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宴一顿吃掉了38万,请客的人付完钱走之后,剩下的人全都傻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7 11:24 1

摘要:亲戚们听到这话,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大家纷纷松了口气,有人还拍手叫好:“这才是男人该有的样子,大气点,这点钱算什么呀!”

亲宴一顿吃掉了38万,请客的人付完钱走之后,剩下的人全都傻了

言情·现代·恋爱婚姻

秋风叙事

本故事16分钟读完1.4万人在看

关注

王浩慢慢站起身来,说:“把账单给我吧。”

亲戚们听到这话,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大家纷纷松了口气,有人还拍手叫好:“这才是男人该有的样子,大气点,这点钱算什么呀!”

可是,王浩却从包里掏出一支笔,在账单的背面写了几个数字,看起来像是在算着什么东西,然后他拨通了一个电话,一字一句地说着些什么,语气特别冷静。

亲戚们的脸色从开始的疑惑慢慢变成了惊讶,有人开始皱眉,有人瞪大了眼睛。

服务员站在旁边,看着王浩,脸上的血色一点点退去,好半天才挤出一句:“先生,您真的要这么做?这可不好收场啊……”

01

一切都要从那顿饭局的结账时刻说起,但其实事情的起源还要追溯到几个月前。

王浩今年已经36岁了,还单身着,父母没少因为这个事催他,让他觉得日子过得挺疲惫的。

有一次家庭聚会上,他看到堂弟带着老婆和刚满一岁的儿子出现,亲戚们围着他们夸个不停,小孩子被抱来抱去,大家都说这孩子长得多可爱,将来肯定有出息。

王浩一个人站在角落里,喝着饮料,感觉自己像被大家孤立了,那种滋味特别不好受,心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孤单。

那天晚上回家后,他暗暗下定决心,得认真找个对象了,不能再这么拖下去了,不然日子越来越难熬。

一个半月前,有个老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女孩,叫刘晓雯,她在市医院当护士,长得挺清秀的,性格也开朗,喜欢跟人聊天。

两人刚开始只是简单问候几句,比如“你好,最近忙吗”,没什么特别的火花,王浩觉得就这样保持联系也行,不用太勉强。

后来,他们慢慢聊得多了点,隔几天就发几条微信,分享点工作上的趣事,刘晓雯抱怨医院夜班太辛苦,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王浩就安慰她,说可以试试周末去公园散步放松,还推荐了几个上海不错的休闲地方。

她提到自己爱吃甜品,王浩就推荐了几家上海有名的蛋糕店,还发了几张朋友圈的甜品照片给她看,说这个店的芒果慕斯特别好吃,下次可以一起去试试。

她聊起最近想去看展览,王浩特意上网查了上海最近的文化展,还整理了门票信息发给她,说这个展的主题是古代艺术,挺有意思的。

两人保持着一种不冷不热但又不至于断联系的节奏,王浩感觉还算舒服,不像以前相亲那么尴尬。

有一次聊天,刘晓雯提到她小时候想养只小狗,但因为工作忙一直没实现,王浩顺势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养狗的搞笑故事,比如狗狗偷吃他作业本的事,导致他第二天被老师批评。

刘晓雯听完哈哈大笑,说她也想养只柯基,王浩觉得两人有点小默契,心底对她多了几分好感,甚至开始想象以后一起遛狗的场景。

为了让聊天更有趣,王浩还分享了自己周末去咖啡店的经历,说那里有手工咖啡,环境安静,适合放松,刘晓雯回复说她也喜欢咖啡,下次可以约个时间见面聊聊。

就这样,两人从陌生人慢慢变成了有点熟悉的朋友,王浩开始期待他们的下一次对话。

02

一个多星期前,刘晓雯突然主动说想见面,还提到她爸妈觉得王浩挺靠谱的,想请他吃顿饭,见见真人。

王浩愣了一下,回复:“你爸妈也要来啊?这进展有点快吧。”

她语气轻松:“他们觉得你人不错,想见见你,你不会怂了吧?来嘛,就当是普通聚餐。”

王浩犹豫了几秒,心想既然是见家长,那就得重视起来,不能马虎,他笑着回了句:“行啊,我没问题,咱们定个时间。”

他主动提出:“那我来订餐厅怎么样?我知道几家环境不错的。”

刘晓雯却谢绝了,说怕家里人吃不惯外边随便选的地方:“还是我来定吧,我知道我爸妈喜欢哪家,保证大家吃得开心。”

王浩也没多想,觉得她安排更稳妥,就同意了,心想女方主动定地方,也显示出诚意。

刘晓雯选的餐厅在上海浦东一家五星级酒店,环境高档,菜单上随便一道菜都得三位数起步,王浩上网查了下餐厅的评价,发现人均消费得两千多,心里有点打鼓,觉得这消费有点高。

但他想着这是第一次见女方家长,排场不能差,得给人家留下好印象,就没说什么,还安慰自己说,花点钱值得。

为了这次饭局,王浩特意准备了份小礼物——一盒高档普洱茶,包装精致,是他爸最喜欢的牌子,他希望这份礼物能让刘晓雯的爸妈觉得他有心,有礼貌。

出发前,他换了套新买的衬衫,对着镜子检查了好几遍,头发梳得整齐,鞋子擦得亮亮的,确认没什么毛病才出了门,甚至还喷了点淡香水,觉得自己今天状态不错。

亲宴一顿吃掉了38万,请客的人付完钱走之后,剩下的人全都傻了

言情·现代·恋爱婚姻

秋风叙事

本故事16分钟读完1.4万人在看

关注

王浩慢慢站起身来,说:“把账单给我吧。”

亲戚们听到这话,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大家纷纷松了口气,有人还拍手叫好:“这才是男人该有的样子,大气点,这点钱算什么呀!”

可是,王浩却从包里掏出一支笔,在账单的背面写了几个数字,看起来像是在算着什么东西,然后他拨通了一个电话,一字一句地说着些什么,语气特别冷静。

亲戚们的脸色从开始的疑惑慢慢变成了惊讶,有人开始皱眉,有人瞪大了眼睛。

服务员站在旁边,看着王浩,脸上的血色一点点退去,好半天才挤出一句:“先生,您真的要这么做?这可不好收场啊……”

01

一切都要从那顿饭局的结账时刻说起,但其实事情的起源还要追溯到几个月前。

王浩今年已经36岁了,还单身着,父母没少因为这个事催他,让他觉得日子过得挺疲惫的。

有一次家庭聚会上,他看到堂弟带着老婆和刚满一岁的儿子出现,亲戚们围着他们夸个不停,小孩子被抱来抱去,大家都说这孩子长得多可爱,将来肯定有出息。

王浩一个人站在角落里,喝着饮料,感觉自己像被大家孤立了,那种滋味特别不好受,心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孤单。

那天晚上回家后,他暗暗下定决心,得认真找个对象了,不能再这么拖下去了,不然日子越来越难熬。

一个半月前,有个老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女孩,叫刘晓雯,她在市医院当护士,长得挺清秀的,性格也开朗,喜欢跟人聊天。

两人刚开始只是简单问候几句,比如“你好,最近忙吗”,没什么特别的火花,王浩觉得就这样保持联系也行,不用太勉强。

后来,他们慢慢聊得多了点,隔几天就发几条微信,分享点工作上的趣事,刘晓雯抱怨医院夜班太辛苦,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王浩就安慰她,说可以试试周末去公园散步放松,还推荐了几个上海不错的休闲地方。

她提到自己爱吃甜品,王浩就推荐了几家上海有名的蛋糕店,还发了几张朋友圈的甜品照片给她看,说这个店的芒果慕斯特别好吃,下次可以一起去试试。

她聊起最近想去看展览,王浩特意上网查了上海最近的文化展,还整理了门票信息发给她,说这个展的主题是古代艺术,挺有意思的。

两人保持着一种不冷不热但又不至于断联系的节奏,王浩感觉还算舒服,不像以前相亲那么尴尬。

有一次聊天,刘晓雯提到她小时候想养只小狗,但因为工作忙一直没实现,王浩顺势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养狗的搞笑故事,比如狗狗偷吃他作业本的事,导致他第二天被老师批评。

刘晓雯听完哈哈大笑,说她也想养只柯基,王浩觉得两人有点小默契,心底对她多了几分好感,甚至开始想象以后一起遛狗的场景。

为了让聊天更有趣,王浩还分享了自己周末去咖啡店的经历,说那里有手工咖啡,环境安静,适合放松,刘晓雯回复说她也喜欢咖啡,下次可以约个时间见面聊聊。

就这样,两人从陌生人慢慢变成了有点熟悉的朋友,王浩开始期待他们的下一次对话。

02

一个多星期前,刘晓雯突然主动说想见面,还提到她爸妈觉得王浩挺靠谱的,想请他吃顿饭,见见真人。

王浩愣了一下,回复:“你爸妈也要来啊?这进展有点快吧。”

她语气轻松:“他们觉得你人不错,想见见你,你不会怂了吧?来嘛,就当是普通聚餐。”

王浩犹豫了几秒,心想既然是见家长,那就得重视起来,不能马虎,他笑着回了句:“行啊,我没问题,咱们定个时间。”

他主动提出:“那我来订餐厅怎么样?我知道几家环境不错的。”

刘晓雯却谢绝了,说怕家里人吃不惯外边随便选的地方:“还是我来定吧,我知道我爸妈喜欢哪家,保证大家吃得开心。”

王浩也没多想,觉得她安排更稳妥,就同意了,心想女方主动定地方,也显示出诚意。

刘晓雯选的餐厅在上海浦东一家五星级酒店,环境高档,菜单上随便一道菜都得三位数起步,王浩上网查了下餐厅的评价,发现人均消费得两千多,心里有点打鼓,觉得这消费有点高。

但他想着这是第一次见女方家长,排场不能差,得给人家留下好印象,就没说什么,还安慰自己说,花点钱值得。

为了这次饭局,王浩特意准备了份小礼物——一盒高档普洱茶,包装精致,是他爸最喜欢的牌子,他希望这份礼物能让刘晓雯的爸妈觉得他有心,有礼貌。

出发前,他换了套新买的衬衫,对着镜子检查了好几遍,头发梳得整齐,鞋子擦得亮亮的,确认没什么毛病才出了门,甚至还喷了点淡香水,觉得自己今天状态不错。

路上,王浩开车时还在脑子里模拟见面场景,想着怎么跟长辈打招呼,怎么聊天不冷场,他甚至练习了几句开场白,比如“叔叔阿姨好,我是王浩,很高兴见到你们”。

到了餐厅,他提前一刻钟就到了,站在大堂等刘晓雯,感觉有点紧张,手心微微出汗。

一个服务员路过,笑着问:“您是刘小姐的客人吧?今天包间可热闹,订了我们最大的宴会厅。”

王浩以为是客套话,随口应了句:“是吗?那挺好,谢谢。”

他以为这就是个普通的见家长饭局,顶多聊聊工作、生活,互相了解下,没想到会这么大阵仗。

王浩在心里默念着礼物的事,觉得带普洱茶是个好主意,因为刘晓雯说过她爸喜欢喝茶,这能拉近距离。

03

当服务员领着他到包间门口,推开那扇雕花木门时,王浩整个人傻眼了。

包间里摆了三张大圆桌,坐了足足二十五六个人,男女老少全齐了,热闹得跟过年似的。

有的大人端着酒杯聊天,说着最近股市行情,有的孩子在桌子底下跑来跑去,笑闹着追逐,还有几位长辈高声讨论着谁家孩子考上好大学。

王浩愣在门口,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我是不是走错地方了?这怎么这么多人啊。

刘晓雯远远看到他,笑着起身挥手:“王浩,你来啦!快进来坐。”

他干笑两声,腿有点发软,还没迈步,刘晓雯已经走过来,拉着他往主桌走。

她指着一堆人介绍:“这是我爸、我妈,还有我二姨、四舅、表哥、堂姐、大姑……”

她介绍得顺溜,每个名字都像小石头砸在王浩脑门上,砸得他头晕眼花,他努力记住,但脑子乱成一锅粥。

王浩努力挤出笑容,点头问好:“叔叔阿姨好,大家好。”

但心里已经开始冒冷汗,感觉这不是见家长,是进了个大家庭的审讯会。

他被安排在主桌坐下,右边是刘晓雯,左边是她爸刘建国,一个戴银框眼镜、气场挺足的中年男人。

刘建国是刚退休的公务员,眼神扫过来时,王浩感觉自己像被X光扫描了,全身不自在。

“坐吧,别紧张。”一个亲戚拍了拍椅子,语气热情,但眼神里带着点审视,像在打量一件商品。

王浩硬着头皮坐下,感觉自己像掉进了一个陌生的“战场”,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水和饭菜的味道,让他有点喘不过气。

他偷偷看了眼刘晓雯,她笑着说:“别担心,大家都挺随和的。”

但王浩心想,这么多人,怎么随和啊,这分明是场鸿门宴。

为了缓解尴尬,王浩把礼物递给刘建国:“叔叔,这是我带的一点普洱茶,希望您喜欢。”

刘建国接过,看了眼包装,点点头:“嗯,不错,有心了。”

这让王浩稍稍松了口气,但好景不长,亲戚们的“攻势”很快就来了。

04

饭局刚开始,一个穿得花枝招展的阿姨就凑过来,眼睛从王浩的领带一路扫到他手腕上的表,像在估价。

她笑眯眯地问:“晓雯说你在公司做管理层?”

王浩点头,尽量保持礼貌:“对,我在一家外企做项目管理,算是个中层,主要是技术协调和团队调度。”

阿姨挑了挑眉,语气拖长:“听起来挺厉害的,不过项目管理具体干什么?一年能挣多少啊?”

王浩顿了一下,笑着说:“也就45万左右吧,在上海这地方,够基本生活而已,不算多。”

这话一出,桌子安静了一秒,像被按了暂停键,大家的目光都集中过来。

一个戴金链子的中年男人哈哈一笑:“45万?在上海可不算什么,晓雯这条件,你养得起不?她可是我们家的小公主。”

刘晓雯低头吃菜,没吭声,像是没听见,王浩心里有点不舒服,但还是笑着回应。

另一个亲戚接话:“晓雯从小娇生惯养,家务活可不会干,你别指望她给你做饭洗衣服,她的手是用来护理病人的。”

“她大学毕业那年,我们全家去马尔代夫玩,住的都是五星级酒店,她习惯了这高端生活,你可别嫌她挑剔啊。”

王浩继续笑着,手却慢慢滑到桌子底下,攥紧了裤子,感觉手指都发白了。

他试图缓和气氛,主动跟刘晓雯的爸搭话,聊了点公务员退休金的事,说现在政策好,退休生活挺滋润的。

可刘建国只淡淡说了句:“我们家晓雯得找个门当户对的,条件不能差太多,不然以后日子难过。”

这话像根针,扎得王浩有点不自在,他心想,这是在暗示我条件不够吗。

刘晓雯的二姨突然插话,说她年轻时也在外企干过,试图拉近距离,但语气却酸溜溜的:“外企听着好听,可不都一样,忙死忙活也就那点钱,哪比得上我们家晓雯稳定。”

王浩礼貌回应,试图聊点轻松话题,比如最近的天气或上海的交通,却总被亲戚们的话头打断,有人问他父母是做什么的,有人问他有没有兄弟姐妹。

这时,一个自称是刘晓雯表哥的年轻人端着酒杯过来,说自己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穿得西装笔挺。

他吹嘘自己在伦敦买了套公寓,话里话外暗示王浩:“上海房价可不便宜,没几套房哪来的底气结婚啊?”

王浩笑着说自己更看重生活质量,房子够住就行,不用太大,表哥却嗤笑一声:“男人没房产,谈什么未来?那不是空谈吗。”

刘晓雯的妈拉着王浩聊了几句,问他有没有买车的打算,语气温和但藏着试探,说现在年轻人开车方便。

王浩说自己有辆中档SUV,平时代步够用,她妈笑得有点僵,话题很快被打断了,有人说那车不够气派。

王浩感觉自己像被架在火上烤,每句话都被放大检视,汗水都快从后背渗出来了。

他偷偷瞄了眼刘晓雯,她只是笑着说:“大家别问太多了,王浩会不好意思的。”

但王浩心想,这话来得太晚了,压力已经堆积如山。

05

刘晓雯见气氛有点僵,笑着打圆场:“大家别光聊天,肚子都饿了吧?先点菜,吃着聊,这样更自在!”

她这话像个信号,亲戚们纷纷拿起菜单,气氛总算松了点,王浩也趁机深吸一口气,低头喝了口茶,脑子还在消化刚才的“攻势”。

菜单上的菜名一个个都贵得离谱,什么金汤海参、松露牛柳、澳洲龙虾,动不动就四位数,王浩暗暗算了算,这顿饭怕是要花不少,但他没吭声,怕扫兴。

前菜和茶水陆续上来,包间里飘起食物的香气,亲戚们开始聊些家常,气氛缓和了不少,比如谁家邻居最近买了新房,谁的孩子成绩好。

不过,话题总会绕到炫耀上,比如谁家孩子在国外读博,花了多少钱,谁刚换了辆百万豪车,开着多拉风。

王浩安静听着,只在需要时点个头,尽量不掺和,免得又被拉进去审问。

点菜的环节彻底点燃了亲戚们的热情,四舅拍着菜单喊:“服务员,这佛跳墙来三份,鲍鱼翅肚一个都不能少,保证新鲜!”

“再来瓶茅台,飞天的,20年的那种!”另一个亲戚随口加了句,像点外卖似的,轻轻松松。

“我想喝红酒,拉菲的吧,年份别太次,一瓶10万的那种。”一个阿姨翻着酒水单,语气随意,像在买菜。

刘晓雯的四舅特意指着一款拉菲,对全桌说:“这酒我在澳门喝过,七位数一瓶,今天得让大家尝尝,好东西不能错过!”

他还故意问王浩:“小王,你平时喝什么?不会只喝啤酒吧?来点高端的试试。”

王浩笑笑,说自己更喜欢喝茶,不太喝酒,试图把话题带过去,但四舅大笑:“那不行,今天必须沾点喜气!”

一个年轻的表姐举着手机拍菜,镜头还特意扫了王浩一把,笑着说:“来,男主角入镜,今天得有点排场,大家都笑一个!”

她把视频发到朋友圈,配文“相亲局,顶级享受,王浩看起来挺靠谱的”,王浩瞄到后,眉头皱了下,觉得这是在给他加压。

菜一道道上来,金汤海参摆得精致,龙虾个头吓人,牛柳上还撒了黑松露,看起来就价值不菲。

亲戚们边吃边拍,感叹这菜不便宜:“这龙虾一只得四千多吧?肉质真鲜嫩。”

“这海参是野生的,香港都吃不到这么正的,我们今天有口福了。”

服务员推来酒车,开了一瓶拉菲和一瓶茅台,酒香一散开,桌上更热闹了,大家纷纷举杯。

“这拉菲一瓶不得十万起?”有人小声嘀咕,眼神却瞟向王浩,像在观察他的反应。

“晓雯不是说她请客吗?咱们就别操心了,吃好喝好。”一个亲戚笑着说,语气里带着点试探,但很快有人反驳。

“请客是晓雯说的,可这种场合,男方买单才合理吧?王浩,你说呢?”另一个声音接上,桌上笑声更大了,王浩低头夹了块鱼,慢慢嚼着,没接话。

他感觉得到,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他身上,像在等他表态,王浩心想,这分明是故意抬高消费,看我怎么收场。

为了不尴尬,王浩试着和旁边的堂姐聊聊,说她手机拍的视频不错,她笑着说:“是啊,今天这饭局得记下来,以后回忆起来多有趣。”

但王浩心里却在想,这回忆怕是噩梦多过有趣。

06

王浩吃着菜,脑子却没停,他早就觉得这顿饭不对劲,从推门看到二十多人开始,他就猜这不是单纯的相亲,而是场精心设计的局。

亲戚们的点菜方式,话里话外的试探,都像在逼他当“冤大头”,消费越来越高,王浩暗暗计算,已经超过十万了。

他以开车为由谢绝了酒,端着茶杯,余光扫着每个人的表情,注意他们的微动作。

饭局中途,他收到朋友发来的微信,朋友听说他在相亲局,半开玩笑提醒:“上海有些相亲饭局就是吃大户,你可得留个心眼,别被坑了。”

这条消息让王浩更警觉,他开始注意刘晓雯的几个表哥,发现他们总跟服务员确认菜价,像在故意推高消费,还小声说“再加瓶酒,不够尽兴”。

刘晓雯凑过来小声说:“我这些亲戚嘴上爱说,其实没什么恶意,你别放心上,他们就是这样热闹。”

王浩点点头,没多说,但心里却觉得她这话有点站不住脚,这分明是纵容,王浩对她的好感开始动摇,觉得她或许没自己想的那么靠谱。

菜还在上,亲戚们点了几瓶更贵的拉菲,服务员开瓶时,桌上又是一阵欢呼,大家举杯庆祝。

“这拉菲得十二万一瓶吧?今天真是长见识了,王浩,你尝尝,这酒香醇。”一个亲戚举着手机拍视频,语气夸张,像在直播。

“这么贵的酒,小王估计头回喝吧?来,别客气。”另一个声音带着点揶揄,王浩端起茶杯,淡淡说了句:“我不太喝红酒,茶挺好,谢谢大家。”

这话一出,有人起哄:“他不是要开车吗?那这酒我们帮他喝了,省得浪费,大家干杯!”

四舅举杯大笑:“对,喝酒得实在,别整那些虚的,来,王浩,你喝茶,我们敬你一杯!”

亲戚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酒杯碰得叮当响,饭局像变成了一场豪奢派对,王浩安静坐着,像个旁观者,眼神却越来越冷。

他心想,这么下去,账单得爆炸了,得想想怎么应对,不能就这样被牵着鼻子走。

为了转移注意力,王浩和刘晓雯聊了聊医院的事,说护士工作辛苦,她点头说:“是啊,有时候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但习惯了。”

王浩安慰道:“那你多注意休息,身体要紧。”但心里却在盘算着整个局的意图。

07

王浩终于有点坐不住了,起身说了句:“我去趟洗手间,失陪一下。”

走出包间,他感觉像从一场闹剧里逃了出来,空气都清新了点,外面走廊安静,让他能喘口气。

他在洗手间打开水龙头,洗了把脸,冷水让他脑子清醒了不少,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睛有点红。

亲宴一顿吃掉了38万,请客的人付完钱走之后,剩下的人全都傻了

言情·现代·恋爱婚姻

秋风叙事

本故事16分钟读完1.4万人在看

关注

王浩慢慢站起身来,说:“把账单给我吧。”

亲戚们听到这话,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大家纷纷松了口气,有人还拍手叫好:“这才是男人该有的样子,大气点,这点钱算什么呀!”

可是,王浩却从包里掏出一支笔,在账单的背面写了几个数字,看起来像是在算着什么东西,然后他拨通了一个电话,一字一句地说着些什么,语气特别冷静。

亲戚们的脸色从开始的疑惑慢慢变成了惊讶,有人开始皱眉,有人瞪大了眼睛。

服务员站在旁边,看着王浩,脸上的血色一点点退去,好半天才挤出一句:“先生,您真的要这么做?这可不好收场啊……”

01

一切都要从那顿饭局的结账时刻说起,但其实事情的起源还要追溯到几个月前。

王浩今年已经36岁了,还单身着,父母没少因为这个事催他,让他觉得日子过得挺疲惫的。

有一次家庭聚会上,他看到堂弟带着老婆和刚满一岁的儿子出现,亲戚们围着他们夸个不停,小孩子被抱来抱去,大家都说这孩子长得多可爱,将来肯定有出息。

王浩一个人站在角落里,喝着饮料,感觉自己像被大家孤立了,那种滋味特别不好受,心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孤单。

那天晚上回家后,他暗暗下定决心,得认真找个对象了,不能再这么拖下去了,不然日子越来越难熬。

一个半月前,有个老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女孩,叫刘晓雯,她在市医院当护士,长得挺清秀的,性格也开朗,喜欢跟人聊天。

两人刚开始只是简单问候几句,比如“你好,最近忙吗”,没什么特别的火花,王浩觉得就这样保持联系也行,不用太勉强。

后来,他们慢慢聊得多了点,隔几天就发几条微信,分享点工作上的趣事,刘晓雯抱怨医院夜班太辛苦,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王浩就安慰她,说可以试试周末去公园散步放松,还推荐了几个上海不错的休闲地方。

她提到自己爱吃甜品,王浩就推荐了几家上海有名的蛋糕店,还发了几张朋友圈的甜品照片给她看,说这个店的芒果慕斯特别好吃,下次可以一起去试试。

她聊起最近想去看展览,王浩特意上网查了上海最近的文化展,还整理了门票信息发给她,说这个展的主题是古代艺术,挺有意思的。

两人保持着一种不冷不热但又不至于断联系的节奏,王浩感觉还算舒服,不像以前相亲那么尴尬。

有一次聊天,刘晓雯提到她小时候想养只小狗,但因为工作忙一直没实现,王浩顺势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养狗的搞笑故事,比如狗狗偷吃他作业本的事,导致他第二天被老师批评。

刘晓雯听完哈哈大笑,说她也想养只柯基,王浩觉得两人有点小默契,心底对她多了几分好感,甚至开始想象以后一起遛狗的场景。

为了让聊天更有趣,王浩还分享了自己周末去咖啡店的经历,说那里有手工咖啡,环境安静,适合放松,刘晓雯回复说她也喜欢咖啡,下次可以约个时间见面聊聊。

就这样,两人从陌生人慢慢变成了有点熟悉的朋友,王浩开始期待他们的下一次对话。

02

一个多星期前,刘晓雯突然主动说想见面,还提到她爸妈觉得王浩挺靠谱的,想请他吃顿饭,见见真人。

王浩愣了一下,回复:“你爸妈也要来啊?这进展有点快吧。”

她语气轻松:“他们觉得你人不错,想见见你,你不会怂了吧?来嘛,就当是普通聚餐。”

王浩犹豫了几秒,心想既然是见家长,那就得重视起来,不能马虎,他笑着回了句:“行啊,我没问题,咱们定个时间。”

他主动提出:“那我来订餐厅怎么样?我知道几家环境不错的。”

刘晓雯却谢绝了,说怕家里人吃不惯外边随便选的地方:“还是我来定吧,我知道我爸妈喜欢哪家,保证大家吃得开心。”

王浩也没多想,觉得她安排更稳妥,就同意了,心想女方主动定地方,也显示出诚意。

刘晓雯选的餐厅在上海浦东一家五星级酒店,环境高档,菜单上随便一道菜都得三位数起步,王浩上网查了下餐厅的评价,发现人均消费得两千多,心里有点打鼓,觉得这消费有点高。

但他想着这是第一次见女方家长,排场不能差,得给人家留下好印象,就没说什么,还安慰自己说,花点钱值得。

为了这次饭局,王浩特意准备了份小礼物——一盒高档普洱茶,包装精致,是他爸最喜欢的牌子,他希望这份礼物能让刘晓雯的爸妈觉得他有心,有礼貌。

出发前,他换了套新买的衬衫,对着镜子检查了好几遍,头发梳得整齐,鞋子擦得亮亮的,确认没什么毛病才出了门,甚至还喷了点淡香水,觉得自己今天状态不错。

路上,王浩开车时还在脑子里模拟见面场景,想着怎么跟长辈打招呼,怎么聊天不冷场,他甚至练习了几句开场白,比如“叔叔阿姨好,我是王浩,很高兴见到你们”。

到了餐厅,他提前一刻钟就到了,站在大堂等刘晓雯,感觉有点紧张,手心微微出汗。

一个服务员路过,笑着问:“您是刘小姐的客人吧?今天包间可热闹,订了我们最大的宴会厅。”

王浩以为是客套话,随口应了句:“是吗?那挺好,谢谢。”

他以为这就是个普通的见家长饭局,顶多聊聊工作、生活,互相了解下,没想到会这么大阵仗。

王浩在心里默念着礼物的事,觉得带普洱茶是个好主意,因为刘晓雯说过她爸喜欢喝茶,这能拉近距离。

03

当服务员领着他到包间门口,推开那扇雕花木门时,王浩整个人傻眼了。

包间里摆了三张大圆桌,坐了足足二十五六个人,男女老少全齐了,热闹得跟过年似的。

有的大人端着酒杯聊天,说着最近股市行情,有的孩子在桌子底下跑来跑去,笑闹着追逐,还有几位长辈高声讨论着谁家孩子考上好大学。

王浩愣在门口,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我是不是走错地方了?这怎么这么多人啊。

刘晓雯远远看到他,笑着起身挥手:“王浩,你来啦!快进来坐。”

他干笑两声,腿有点发软,还没迈步,刘晓雯已经走过来,拉着他往主桌走。

她指着一堆人介绍:“这是我爸、我妈,还有我二姨、四舅、表哥、堂姐、大姑……”

她介绍得顺溜,每个名字都像小石头砸在王浩脑门上,砸得他头晕眼花,他努力记住,但脑子乱成一锅粥。

王浩努力挤出笑容,点头问好:“叔叔阿姨好,大家好。”

但心里已经开始冒冷汗,感觉这不是见家长,是进了个大家庭的审讯会。

他被安排在主桌坐下,右边是刘晓雯,左边是她爸刘建国,一个戴银框眼镜、气场挺足的中年男人。

刘建国是刚退休的公务员,眼神扫过来时,王浩感觉自己像被X光扫描了,全身不自在。

“坐吧,别紧张。”一个亲戚拍了拍椅子,语气热情,但眼神里带着点审视,像在打量一件商品。

王浩硬着头皮坐下,感觉自己像掉进了一个陌生的“战场”,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水和饭菜的味道,让他有点喘不过气。

他偷偷看了眼刘晓雯,她笑着说:“别担心,大家都挺随和的。”

但王浩心想,这么多人,怎么随和啊,这分明是场鸿门宴。

为了缓解尴尬,王浩把礼物递给刘建国:“叔叔,这是我带的一点普洱茶,希望您喜欢。”

刘建国接过,看了眼包装,点点头:“嗯,不错,有心了。”

这让王浩稍稍松了口气,但好景不长,亲戚们的“攻势”很快就来了。

04

饭局刚开始,一个穿得花枝招展的阿姨就凑过来,眼睛从王浩的领带一路扫到他手腕上的表,像在估价。

她笑眯眯地问:“晓雯说你在公司做管理层?”

王浩点头,尽量保持礼貌:“对,我在一家外企做项目管理,算是个中层,主要是技术协调和团队调度。”

阿姨挑了挑眉,语气拖长:“听起来挺厉害的,不过项目管理具体干什么?一年能挣多少啊?”

王浩顿了一下,笑着说:“也就45万左右吧,在上海这地方,够基本生活而已,不算多。”

这话一出,桌子安静了一秒,像被按了暂停键,大家的目光都集中过来。

一个戴金链子的中年男人哈哈一笑:“45万?在上海可不算什么,晓雯这条件,你养得起不?她可是我们家的小公主。”

刘晓雯低头吃菜,没吭声,像是没听见,王浩心里有点不舒服,但还是笑着回应。

另一个亲戚接话:“晓雯从小娇生惯养,家务活可不会干,你别指望她给你做饭洗衣服,她的手是用来护理病人的。”

“她大学毕业那年,我们全家去马尔代夫玩,住的都是五星级酒店,她习惯了这高端生活,你可别嫌她挑剔啊。”

王浩继续笑着,手却慢慢滑到桌子底下,攥紧了裤子,感觉手指都发白了。

他试图缓和气氛,主动跟刘晓雯的爸搭话,聊了点公务员退休金的事,说现在政策好,退休生活挺滋润的。

可刘建国只淡淡说了句:“我们家晓雯得找个门当户对的,条件不能差太多,不然以后日子难过。”

这话像根针,扎得王浩有点不自在,他心想,这是在暗示我条件不够吗。

刘晓雯的二姨突然插话,说她年轻时也在外企干过,试图拉近距离,但语气却酸溜溜的:“外企听着好听,可不都一样,忙死忙活也就那点钱,哪比得上我们家晓雯稳定。”

王浩礼貌回应,试图聊点轻松话题,比如最近的天气或上海的交通,却总被亲戚们的话头打断,有人问他父母是做什么的,有人问他有没有兄弟姐妹。

这时,一个自称是刘晓雯表哥的年轻人端着酒杯过来,说自己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穿得西装笔挺。

他吹嘘自己在伦敦买了套公寓,话里话外暗示王浩:“上海房价可不便宜,没几套房哪来的底气结婚啊?”

王浩笑着说自己更看重生活质量,房子够住就行,不用太大,表哥却嗤笑一声:“男人没房产,谈什么未来?那不是空谈吗。”

刘晓雯的妈拉着王浩聊了几句,问他有没有买车的打算,语气温和但藏着试探,说现在年轻人开车方便。

王浩说自己有辆中档SUV,平时代步够用,她妈笑得有点僵,话题很快被打断了,有人说那车不够气派。

王浩感觉自己像被架在火上烤,每句话都被放大检视,汗水都快从后背渗出来了。

他偷偷瞄了眼刘晓雯,她只是笑着说:“大家别问太多了,王浩会不好意思的。”

但王浩心想,这话来得太晚了,压力已经堆积如山。

05

刘晓雯见气氛有点僵,笑着打圆场:“大家别光聊天,肚子都饿了吧?先点菜,吃着聊,这样更自在!”

她这话像个信号,亲戚们纷纷拿起菜单,气氛总算松了点,王浩也趁机深吸一口气,低头喝了口茶,脑子还在消化刚才的“攻势”。

菜单上的菜名一个个都贵得离谱,什么金汤海参、松露牛柳、澳洲龙虾,动不动就四位数,王浩暗暗算了算,这顿饭怕是要花不少,但他没吭声,怕扫兴。

前菜和茶水陆续上来,包间里飘起食物的香气,亲戚们开始聊些家常,气氛缓和了不少,比如谁家邻居最近买了新房,谁的孩子成绩好。

不过,话题总会绕到炫耀上,比如谁家孩子在国外读博,花了多少钱,谁刚换了辆百万豪车,开着多拉风。

王浩安静听着,只在需要时点个头,尽量不掺和,免得又被拉进去审问。

点菜的环节彻底点燃了亲戚们的热情,四舅拍着菜单喊:“服务员,这佛跳墙来三份,鲍鱼翅肚一个都不能少,保证新鲜!”

“再来瓶茅台,飞天的,20年的那种!”另一个亲戚随口加了句,像点外卖似的,轻轻松松。

“我想喝红酒,拉菲的吧,年份别太次,一瓶10万的那种。”一个阿姨翻着酒水单,语气随意,像在买菜。

刘晓雯的四舅特意指着一款拉菲,对全桌说:“这酒我在澳门喝过,七位数一瓶,今天得让大家尝尝,好东西不能错过!”

他还故意问王浩:“小王,你平时喝什么?不会只喝啤酒吧?来点高端的试试。”

王浩笑笑,说自己更喜欢喝茶,不太喝酒,试图把话题带过去,但四舅大笑:“那不行,今天必须沾点喜气!”

一个年轻的表姐举着手机拍菜,镜头还特意扫了王浩一把,笑着说:“来,男主角入镜,今天得有点排场,大家都笑一个!”

她把视频发到朋友圈,配文“相亲局,顶级享受,王浩看起来挺靠谱的”,王浩瞄到后,眉头皱了下,觉得这是在给他加压。

菜一道道上来,金汤海参摆得精致,龙虾个头吓人,牛柳上还撒了黑松露,看起来就价值不菲。

亲戚们边吃边拍,感叹这菜不便宜:“这龙虾一只得四千多吧?肉质真鲜嫩。”

“这海参是野生的,香港都吃不到这么正的,我们今天有口福了。”

服务员推来酒车,开了一瓶拉菲和一瓶茅台,酒香一散开,桌上更热闹了,大家纷纷举杯。

“这拉菲一瓶不得十万起?”有人小声嘀咕,眼神却瞟向王浩,像在观察他的反应。

“晓雯不是说她请客吗?咱们就别操心了,吃好喝好。”一个亲戚笑着说,语气里带着点试探,但很快有人反驳。

“请客是晓雯说的,可这种场合,男方买单才合理吧?王浩,你说呢?”另一个声音接上,桌上笑声更大了,王浩低头夹了块鱼,慢慢嚼着,没接话。

他感觉得到,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他身上,像在等他表态,王浩心想,这分明是故意抬高消费,看我怎么收场。

为了不尴尬,王浩试着和旁边的堂姐聊聊,说她手机拍的视频不错,她笑着说:“是啊,今天这饭局得记下来,以后回忆起来多有趣。”

但王浩心里却在想,这回忆怕是噩梦多过有趣。

06

王浩吃着菜,脑子却没停,他早就觉得这顿饭不对劲,从推门看到二十多人开始,他就猜这不是单纯的相亲,而是场精心设计的局。

亲戚们的点菜方式,话里话外的试探,都像在逼他当“冤大头”,消费越来越高,王浩暗暗计算,已经超过十万了。

他以开车为由谢绝了酒,端着茶杯,余光扫着每个人的表情,注意他们的微动作。

饭局中途,他收到朋友发来的微信,朋友听说他在相亲局,半开玩笑提醒:“上海有些相亲饭局就是吃大户,你可得留个心眼,别被坑了。”

这条消息让王浩更警觉,他开始注意刘晓雯的几个表哥,发现他们总跟服务员确认菜价,像在故意推高消费,还小声说“再加瓶酒,不够尽兴”。

刘晓雯凑过来小声说:“我这些亲戚嘴上爱说,其实没什么恶意,你别放心上,他们就是这样热闹。”

王浩点点头,没多说,但心里却觉得她这话有点站不住脚,这分明是纵容,王浩对她的好感开始动摇,觉得她或许没自己想的那么靠谱。

菜还在上,亲戚们点了几瓶更贵的拉菲,服务员开瓶时,桌上又是一阵欢呼,大家举杯庆祝。

“这拉菲得十二万一瓶吧?今天真是长见识了,王浩,你尝尝,这酒香醇。”一个亲戚举着手机拍视频,语气夸张,像在直播。

“这么贵的酒,小王估计头回喝吧?来,别客气。”另一个声音带着点揶揄,王浩端起茶杯,淡淡说了句:“我不太喝红酒,茶挺好,谢谢大家。”

这话一出,有人起哄:“他不是要开车吗?那这酒我们帮他喝了,省得浪费,大家干杯!”

四舅举杯大笑:“对,喝酒得实在,别整那些虚的,来,王浩,你喝茶,我们敬你一杯!”

亲戚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酒杯碰得叮当响,饭局像变成了一场豪奢派对,王浩安静坐着,像个旁观者,眼神却越来越冷。

他心想,这么下去,账单得爆炸了,得想想怎么应对,不能就这样被牵着鼻子走。

为了转移注意力,王浩和刘晓雯聊了聊医院的事,说护士工作辛苦,她点头说:“是啊,有时候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但习惯了。”

王浩安慰道:“那你多注意休息,身体要紧。”但心里却在盘算着整个局的意图。

07

王浩终于有点坐不住了,起身说了句:“我去趟洗手间,失陪一下。”

走出包间,他感觉像从一场闹剧里逃了出来,空气都清新了点,外面走廊安静,让他能喘口气。

他在洗手间打开水龙头,洗了把脸,冷水让他脑子清醒了不少,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睛有点红。

他点了一支烟,站在窗边抽了几口,回想自己过去几次相亲的经历,有次因为没车被女方嫌弃,直接说不合适;有次因为没房被直接淘汰,那些场景像幻灯片在他脑子里闪,提醒他不能重蹈覆辙。

这次的饭局,规模更大,套路更深,让他有点喘不过气,王浩心想,这次要是处理不好,以后怎么面对父母的催婚。

他掐了烟,擦干脸,慢慢往包间走,还没到门口,就听见里头传来的声音。

“王浩怎么还不回来?不会是跑了吧?这小子看着就不靠谱。”一个女声带着点不耐烦。

“看他那身打扮,也不像有钱人,表都那么普通,手链都没戴。”另一个声音接上,语气挑剔。

“晓雯条件这么好,这种男人也能看得上?年薪才45万,在上海买房都难。”有人语气里满是鄙视。

“我看他从头到尾没什么气场,估计混得一般,说不定工作还不稳定。”一个男声插话。

“晓雯,他能结这账不?别到时候赖账,我们可没钱付。”有人直接问,声音急切。

刘晓雯的声音响起:“他不会跑,我跟他聊过,人挺靠谱的,这顿饭他应该有数,不会让我们尴尬。”

“就怕他耍滑头,这账可不是我点的,我只点了份汤!”另一个声音急忙撇清,像在推责任。

王浩站在门外,听了半分钟,每句话都像刀子扎心,他轻轻推开门,脸上还是那副淡笑,像什么也没听见。

门一开,几个正凑一起说话的亲戚立刻闭嘴,有人假装看菜单,有人忙着夹菜,气氛尴尬一瞬。

王浩走回座位,脸上还是那副淡笑,像无事发生,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扫了眼全桌。

那一刻,空气像凝固了几秒,大家的目光闪烁,不敢直视。

刘晓雯夹了块牛肉放他碗里:“你刚才没吃多少,尝尝这个,刚上的,挺嫩的。”

王浩点点头:“好,谢谢。”但心里已经把每张脸都记在了心里,决定不再忍气吞声。

亲戚们的声音不自觉低了点,像怕刚才的话被他听见,王浩心想,你们说的我全听到了,现在看怎么收场。

他开始观察更多细节,比如四舅偷偷给服务员使眼色,加了道甜点,王浩暗想,这是在继续抬价啊。

08

饭局接近尾声,服务员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张账单:“先生,这是今天的消费清单,请确认一下,总共38万。”

刘晓雯起身接过,快速扫了眼,眉头动了动,看向王浩,可王浩坐着没动,像是没打算起身。

桌上安静了几秒,有人咳了一声:“小王,该去结账了吧?这顿你请的,大家吃得开心。”

另一个亲戚接话:“对啊,今天是你请我们来见面的,账得你结吧?男人嘛,得有担当。”

王浩端起茶杯,慢悠悠喝了一口,平静地说:“晓雯不是说这顿她请吗?怎么现在推给我了。”

这话一出,全桌人的脸都变了,像被泼了盆冷水,大家面面相觑。

“让女孩子买单?这像话吗?你一个大男人,就这点气度?”一个阿姨声音拔高,语气尖锐。

“你等着女人结账?太没出息了!”另一个亲戚语气里满是鄙夷,像在教训晚辈。

“早看他不像有担当的,吃的时候装得挺好,现在推锅了,这人品有问题。”有人冷笑,声音不大但刺耳。

刘晓雯脸色僵住,支支吾吾说不出完整的话:“我……我只是说安排饭局,但……”

服务员站在旁边,感觉气氛不对,小声说:“各位,要不我们帮你们按AA制分账?这样公平点。”

“AA制”三个字像点燃了炸药包,包间彻底乱了,大家七嘴八舌。

“我没吃多少,凭什么平摊?这不公平!”一个亲戚嚷嚷,声音激动。

“我带了孩子,孩子就吃了两口水果,为什么要我付酒钱?”另一个声音喊,带着哭腔。

“我是晓雯叫来的,以为她请客才来的,现在这算什么!”有人急忙撇清,像在逃避责任。

刘晓雯低头看着账单,喃喃道:“38万……谁点的这么多?这也太夸张了。”

服务员解释:“菜单是您订包间时选的,后来几位客人加了红酒和头盘,我们确认后才上的,没错。”

一个带孩子的亲戚抱怨:“我只吃了点水果,孩子还把衣服弄脏了,这种饭局就不该带小孩,来得真后悔!”

另一个亲戚小声对服务员说:“能不能把账单拆开?我们这桌没点红酒,只点了几道菜。”

刘晓雯的爸试着缓和气氛,刚才还跟王浩聊了几句退休的事,现在却沉默了,眼神躲闪,像默认账该王浩出,没站出来说话。

没人站出来买单,场面乱成一锅粥,大家推来推去,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人开始互相指责谁点的贵菜。

就在大家吵闹不止时,王浩慢慢站起身,说:“把账单给我吧。”

这话一出,亲戚们眼睛都亮了,纷纷松了口气,有人拍手:“这才对嘛,早就该你出,王浩大气!”

“男人就得大气点,别小气!”另一个声音附和,语气轻松。

“这点钱算什么,年轻人别斤斤计较!”有人催促,像在命令。

王浩笑了笑,眼神扫过全桌,平静得像湖面,没有波澜。

他从包里掏出一支笔,在账单背面写了几个数字,像在算什么,这动作让几个亲戚皱眉,有人小声嘀咕:“他在干嘛?不会要AA吧?这可丢人。”

刘晓雯也看着他,眼神里多了点不安,咬着嘴唇。

王浩接过账单,朝服务员点点头,说要打个电话。

服务员见有人肯买单,松了口气,说:“您随便打,我们等着。”

王浩慢悠悠拨了个号码,接通后,他一字一句地说着什么。

他的语气冷静,但每句话都让亲戚们的脸色变了点。

先是疑惑,再是惊讶,有人皱眉,有人瞪眼。

王浩说到最后,包间里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服务员盯着他,脸上的血色慢慢退去,半晌才挤出一句:“先生,您真要这么做?这可不好收场

来源: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