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就迎来了一个新的节气,立秋节气。在古代立秋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是“四立”与“四时八节”之一,古人把它当成一个节日来过。例如《礼记·月令》中提到:“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可见,在周朝时期,天子会率领百官到西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就迎来了一个新的节气,立秋节气。在古代立秋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是“四立”与“四时八节”之一,古人把它当成一个节日来过。例如《礼记·月令》中提到:“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可见,在周朝时期,天子会率领百官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希望秋天能够丰收。
此外,关于立秋节气,民间也有很多习俗。例如贴秋膘,也就是在进入立秋后,人们不会再吃的清淡,而是适量的吃一些肉类食物,给身体增加营养,以此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此外立秋也有“咬秋”一说,就是在立秋当日吃西瓜、香瓜或桃,有“咬住秋天”的意思,消除暑气,预防疾病;像在南方部分地区,人们会喝辣椒汤消暑,四川东部则会喝“立秋水”来防秋燥。可见进入立秋后,人们在饮食方面会做出调整,以应对接下来的天气变化。
俗话说:“头伏芝麻二伏豆,晚栗种到立秋后”。在头伏的时候,适合种芝麻;在二伏时,适合种豆子;而到了立秋时节,农民们就会种晚栗。晚栗的生长期较长,如果在夏季高温时段播种,容易因为高温干旱导致发芽率降低、幼苗生长缓慢等,而在立秋后开始种,气温逐渐下降,夜间凉爽,白天日照虽强但时长缩短,这种“昼热夜凉”的环境利于晚栗根系的繁育和养分积累;而且立秋前后,夏季作物已陆续收获,农田会出现短暂的空档期,此时播种晚栗,能避免土地闲置,还能通过轮作改善土壤结构。我们从这个农谚可以看出,农民们根据作物特性与节气变化的匹配度,来灵活调整农时,以实现丰收最大化。
进入立秋,人们最关心的就是该年会不会有“秋老虎”天气出现了。那么,什么是“秋老虎”呢?
秋老虎是民间对秋季短期回热天气的一种比喻,指的是立秋后出现的短期高温天气,气温常回升到35摄氏度以上,就如同“秋老虎般蛮横霸道”。
那么秋老虎是如何形成的?在立秋后,太阳辐射强度虽然逐渐减弱,但地面储存的热量仍然比较多,再加上空气湿度降低,热量散发慢,形成“上冷下热”的闷热天气;此外,控制我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秋季逐渐南移,但有时会短暂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天空晴朗少云,日照强烈,地面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气温回升。
秋老虎的气候特征很明显:第一是昼夜温差大。早上和晚上清凉,而午后高温暴晒,一天中气温跨度可能达到10摄氏度左右;第二是空气干燥。秋季水汽含量减少,相对湿度下降,皮肤容易出现干燥、瘙痒的情况;第三是高温持续时间短。一般持续半个月到两个月不等,有时“来了去,去了又回头”,并不是每年都出现。
古人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立秋与秋老虎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因此留下了一句老话:“有无秋老虎,就看立秋”,今日立秋,今年秋天会很热吗?接下来我们从农谚的角度看看。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进入立秋的这天太阳火红,也就是晴朗高温,按照古人的说法,预示着立秋后被“热笼”笼罩,闷热难耐。这是有“秋老虎”的预兆。
秋老虎的出现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秋老虎期间,气温高、日照强,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就会加快,如果降水不足,容易导致农田干旱。例如,玉米、大豆等作物在灌浆期需水量大,干旱会直接导致籽粒干瘪、减产;而且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时,作物叶片气孔关闭以减少水分流失,但同时会限制二氧化碳吸收,导致光合作用下降,生长变慢;此外在北方地区,秋老虎可能会延迟秋播作物,比如冬小麦、油菜的播种时间,如果土壤温度过高,种子发芽率就会降低。
当然,秋老虎的出现也有有利的一面。在南方双季稻区,秋老虎的晴朗天气利于晚稻收割,减少雨季导致的霉变风险。同时,高温可加速稻谷晾晒,缩短入库时间;此外对于一些耐旱作物来说,秋老虎的高温干旱对它们的影响会较小,甚至可能因光照充足而增产;对于果树而言,秋老虎期间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和色素的合成。比如葡萄、苹果在此时段着色更好,甜度提升。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立秋这天刮起了凉爽的风,按照古人的说法,预示着立秋期间凉爽,没有秋老虎。
立秋后天气凉爽,同样对作物生长有利有弊:一方面,凉爽的天气可以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速度,比如玉米在灌浆期如果遇到持续凉爽的天气,土壤的含水量就会稳定,可以减少1-2次灌溉,农民无需人工灌溉;此外,凉爽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病虫害的繁殖,减少对作物生长的危害。
另一方面,多数作物在日均气温低于18摄氏度时生长会缓慢,比如大豆在鼓粒期遇持续凉爽,籽粒充实时间延长,但可能因霜冻来临前无法完全成熟,导致百粒重下降;此外,在北方冬小麦种植区,如果立秋后土壤温度过低,会导致种子的发芽率显著下降。
如果进入立秋当天需要打伞避雨,那么预示着秋季的雨水会接连不断。
秋季是农作物丰收的季节,如果出现持续的连阴雨,则不利于作物的收割和晾晒,作物容易发霉、发芽,降低商品价值;而且持续的下雨也会让秋播秋种延迟,影响冬季作物生长,比如腾茬整地需要等待土壤散墒,从而导致冬小麦播种期推迟。而播小麦冬前生长量不足,难以形成壮苗,抗寒能力减弱,可能因冻害减产。
总结:“有无秋老虎,就看立秋”,今日立秋,今年秋天会很热吗?我们从老祖宗的经验可以了解到,如果立秋这天是晴天,预示着秋老虎会来;如果立秋这天是雨天或刮风天,预示着没有秋老虎。
今日立秋,我们这里天气晴朗,你们那里如何呢?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