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50岁以上老年人注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7 10:20 1

摘要:今天立秋。民间一句老话传了几百年:“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立秋偏晚,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50岁以后,身体调节能力开始下降,尤其是男性,往往不把“热”当回事,却不知这正是健康拉响警报的信号。

今天立秋。民间一句老话传了几百年:“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立秋偏晚,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50岁以后,身体调节能力开始下降,尤其是男性,往往不把“热”当回事,却不知这正是健康拉响警报的信号。

为什么年过五十的你,明明没觉得哪里不舒服,却总是浑身乏力、晚上睡不好、胃口差?是不是以为只是“老了”?这可能是慢性病前兆,也可能说明你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重大疾病?5个方面可入手,快来看看吧!

你不是一个人。很多50岁以上的男性朋友都有类似感受:记忆力减退、体力不如从前、动不动就一身汗,晚上开空调又怕受凉。更别提血压、血糖、尿酸这些“老朋友”,一到体检就飘红。问题是,这些看似小毛病,可能正是疾病的“种子”。

进入立秋,昼夜温差开始拉大,早晚凉、白天热,身体调节系统本就减弱的中老年人,容易出现血压波动关节疼痛肠胃不适等问题。如果此时不加注意,就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在本身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很多人会问:我平常吃得也不多,怎么血糖还是高?饮食之外,胰岛功能减退是关键因素。50岁后,身体代谢率下降,胰岛细胞负担加重,血糖调节能力自然跟不上。再加上立秋后人们胃口变好,喜欢吃些油腻、辛辣的食物,血糖更容易失控。

夏秋交替,也是肠胃功能紊乱的高发期。这个阶段,很多人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等症状。有些人以为是“吃坏肚子”,其实是胃肠黏膜功能下降,尤其在长期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除了肠胃,呼吸系统也容易“中招”。早晚温差大,很多人贪凉不开被,早晨一起床就嗓子干、咳嗽,甚至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问题。年纪大了,肺功能本就减弱,再加上天气变化,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一感冒就“拖一周”,甚至引发肺部感染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50岁以上的男性睡眠质量普遍下降。很多人夜间容易醒、醒后难再入睡,有些人甚至凌晨三点就醒来。有人说是压力大,有人说是年纪大了,其实这可能与褪黑素分泌减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长此以往,免疫力下降、情绪波动加剧,诱发焦虑与抑郁情绪

有人问,立秋了,天气凉快一点了,是不是可以多运动了?当然可以,但要注意“适度”。50岁后,关节软骨逐渐退化,如果运动方式不当,比如打球过猛、走路太久、爬山负荷过大,很可能

造成膝关节积液肌肉拉伤等意外。建议以散步、太极、慢跑为主,每次3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即可。

还有老朋友关心:这个时候可以贴秋膘吗?立秋之后,确实是脾胃功能回升的好时机,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大鱼大肉。脂肪代谢能力减弱是中老年人普遍的生理变化,摄入过多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反而会增加胆固醇负担,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说到这,很多人开始犯嘀咕:那到底该怎么吃?其实很简单,遵循“少油、少盐、多蔬菜、适量蛋白”的基本原则。尤其要补充优质蛋白,比如鸡蛋、豆腐、瘦肉、鱼类,同时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有助于骨质疏松预防。

别忘了,“立秋养生”可不仅仅是吃。情绪调节也很重要。很多50岁以上的男性朋友都有个问题:不爱表达,什么事都闷在心里。长此以往,情绪压抑容易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甚至诱发心肌缺血心律不齐

要学会“情绪养生”。可以找信得过的朋友聊天,也可以写日记、听音乐、散步。尤其要学会“放过自己”——别总揪着工作、子女、房贷不放。健康,是你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不少人还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早期筛查。很多50岁以上的人都觉得,没病就不去医院,体检查着麻烦。很多重大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等出现明显不适时,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

也不要轻视前列腺健康。不少男性一到五十岁后,夜尿增多、尿流变细、排尿困难,但碍于面子不愿就医。这些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的信号,早发现、早干预,完全可以控制。

立秋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调养身体的好时机。建议顺应节气,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适当午休。晨起时尽量不要立刻洗冷水脸或开窗通风,先喝一杯温水,有助于血液循环,减少清晨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很多人习惯夏天喝冷饮、吃冰镇西瓜,但立秋之后,这些习惯要尽早改。寒凉刺激会让肠胃负担加重,诱发胃痉挛、腹泻等问题。可以多喝点温开水、煮粥、炖汤,这些食物温和、易消化,也利于身体“顺秋养收”。

不要忘了,防秋燥也很关键。这个时候空气开始变干,皮肤干痒、鼻腔干燥、咽喉发涩的问题多发。可以适当多吃点白色食物,如梨、百合、银耳、山药,这些都有润肺生津的作用。

50岁以后,不再是可以任性的年纪。身体的每一个小变化,都是你健康状态的“晴雨表”。希望你能听懂身体的语言,顺应节气的节奏,活得更通透、更健康。

把握住立秋这一“转折点”,从今天开始,给自己的身体一次“重启”,不为他人,只为自己。

你已经50岁,可能也已经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你还记得上一次为自己健康认真做决定,是在什么时候吗?今年立秋,给自己一个承诺,从关心身体开始。

如果你也有关于立秋后身体变化的疑问,在生活中遇到哪些不适,不妨在评论区说说看,大家可以一起聊聊经验,互相提醒、互相照应。

参考文献
[1]张立实.中老年人健康管理实用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2]王蕾,郭建新.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防治与调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8):1900-1904.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来源:王医师健康驿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