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以“渔”为媒,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7 09:19 1

摘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以山西沐木盛业智慧设施渔业基地为突破口,创新探索“南鱼北养”发展新模式,构建现代水产全产业链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书写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崭新篇章。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以山西沐木盛业智慧设施渔业基地为突破口,创新探索“南鱼北养”发展新模式,构建现代水产全产业链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书写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借势而为,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凭借独特的区位条件与资源优势,为特色产业发展搭建优质平台,从地理区位、生态资源、产业布局三方面夯实根基。一是区位交通便利,打通发展“脉络”。示范区地处太忻经济区核心节点,南连太原主城区、北接忻州忻府区,纳入太原半小时经济圈,地缘优势显著。“一纵三横”交通网络(权新公路、黄东公路、太佳高速等)互联互通,泥向线、太原北二环建成通车,泥向线北延工程加速推进,构建起内外联通的现代交通体系,为水产种苗运输、成品鱼外销及产业交流协作,打通了高效物流“脉络”,降低了运输成本,拓宽了市场辐射范围。二是生态资源丰富,厚植产业“沃土”。示范区处于38度农业生产黄金纬度带,三山环绕、一水中流的独特小气候,赋予示范区优良的农业生产条件。“泥屯河”“清风良业”等知名农业品牌深耕于此,“阳曲小米”获评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中兵酥梨、“小国光”苹果等省部级优质产品声名远播,形成绿色生态产业基底。优质的水土环境,为“南鱼北养”提供适宜的水质、气候条件,保障水产养殖的生态可持续性。三是产业布局明晰,构建发展“框架”。示范区聚焦优质小杂粮及设施蔬菜种植、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生物医药主导产业,深化“管运分离”改革,优化产业发展机制,截至2024年底,累计落地51个项目、总投资超143.3亿元,江苏绿港、领创生命健康、领卓医药等龙头企业集聚,构建“一区三基地”(科技创新园区、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果蔬及农产品种植加工基地、冷链仓储物流基地)产业发展格局,为特色水产产业嵌入完善产业生态,从种苗研发、饲料供应到冷链物流、市场销售,提供全链条配套支撑。

二、科技赋能,创新“南鱼北养”样板

山西沐木盛业智慧设施渔业基地作为示范区水产产业“引擎”,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从养殖技术、品种选育、产业链构建三方面,打造“南鱼北养”标杆样板。

一是聚焦智慧设施,重塑养殖模式。引入国内新一代RSA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智能化养殖体系。通过实时监测氧气、水温、pH值等关键指标,自动调控增氧、控温设备,实现精准化管理;运用尾水集中处理工艺,将养殖废水循环利用,达到排放水标准,破解北方传统水产养殖高污染、低效率难题,打造绿色低碳养殖模式。目前一个车间年产量50万斤,是土塘的3-5倍。

二是聚焦品种选育,培育高值特色。瞄准市场需求,精选鲈鱼、鳜鱼、南美白对虾等高经济价值品种。联合中国水产科学院、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品种本土化繁育攻关,优化种苗适应性,解决“南鱼北养”品种“水土不服”问题。目前,头鱼在6个月时间内即可出栏,生长周期较正常土塘快2个月,为高产高效养殖奠定基础,填补太原及周边高端特色水产养殖空白。

三是聚焦全链构建,延伸价值链条。构建“种苗繁育-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品牌销售”全产业链。打造智慧养殖车间,养殖水体可达12000立方,全部投产后年出塘优质水产品260万斤,占太原市场鲈鱼消费量的1/5;对接商超、海鲜市场等拓宽销路,全部投产后年产值超6000万元,带动产业经济效益倍增。

三、链式发展,撬动乡村振兴杠杆

基地以产业辐射为路径,从主体带动、产学研合作、技术赋能三方面,激活乡村振兴乘数效应,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有机统一。

一是强化主体带动,破解“小农困境”。构建“公司+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由公司统一配套优质苗种、饲料、动保、技术服务、回收加工销售,直击农民“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的痛点,推动水产养殖从“小散乱”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引导区域水产养殖走向“优质、高产、高效、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助力水产品种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农业稳定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全部投产后,基地可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水产品销售、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年产值超3亿元。

二是强化产学研合作,驱动产业升级。深化与山西农大动物科学学院的合作,共建“教学实践基地”,重点聚焦北方室内循环水养殖技术,尤其是鲈鱼的规模化、产业化养殖研究,突破地域养殖技术瓶颈。同时,通过优质生源输送、大学生实习实训等方式,为产业发展储备专业人才,完善产业链条的人才支撑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长效发展动力。已有经济动物学专业的1名研究生和4名本科生来参与践习大口黑鲈的人工繁殖。

三是强化技术赋能,突破养殖地域限制。依托体系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在关键养殖环节实现多项创新突破。针对大口黑鲈人工繁殖,通过现场观测亲鱼选择、性腺发育情况,优化孵化设施与培育方案,确保亲鱼性腺成熟后可顺利催产,推动北方地区大口黑鲈规模化繁殖落地;在罗氏沼虾循环水养殖中,创新增加虾巢提升养殖效果,开创国内先例,其培育的“抱卵虾”作为亲本被引入浙江,实现“南鱼北养”“南虾北养”基础上的“南北共育”新模式,推动水产养殖产业向多元化、高效化升级,为乡村振兴筑牢技术根基。

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以“渔”为媒,通过借势筑基、科技赋能、链式发展,蹚出一条特色水产驱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未来,随着产业链持续延伸、模式不断复制推广,这里将成为现代农业示范标杆,为全国农业产业园区破解乡村振兴难题,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阳曲方案”,让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在产业沃土中加速照进现实。

来源:中国发布网融媒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