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未成年人 | 跟着名角学唱《红楼梦》,暑托班变身 “越剧小课堂”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5 18:32 1

摘要:粉袖翻飞间,婉转唱腔里,徐汇区湖南街道爱心暑托班的孩子们正与百年越剧撞个满怀。近日,上海越剧院的艺术家们走进暑托班,带来一场沉浸式“越趣讲堂”,让孩子们在唱念做打中触摸非遗温度,在笔墨色彩里勾勒经典形象。

粉袖翻飞间,婉转唱腔里,徐汇区湖南街道爱心暑托班的孩子们正与百年越剧撞个满怀。近日,上海越剧院的艺术家们走进暑托班,带来一场沉浸式“越趣讲堂”,让孩子们在唱念做打中触摸非遗温度,在笔墨色彩里勾勒经典形象。

小学员们认真模仿老师的戏曲手势与眼神

“越剧就像一位从江南走来的艺术家,在绍兴嵊州萌芽,在上海扎根,如今已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国歌剧’。”上海越剧院优秀青年演员沈艳的开场白,配上泛黄的历史图片与绚丽的舞台剧照,瞬间将孩子们带入越剧的时光长廊。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的百年历程在她的讲述中变得可触可感——从田间地头的“落地唱书”到舞台上的璀璨绽放,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到《红楼梦》,那些藏在水袖与唱腔里的文化密码,正悄悄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种子。

青年演员沈艳带领孩子们开启越剧启蒙

当《红楼梦》中“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旋律响起,沈艳逐字逐句的示范让经典有了温度。她眉眼流转间,贾宝玉初见黛玉时的惊喜与熟稔跃然眼前;水袖轻扬处,“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的唱词,让孩子们瞬间读懂“一见如故”的深意。“老师的声音像会跳舞!”孩子们跟着旋律摇晃身体,稚嫩的嗓音与婉转曲调交织,林妹妹的温婉形象便顺着音符住进了心里。

台上体验区早已备好四套粉色戏服,穿好戏服的孩子们化身小戏骨:有的模仿着沈老师教的兰花指,指尖轻翘如含苞待放的兰花;有的甩动水袖,学着“眼随手动”的身段,一举一动都透着认真。

趣味盎然的越趣讲堂

有芭蕾基础的潞潞同学惊喜地发现,越剧的亮相姿态与芭蕾的阿拉贝斯克竟有奇妙共鸣:“原来柔美里藏着这么多门道!”台下的涂色环节同样热闹,上海越剧院舞美老师设计的宝黛线稿前,孩子们用蜡笔为角色添上绯红脸颊、翠绿裙裾,每个孩子笔下的林妹妹都带着独有的天真想象。

“旋律像溪水绕着石头流!”爱唱歌的佳雯同学竖着耳朵捕捉唱腔里的换气节奏,她把沈艳老师的示范录在手机里,打算回家对着练。这个曾在寒托班迷上连环画的女孩,如今又在越剧里找到了新乐趣。而潞潞已经开始计划:“下次练芭蕾前,先对着镜子试试越剧的云手!”中西艺术的碰撞,在孩子心中开出了好奇的花。

这场“越趣讲堂”,是湖南街道“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理念的又一次实践。近年来,街道整合辖区资源打造的“15分钟思政育人实践圈”,早已织就一张传统文化的育人网络——从寒托班的海派连环画,到暑托班的越剧体验,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与经典相遇。

“让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动在生活里的养分。”湖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既是深化“社校联动”的生动实践,更是“15分钟思政育人实践圈”里传统文化滋养童心的鲜活注脚。

信息来源:上海徐汇

编辑:师好好

来源:文明徐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