

落幕与铭记

朱龙广的离去,带走的不仅是一位演员,更是一段集体记忆的符号。他用朴素的艺术态度塑造经典,用低调的处世风格赢得尊重。正如现场的氛围,没有喧嚣的悼念,只有静默的怀念,这恰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注解。

愿这位老艺术家一路走好,而他留下的经典,会继续在岁月里流转,成为几代人心中温暖的印记。

来源:娱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