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跟上帝有啥关系?”武大中文系教授论文再被扒,内容引质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5 18:43 1

摘要:一篇学术论文的含金量如何体现?在多数普通人的认知中,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必然是对推动某个领域的研究有一定贡献的,可对于人文社科专业的学术研究者来说,文科的论文的创作难关,或许不是怎么写,而是怎么选。

一篇学术论文的含金量如何体现?在多数普通人的认知中,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必然是对推动某个领域的研究有一定贡献的,可对于人文社科专业的学术研究者来说,文科的论文的创作难关,或许不是怎么写,而是怎么选。

选题好不好,就已经很大程度上决定这篇论文的含金量了,近期武大的学术风波被越闹越大了,武大学子的毕业论文下载量也在不断攀升,尤其是杨同学的,可没想到,这起闹剧已经发展到了如今这种地步。

网友们从深入挖掘杨同学个人的论文,逐步发展到了挖掘该校其他同学的论文,如今甚至就连该校教授的论文也未能幸免,纷纷被下载、传阅、甚至被网友们公然发到网上去吐槽。

武大中文系教授论文再被扒,被网友质疑:杜甫跟上帝有啥关系?

起初,是网友们发现,武大人文社科毕业生对于论文的选题有不小的争议,很多毕业生都将选题锁定在了“男”与“女”的性别讨论上。

且不论这样的选题是否有研究的价值,就其论文的具体内容来看,从大标题、小标题到论文的具体内容,多数文章都没有对某种现状展开深入的挖掘和探讨,也没有得到任何解决方案。

就好比一个人发现了生活中存在某个问题,而他为此写了一篇论文,可整篇内容不是在发泄个人不满的情绪,就是在挑起对立,有网友看了这样的论文后直言:白瞎了那么多A4纸。

可见大家对于这种体现不出学术价值的论文还是嗤之以鼻的,而这次的学术风波又波及到了武大的一位中文系教授身上,这篇被网友质疑的论文标题为《从咏鹅诗看基督精神对杜甫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篇论文尝试将杜甫的一首咏鹅诗与基督教义建立联系,这显然刷新了网友们的认知,大家哪怕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基督教,但上过学的都知道杜甫,毕竟这可是课本中从小学到大的诗人。

不少网友看到这个标题就已经忍不住质疑了:“杜甫跟上帝有啥关系?”这还是我从小学到大的那位诗人杜甫吗?

这篇论文以杜甫的“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为研究对象,而作者在论文中提到:

唐朝时期基督教(景教)作为“国教之一”对杜甫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杜甫创作时“直接面对的只有一个唯一存在,那就是上帝”。

学术研究不是为了发表而发表,而是为了探索真理、推动知识进步

以上均为这篇论文中被网友们质疑的原创内容,而质疑并非空穴来风,有专业学者也指出了其论文研究中存在的表达错误。

这位专业学者表示:将景教等同于基督教并称其为唐朝“国教之一”本身就是历史事实的错误,景教是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在唐朝传入中国的分支,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容忍,但绝非国教地位。

而在这种史实错误的基础上,将杜甫与基督教强行联系的做法,更使得整篇论文的论证基础不攻自破,缺乏严谨的文本分析和历史考证。

网友们对“奇葩论文”的不满,不是因为武大风波才存在的,而是存在已久,只能说这起风波只是学术圈清算的一次导火索。尤其是文科部分专业的论文,更是长期存在着许多“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化人物”强行联系起来的倾向。

但若说文科的论文就是这个风格,相信多数人都无法认同,毕竟此前网上就走红果一篇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论文《她为什么换了导师》,而这篇论文无论是创新点还是创作内容都令人刮目相看,而教育学也属于文科范畴,可见文科并非没有好论文。

从表面来看,那些选题强行关联的论文只是看似创新,实则找不到实际研究的意义,因此评论区的网友们才觉得,这种为了发表而发表的论文,是学术资源的浪费,缺乏真正的学术创新和价值。

学术研究不是为了发表而发表,而是为了探索真理、推动知识进步,选择研究题目时应当立足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而非追求标新立异或投机取巧。

学术之路漫长而艰辛,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功底,希望通过这次事件,我国的学术环境能够得到进一步净化,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规律、尊重创新,让每一项学术成果都经得起历史和公众的检验。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琳琳聊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