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抢人”大战?日本不欢迎外来移民,但每年会吸纳大量中国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5 18:30 1

摘要:日本这个国家由于自身的排外心理,所以对于外国移民卡的非常严,很不欢迎外国人移民到自己的国家,但日本也有“双标”的时候,那就是他们非常欢迎中国人来移民。

[下雨]日本这个国家由于自身的排外心理,所以对于外国移民卡的非常严,很不欢迎外国人移民到自己的国家,但日本也有“双标”的时候,那就是他们非常欢迎中国人来移民。

日本每年都要接纳大量的中国移民,按理来说日本的老龄化都已经严重到这样的程度了,应该欢迎各国都来移民,接纳大量的劳动力才对,为啥他们只对中国如此“热情”呢。

日本为啥要吸纳大量的中国人?又为啥不欢迎其它国家的移民?

急速加重的老龄化

日本的老龄化已经严重到了一定的地步,根据日本总务省的数据,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3600万人,占到总人口的29%左右,换句话说,走在东京街头,你每看到三个日本人,可能就有一个是老年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每年上升。

整个社会的人口结构就像一座倾斜的金字塔,顶端越来越重,底座却越来越窄,年轻人稀缺,这事儿带来的麻烦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很多中小企业都陷入“招不到人”的困境,一些原本日常运营的服务业,比如便利店、快递、养老院,已经严重依赖外来打工者,甚至不得不缩短营业时间。

更别提大企业,每一个环节都在面临人力短缺的问题,年轻人太少了,没人接班,没人干活,经济自然跟着熄火,不仅如此,这种人口结构还像雪球一样带来连锁反应,日本的社保体系,养老金和医保,原本是“多养少”的模式,现在却成了“少养多”。

在日本很多二三十岁的人,不敢换工作,不敢结婚,连生孩子都要算着开销过日子,生活压力大得吓人,按常理说,一个国家碰到这种情况,最直接的办法不就是敞开大门欢迎移民吗?像美国、加拿大、澳洲这些国家,早就靠技术移民把人口结构优化得差不多了。

只要学历够并且年轻,人家马上给你绿卡,甚至还主动给创业资金,可日本不一样。它对移民这件事,从来都不是欢迎,而是谨慎再谨慎,签证卡得死死的,条件一堆,连留学生都不好办,尤其30岁以上申请的,常被怀疑是借读滞留,直接被拒签。

这哪像一个劳动力短缺的国家该有的样子?其实这并不是他们看不懂问题的严重性,而是日本文化的影响,在日本社会的传统认知里,民族血统文化纯正,是他们极度看重的东西,外来人,不管多有能力多会说日语,只要不是“自家人”,他们总归觉得不够安全。

他们怕外来文化影响了日本传统,怕社会矛盾上升,怕种种潜在的治安隐患,这种“内外有别”的思维,在很多生活细节里都看得见,比如公司招聘时更倾向本地人,即便外国人更有经验也会被婉拒,结果就是,日本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种无人可用的尴尬时刻。

就在日本政府对移民一直高冷到底的时候,有一个群体却像是被“特别对待”了,那就是中国人,很多人可能想不到,中国人已经是日本最大外籍群体之一,不仅数量稳步增长,而且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日本长期定居发展,甚至拿到永住身份或归化入籍,这不是个别现象,是趋势。

可这事儿又让人纳闷了,不是说日本社会对外来人口天然排斥吗?为啥在面对中国人时,突然就变得宽容了点?日本一向以排外著称,不欢迎难民,不搞宽松绿卡制度,也不追求什么多元文化融合,怎么对中国人就例外了?

其实原因还真挺多的,最直观的一个,就是地理位置上的便利,中日之间一海之隔,飞一趟也就几个小时,而且航班密集,来回方便,这对很多想要兼顾家庭的人来说,是个巨大优势,特别是那些需要两边跑的年轻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日本成为出国谋生的首选目的地。

如果去欧美生活,动辄十几个小时飞机,一张票小几千,节假日还要抢位子,而去日本就飞两三个小时,说走就走。

再一个不能忽视的,是文化上的“亲近感”,日本文化本身就是从中国学习过去的,日本从唐朝和宋朝学走了不少好东西,一直到今天,他们的建筑风格、宗教信仰、生活习惯里,依然有深深的中国影子。

从文字到饮食,再到生活礼仪,日本很多传统,其实和中国一脉相承,他们也过新年,也讲究家族伦理,也喜欢喝热水吃米饭,这就让中国人在融入的时候更容易。

不像去一个西方国家,几乎要重新适应很多的文化习俗,语言也是一大优势,虽然说日语和中文不是完全通的,但汉字的存在起码让你在街上不会“全盲”,很多中国留学生到了日本,用不了多久就能看懂菜单和交通牌,甚至和当地人聊点日常话题。

对日本人来说,中国人适应得快,不太可能成为边缘群体,更不会形成治安问题。

当然最核心的原因,还是日本社会对中国人的印象,日本人有时候会把外来人口分成两类:一种是难以管理且不愿适应本地文化的麻烦人口,另一种是守规矩勤奋上进的人,而中国人在他们印象中,基本就是后者。

中国人到了日本,多数人就是埋头工作,按时交税,不惹事,按部就班地生活,他们不太参与政治,也不热衷组织什么抗议活动,大多数人只是想安安稳稳地赚钱生活,这样的外来人口,对日本来说是最理想的存在。

而且很多中国人本身就有不错的学历背景,尤其是近年来,从985和211毕业的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不少还是热门专业的人才,日本的企业和大学,其实很清楚这些人能带来什么,所以他们悄悄为这些人打开了绿灯。

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的今天,高端人才成为各国争夺的重要资源,高素质人才的流向,往往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但是这几年,越来越多拥有高学历和技术背景的中国人才,选择去日本工作和生活,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人才流动趋势。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每年培养大量硕士和博士,然而高质量岗位供不应求,科研经费分配不均,晋升空间狭小,现实问题困扰着不少年轻的科技人才,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国外。

人才流失对中国来说,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损失,培养一个科研人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学府,往往要投入十几年的时间和大量资源,最终这些人才的成果被他国利用,意味着国家竞争力的减弱,尤其是在当前国际技术封锁不断加剧,自主创新压力骤增的情况下,每一位人才的离去,都让国家更加脆弱。

我们不能简单地批评他们个人的选择,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广阔的发展舞台,本无可厚非。真正的问题是,如何让他们在国内找到实现梦想的机会和环境,只有这样人才才会愿意留下,留得住。

信息来源:

来源:陌上史无言

相关推荐