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迷信!立秋牢记3不洗、4不做、5要吃,健康过秋天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7 11:35 1

摘要:头发一掉一把,刷牙时牙龈出血,夜里老醒、白天发困,稍微吹点风就鼻子堵……每年一到立秋,好多人就开始“集体掉链子”。

头发一掉一把,刷牙时牙龈出血,夜里老醒、白天发困,稍微吹点风就鼻子堵……每年一到立秋,好多人就开始“集体掉链子”。

身体像是接到什么命令似的,开始偷偷“改剧本”:夏天还生龙活虎,秋天立马变得蔫头蔫脑。你以为是感冒,其实是换季的“隐形黑手”在作祟。

一查数据发现,不少医院的内科门诊在立秋后半个月内,接诊量猛涨三成,尤其是中老年人群,问题五花八门,但根子都绕不开一个词——“秋燥”

别不信,古人早说“秋燥伤人”,可不少人一边嚷着“养生”,一边在做“伤生”的事。尤其立秋这几天,很多人该洗的洗、不该洗的也洗;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一样没少。

立秋养生,不是迷信,是门有据可查的“科学活”。抓住这天,就是给接下来的秋冬打下健康底子。

3不洗,是对身体的温柔;4不做,是不给秋燥添把火;5要吃,是给五脏上保险。

说到底不是让你“躺平养生”,而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养”。说得再直白点,就是别作,秋天就不会“找你麻烦”。

那到底是哪3不洗?哪4不做?哪5要吃?真不是吓唬你,整明白了,一整个秋天都能稳稳当当。

有人说:“洗个澡还能洗出毛病来?”还真能。

第一不洗:头发刚出汗别立刻洗头。

夏末秋初最容易犯的错,就是运动完、满头大汗时冲个冷水澡,尤其不少人图凉快,直接用冷水冲头。可汗孔大开时遇冷,寒气直窜脑门,轻则头痛感冒,重则诱发偏头痛、颈椎病甚至脑血管问题

临床里不少中风前兆,都是“洗了个澡”起的头,别不当回事。

第二不洗:饭后立刻洗澡。

“吃饱了洗个澡,舒服!”这事儿就像“喝完酒洗桑拿”一样,听着惬意,其实是拿命在换。

饭后,消化系统正忙得热火朝天,这时候洗澡等于让血液“改道”供应皮肤,肠胃就被断了粮草。时间一长,胃病、消化不良就悄悄找上门。

第三不洗:临睡前洗冷水澡。

很多人喜欢“凉着睡”,尤其南方还热着,洗个冷水澡再开空调,简直爽飞。但你不知道,夜间是阳气收敛、阴气最盛的时候,冷水一冲,寒邪趁虚而入。

长期下去,不但容易手脚冰凉、月经不调,还容易让你的免疫系统“秋后算账”。

那什么事在立秋“不能做”,却总被大家忽视?

第一不做:熬夜不睡。

夏天夜短人贪凉,熬夜成习惯。但立秋之后,阳气开始收敛,身体对“修复时间”的要求变高,你还在玩手机、追剧、熬夜“养生”,其实是在榨干身体最后的元气。

中医讲“肺主秋”,肺藏气,气不足,则病生。

第二不做:暴饮暴食。

“立秋贴秋膘”,这话没错,但不少人把它理解成“补回夏天没吃的”,一顿火锅烧烤下肚,结果胃口还没开,先来个急性肠胃炎。

秋天是养胃的黄金期,不是折腾它的季节。

第三不做:过度运动。

很多人健身上瘾,尤其立秋觉得天气凉快了,就开始猛练。但秋天是收敛的时节,过度出汗、剧烈运动反而耗伤肺气、伤津耗液。

想养生,动要柔,练太极、散步反倒是秋天的首选。

第四不做:盲目贴秋膘。

“补”不是胡吃海喝,更不是吃得越油越补。秋天人体阳气由盛转弱,脾胃功能也进入微妙阶段,盲目进补,等于给身体加负担。

补啥?不是补热量,是补“润”。润肺、润肠、润五脏。

说到吃,秋天的“5要吃”,才是把健康吃进身体里。

第一个要吃:梨,润肺第一高手。

它不像西瓜那么寒,也不像苹果那么平,梨性凉但不寒,尤其炖着吃,润肺止咳、化痰清燥,秋天吃它是“肺的保护伞”。

第二个要吃:百合,安神润心肺。

不少人一到秋天就心烦气躁、睡不好觉,百合里富含天然生物碱和粘液质,有助于安神、润肺、养阴。

百合南瓜粥,百合银耳汤,都是秋天的“治愈系”。

第三个要吃:南瓜,护胃小能手。

南瓜软糯香甜,含有丰富的果胶和胡萝卜素。它能在胃壁形成保护层,减少秋燥带来的胃肠刺激。

而且它升糖慢,糖尿病人适量吃点,也没压力。

第四个要吃:山药,补脾又养肺。

山药不光是补肾的“网红”,它对脾胃虚弱、肺气不足的人特别友好。

蒸着吃、炒着吃、炖汤都行,关键是,它不热不燥,补而不腻,是秋天最温柔的滋养。

第五个要吃:芝麻,润燥好帮手。

黑芝麻富含维E、亚油酸,对干燥的皮肤、脱发、便秘、眼干口苦都有缓解作用。

不信你看看秋天掉头发的有多少,吃点芝麻,可能比洗防脱洗发水还管用。

有人问:“立秋就这一天,真的有那么大影响?”影响大不大,身体最诚实。

立秋是一个信号,不是改天再说的借口。你对它不上心,它对你就上“刑”。

秋天是收的季节,也是养的季节。养好了,是过冬的底气;养不好,是感冒、失眠、口干、咳嗽一整季的开始。

有的人秋天开始脱发、秋乏、抑郁、便秘、皮肤干裂,吃啥都没胃口,其实根子都在这几天没调好。

不是迷信,是自然规律。不是讲究,是身体智慧。

别等身体亮红灯,才想起该养生。立秋记住这“3不洗、4不做、5要吃”,你就是那个“秋天最稳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志刚. 秋季气候变化与常见疾病防治[J]. 中国健康教育, 2023, 39(10): 902-904.

[2]李红, 王丽. 秋季饮食养生的科学依据及建议[J]. 中国食疗药物, 2024, 26(04): 55-58.

[3]中医中药中国行办公室. 中医养生与四季调养[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来源:心内科孙博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